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I论文论证: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是根据教材要求、教材内容和编排,教师精心的教读和讲解,学生拿着课本记、读和机械训练,慢慢地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语言脱离了语言环境就难以恰当的表述意义,难以发挥其表情达意的本质功能。因此,“情景需要语言,语言应当从情景教起。”(陈 琳, 王 蔷, 程晓堂,2008)
情景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的),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思维和顿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自觉活动。其目的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要使学生在轻松、兴奋、欢快的气氛中学习、理解知识,正确牢固地掌握知识并形成语言技能。
孙书霞.王彦荣(2001)指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精心备课,尽可能多地设计出符合教学要求的真实情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加强运用语言的能力。
目前情景教学中常见的有创设生活情境法,多媒体教学法,简笔画创设情境法, 表演创设情境法,音乐渲染情境法,游戏创设情境法。利用这些方法,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
II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十七世纪现代英语诞生以来,关于教学方法的探讨、改革和研究就一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呈现出由 单一向多样综合发展、由截然对立向相互融合发 展的趋势,有力地促进了英语教学实践活动的展开,同时,也 极大地丰富了英 语教学理论。
国外一些教育家,如苏格拉底、卢梭、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都曾提倡和实践
1 / 7
过情景教学,在他们的教育论著和教学实践中留下对情境教学的思考与经验。古希腊教育苏格拉底从事教学,常常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情景,他借创设情景启迪学生,激励学生主动求知。美国教育家杜威也十分重视情景教学,他(1938)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设情景,依据教学情景确立的目的,制定教学计划;利用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教学计划和评价教学成果。 在国外研究中, Richard, J.C. 和Rodgers, T.S.等学者对情景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有初步的探索,其后,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以Brumfit(1983)在其著作 The Functional-Notional Approach :From Theory to Practice中对情景教学法有更深一步的分析最具代表。
在中国对情景教学的研究,是从1978年李吉林进行情景教学法实验正式开始的。迄今,情景教学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在理论方面,李吉林(2007)著有《情景教学实验与研究》﹑《情景教学理论与研究》﹑马樟根、吕达(2000)主编《李吉林与情景教学》等等。应该说情景教学研究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研究也将不断深化,正如王策三先生(2005)所说:“情景教学是不断发展起来的,必然会不断有新的发展。”
III研究情景教学法的意义:
(一)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并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情景教学法能使学生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一些抽象问题具体化,这时的学生已主动参与了学习。在情景教学中,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得到一些结论,即使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对方法、结论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这其中有自己的学习成果。而主动参加学习的这一过程,必定会带来成绩提高的结果。
(二)情景教学法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
在教育心理学上讲陶冶,意即给人的思想意识以有益或良好的影响。关于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把它总结为“无言以教”、“里仁为美”;南朝学者颜之推进一步指明了它在培养、教育青少年方面的重要意义:“人在少年,精神未定,所与款押,熏清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易暗化,自然拟
2 / 7
之。”即古人所说的“陶情冶性”。
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就像一个过滤器,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它剔除情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分。这种净化后的情感体验具有更有效的调节性、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定向性、适应性、信号性等方面的辅助认知功能。 (三)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众所周知,人的社会化过程即形成“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从自然人转
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实际上完全是环境——社会、家庭、学校、种族、地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影响作用有的被我们感知到,但更多的则是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因此,保加利亚暗示学家g·洛扎诺夫(1955)指出:“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为了它才受教学和教育的。”人要受环境的教学和教育,原因就在于人有可暗示性。这是心理学和暗示学研究所共同证明了的。a·比耐的实验证明在儿童身上天然存在着接受暗示的能力,接受暗示是人的一种本能。因而在他的《可暗示性》一书中,“可暗示性”就成了“可教育性”的同义语。其实,这些结论在社会学的背景上也是成立的:既然“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必然要受到一切社会关系的影响,“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