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1.简述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 答案: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生理自我(自我中心期)。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2)社会自我(客观化时期)。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

(3)心理自我(主观自我时期)。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2.简述再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答案:

(1)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2)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3)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注意力? 答案:

(1)培养间接兴趣;(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4)重视集中注意的自我训练。

4.简述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之间的关系。 答案: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心理学研究的两大方面。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是一个统一的具体的人的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1)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的,如果没有对主观和客观世界的认识,没有情绪情感的体验,没有积极地与困难做斗争的意志活动,心理的个性差异就无从形成和表现。(2)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又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既没有

不带个性的心理过程,也没有不表现在心理过程之中的个性。 材料分析题(每题18分)

5.这学期以来,1岁的小雨似乎变得异常叛逆。据其父母反映,在家里,父母让他干什么他就偏不干什么,说不对、不好的事他却偏要尝试一下。例如,父母告诉他不要抽烟,他却想尽一切办法抽烟。在学校,上,课不认真听讲,还扰乱课堂纪律,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对此他却毫不在乎。对于老师的批评,要么沉默以对,要么肆意顶撞。小雨平时言行偏激,与同学关系也很不好,常跟别人打架斗殴,还经常欺负弱小的同学。

(1)请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分析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原因。 (2)对于材料中小雨的逆反表现,家长和老师应如何对待? 答案:

(1)逆反心理是指中学生由于自身成熟而产生的独立或自重的要求与对长辈的不满、反抗情绪相矛盾的心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发生在父母或教师等成人遇事“爱唠叨”,说话过头,限制了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交友结伴的时候。 (2)成人在教育他们时,要注意尊重他们、讲究方法,同时要提倡他们孝敬、体谅长者,设法使他们加强修养,鼓励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逆反心理”还是可以克服的。

6.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一天,刚上课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个诗人。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再也不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

你认为弗兰克为什么会有上述反应?为了鼓励弗兰克,昆特女士应该怎么做?

答案:

(1)弗兰克的表现与其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按照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而且比较复杂。他们通常完全以自己的立场、观点来分析看待事物,不考虑事物的客观性,过分地关注自我,过多反省,自我封闭,孤芳自赏,敏感、多疑。这使得老师公开朗读弗兰克的作文时,让他有了种种不情愿的表现,在该同学的眼里自己的文章是一种隐私,尽管写得好也不希望拿出来公开读。显然,老师的做法不符合他的心理特征,引起了他的反抗和淡漠,害怕自己的文章再被公开读,从此不再想写好作文,表现为不再积极上进。 (2)老师首先应该争取得到他的同意,可以在课堂上说“弗兰克同学的作文这次写得很好,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找他借来欣赏一下”。这样既尊重了学生本人的意见,又不会使他觉得有压力,还可使大家欣赏到他的美文,并且还能激发他的写作动机,有助于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7.赵×,女,13岁,初中二年级学生,班级学习委员,进入初中以来,她觉得自己变了很多:对一件事有时非常狂热,有时又很淡漠;有时特别固执,有时又变得没有原则;特别害怕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忽视,如果那样会让她觉得特别没面子。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矛盾体,强烈的不安和焦虑让她手足无措。 请结合初中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分析赵×的情况。 答案:

(1)原因分析:赵×的行为表现体现了初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①初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表现为:第一,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共存。初中生的情绪表现有时是强烈而狂暴的,人们常用“疾风暴雨”来形容初中生的这种情绪特点。但初中生的情绪有时也表现出温和细腻的特点。第二,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情绪的可变性是指情绪体验的不够稳定、常从一种情绪转为另一种情绪的特点,情绪的这种特点一般是由于情绪体验不够深刻而造成的。初中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1.简述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答案: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1)生理自我(自我中心期)。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2)社会自我(客观化时期)。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社会自我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j6aa95o4x4zk8m0hvkq6k2tg1xu6l00s4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