在杭州造一流的机器人
作者:
来源:《杭州·生活品质》2017年第02期
去年,阿尔法狗完爆李世石的围棋人机大战还历历在目;今年年初,在《最强大脑》第四季的舞台上,人类与机器人蚂可正面对决人脸识别,最后险胜。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全球已经飞速地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在杭州,机器人已经在生产机器人,这里正在成为机器人制造的“大本营”。 新松机器人:
做强大的信息自动化专业联合体
进入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仿佛到了“机器人世界”:焊接机器人在操作台上灵活地挥舞着手臂,搬运机器人把仓库中的货物码得精准而整齐,迎宾机器人端着托盘边卖萌边同你对话……“作为现代制造服务业,我们的客户已超过千家,产品远销十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总经理李正刚说。
新松机器人于2000年创立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为纪念“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院士而命名,集团总部位于沈阳。杭州新松于2010年12月成立,位于被誉为“杭州浦东”的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是新松集团的“南方总部”。
高度自动化的汽车制造业是全球工业机器人的主力市场。目前,杭州新松的订单也主要来自于汽车制造业及周边产业。在大江东,长安福特的主机厂已建好,零配件副厂将跟进落户;吉利、东方玉龙、广汽吉奥等汽车品牌也已建厂,这对杭州新松来说无疑是“近水楼台”。 汽车行业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早、应用数量最多、应用能力最强的行业。全世界有超过50%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汽车行业。全人工生产一辆汽车,需要117名熟练工人耗费3天时间,合格率仅为60%;用机器人,仅需要1小时,3个普通人工,合格率100%。目前,装配型智能移动机器人(AGV)是杭州新松的核心产品之一,供应给吉利、福特、别克等多家知名企业进行汽车底盘装配。
除了汽车行业,杭州新松涉猎的领域已延伸至电梯、钢铁、家电、电子等多个方面,就连杭州地铁的备件立库也是由新松一手打造的。
尽管在国际上新松还是一个初露锋芒的“毛头小伙”,其实早已被许多国际巨头视为“眼中钉”,因为它崛起的速度实在是快得出奇。有一半瑞典“血统”的机器人行业老大ABB公司怎么都没想到,在其家门口,瑞典沃尔沃公司没有选用他们的产品,而是选择了新松提供的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
长期以来,附带着生产芯片所用的洁净(真空)机器人,都牢牢掌控在国外机器人企业手中,凡出口中国均设立严格的许可证制度和飞行检查条款。洁净(真空)机器人成了严重制约我国半导体设备制造的“卡脖子”项目。继国家“十一五”重大攻关项目真空机械手成功填补国内空白之后,新松又乘胜出击,相继开发出的洁净镀膜机械手、洁净搬运机械手、洁净物流自动输送设备等产品,为国家拿出了全套“交钥匙”工程。
作为洁净(真空)机器人领域国内唯一的供应商,新松打破了外资企业对市场的长期垄断,首次提供了具有中国话语权的解决方案。现在,洁净机器人已经成为杭州新松的主要产品之一。
“很多民营企业已经意识到,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还是要走上规模化、正规化的道路。所以,浙江的机器人产业前景是非常好的。”新松集团副总裁、杭州新松总经理李正刚对机器人产业未来非常看好。
杭州新松曾耗时6个月,为浙江老板厨具设计更换了一台机器人,用于抽油烟机、电磁炉生产线的上下料。这台机器人耗资200多万设计制造,能同时代替3个工人的劳动,且24小时不间断运行。生产效率提高、用人成本降低,老板电器方对这台机器人的性价比非常满意。 在李正刚的设想里,杭州新松有一个近期的终极目标和一个远期的终极目标。近期的终极目标是,以机器人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为基础延伸产品线,最终成为涵盖企业生产、仓储、物
流等各个环节需求的现代“智造”服务商。远期的终极目标是整合产学研各方资源,将新松杭州公司打造成为一个开放协作的大平台。
“开放协作”,也是李正刚始终秉持的理念。在他看来,尽管中国机器人产业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之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外资巨头相比仍然处于弱势,“小散弱”的格局亟待扭转。面对这种局面,各自为战没有出路。技术合作、资本并购、联合采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开放协作才是正途。
新松的LOGO是“SIASUN”,S代表Strong,I代表Information,A代表Automation,S代表Special,UN代表Union,强大的信息自动化专业联合体,这就是新松的未来。(文/夏冰洁)
国自机器人:
打造机器人服务管理的社区
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官方宣传片里,有一个机器人阵列前行的镜头让人眼前一亮。这些代表着杭州技术创新,展现在全世界面前的机器人们,就来自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早在2000年就开始积累机器人技术,2008年开始组建机器人团队,2011年公司正式成立,国自算得上是杭州最早的本土机器人企业之一。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三百余人,70%的员工都是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年轻人的创造力迸发出公司的创新力。
“我的兴趣广泛,喜欢挑战新的东西。”国自机器人总经理郑洪波1996年大学毕业,从程序员到公司老总,他始终奋战在自动化领域的第一线。正是出于对机器人事业的极大热情和对其发展前景的无限信心,机缘来临时,他义无返顾地投身其中。现在,他正带领国自团队一步步搭建着属于他们的“机器人王国”。
时间倒回到2009年11月,那一年国自与上海世博局签订了上海世博会“海宝”智能服务机器人合同,正是这个项目让国自顿时成为了业内焦点,但困难也随之而来。4个月,要把37台大型服务机器人从构想变成图纸,再制作成能跑会说的机器人,且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谈何容易。
鄭洪波带领着年轻的国自机器人团队,从前期的项目投标到机器人研究与开发、调试、运行等各个环节,都身先士卒,攻艰克难,奋斗在项目的第一线。他曾半开玩笑地说:“这几个月里,熬夜对我们来说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自然。”短短4个月,郑洪波和他的团队不辱使命,顺利完成了任务。当37台海宝集体亮相,整装待发,不得不承认,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