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的解题指导(提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考总复习 《盐类的水解》的解题指导

【考纲要求】

1.巩固理解盐类水解的主干知识。

2.认识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理解盐溶液蒸干后所得产物的判断。 3.根据平衡理论知识处理盐类水解的相关问题。 【要点梳理】 盐类水解的应用

1.根据水解规律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如NH4Cl溶液显酸性,CH3COONa溶液显碱性等。 2.判断盐溶液中离子的种类及浓度的大小

――――

如Na2CO3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Na+、CO32、HCO3、H2CO3、OH、H+、H2O,且c (Na+)>2c (CO32),―

c (OH)>c (H+)。

3.配制易水解盐溶液时,要注意抑制水解

如配制FeCl3、AlCl3溶液时滴加几滴稀盐酸,配制Na2CO3溶液时滴加几滴NaOH溶液。配制FeCl2溶液时除滴加几滴稀盐酸抑制Fe2+水解外,还需加铁屑防止Fe2+被氧化。

4.实验室贮存试剂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Na2CO3、NaHCO3溶液显碱性,而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贮存。 5.判断盐溶液蒸干时所得的产物 FeCl2 AlCl3 KAl(SO4)2 Na2CO3 Na2SO3 Fe2O3 Al2O3 KAl(SO4)2 Na2CO3 Na2SO4 Fe(NO3)3 NaAlO2 Fe2(SO4)3 NaHCO3 Na2SO4 Fe2O3 NaAlO2 Fe2(SO4)3 Na2CO3 Na2SO4 要点诠释:盐溶液蒸干时所得产物的判断方法

(1)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对应的弱碱,如AlCl3溶液蒸干后得Al(OH)3。因为AlCl3

溶液中Al3+水解吸热:AlCl3+3H2O Al(OH)3(胶体)+3HCl,加热蒸干HCl挥发,水解平衡右移,得到固体Al(OH)3,再灼烧后Al(OH)3受热分解变成Al2O3。NaHCO3溶液低温蒸干后可得NaHCO3固体,再灼烧NaHCO3固体后分解变成Na2CO3。

注意:“蒸干”与“蒸干灼烧”的区别,如AlCl3溶液蒸干得Al(OH)3,若为“蒸干灼烧”得Al2O3。 (2)盐溶液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原物质,如CuSO4溶液蒸干得CuSO4固体。 (3)考虑盐受热时是否分解。

因为Ca(HCO3)2、NaHCO3、KMnO4、NH4Cl固体受热易分解,因此蒸干Ca(HCO3)2溶液得CaCO3固体;蒸干NaHCO3溶液得Na2CO3固体;蒸干KMnO4溶液得K2MnO4和MnO2的混合物;蒸干NH4Cl溶液不能得到固体。

(4)还原性盐在蒸干时会被O2氧化。

例如:具有还原性的盐,加热被氧化。FeSO4溶液蒸干会得到Fe2(SO4)3,Na2SO3溶液蒸干得Na2SO4;AlCl3

溶液蒸干会得到Al(OH)3,灼烧后变为Al2O3。

(5)有时要从多方面考虑。

例如,蒸干NaClO溶液时,既要考虑ClO水解,又要考虑HClO分解,所以蒸干NaClO溶液所得固体为NaCl。

6.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具体事实 明矾净水:Al3++3H2O Al(OH)3(胶体)+3H+

热碱液除油污:CO32-+H2O

NH4Cl溶液除锈:NH4++H2O

HCO3-+OH-

NH3·H2O+H+

2

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用:NH4++ CO32-+H2O NH3·H2O+ HCO3-

泡沫灭火器原理:3HCO3-+Al3+=Al(OH)3↓+3CO2↑

7.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时,需要考虑盐类的水解,如Al3+与S2因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Al2S3

只能由干法制取)。

8.水解除杂

如Mg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杂质,因Fe3+的水解显酸性:Fe3++ 3H2O Fe(OH)3+3H+,可加入MgO或Mg(OH)2或MgCO3等,调节3.7<pH<9.5,使Fe3+的水解平衡右移,生成Fe(OH)3沉淀而除去。

已知:一些难溶氢氧化物沉淀的pH 离子 Fe3+ Al3+ Cr3+ Cu2+ Ni2+ Fe2+ Mn2+ Mg2+ Zn2+ Sn2+ Pb2+ 开始沉淀的pH (c=0.01mol/L) 2.7 3.8 4.6 5.4 7.3 8.1 8.3 9.5 6.5 1.03 7.5 完全始沉淀的pH -(c=1.0×105mol/L) 3.7 4.8 5.6 6.9 8.8 9.6 9.8 11.0 8.0 2.6 9.0 KSP 1.1×10-36 2×10-33 7×10-31 5.6×10-20 4.8×10-16 1.6×10-14 4×10-14 1.2×10-11 1.2×10-11 1.4×10-28 1.2×10-15

【典型例题】

类型一、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例1.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通入CO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HCO3)C.升高温度,减小 2?c(CO3)HCO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思路点拨】依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水解为吸热反应。 【答案】B

【解析】水解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A不正确。通入的CO2与OH反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

c(HCO3?)―

确。水解吸热,升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C不正确。加入NaOH固体,OH浓度增大,2?c(CO3)溶液pH增大,D不正确。

【总结升华】盐类水解历来为高考之重点,复习时,应掌握运用勒夏特列原理来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等。 举一反三:

【变式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铵盐中,c(NH4+)最大的是

A、NH3·H2O B、NH4HSO4 C、NH4NO3 D、CH3COONH4 【答案】B

【解析】A选项NH3·H2O是弱碱,故其c(NH4+)最小;C选项中NH4NO3,由于NH4水解使其浓度略有下降,

2

但NH4水解无影响;B选项中NH4HSO4电离出的H+将抑制NH4水解,使c(NH4+)相对NH4NO3要大些;D选项CH3COONH4中的CH3COO-水解显碱性,会促进NH4+水解,使其c(NH4+)相对NH4NO3要小些。

【变式2】25℃时,浓度均为1mol/L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三种溶液,若测得其中c(NH4)分别为a、b、c(单位: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b=c B c>a>b C b>a>c D a>c>b 【答案】B 【高清课堂:《盐类的水解》的解题指导 例6】

【变式3】有①Na2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各25 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 /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C.若分别加入25 mL 0.1 mol / L的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答案】C

――

【解析】A项CO32比CH3COO水解程度大,故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为③>①>②。B项,由于①、②中存

――

在阴离子水解平衡,稀释后平衡正向移动,使OH物质的量增多,OH浓度变化较小,则pH变化最大的是③。

――

C项,加入25 mL 0.1 mol·L1的盐酸后,①变为NaHCO3与NaCl的混合液,HCO3水解,溶液显碱性。②变为NaCl和CH3COOH的混合液,溶液显酸性。③变为NaCl溶液,溶液显中性。D项,一般的盐只有少量水解,故当pH均为9时,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为②>①>③。

【变式4】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 mol / L CH3COONa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③中加入NH4NO3晶体,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

NO3-不发生水解,对

++

(1)含酚酞的0.01 mol / L CH3COONa溶液显浅红色,其原因为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H4N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NH4NO3溶于水后温度降低 (3)向烧瓶②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写出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 加入的物质 盐酸 Na2CO3固体 FeSO4固体 H2O 平衡移动的方向

――

【答案】(1)CH3COONa溶液水解:CH3COO+H2O CH3COOH+OH,使溶液显碱性 (2)B、D (3)右 左 右 右

类型二、盐类水解的应用

例2.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物质,使用的方法恰当的是( )

A.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后,在减压、加热的条件下,蒸发得NaHCO3晶体

2

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的解题指导(提高)

高考总复习《盐类的水解》的解题指导【考纲要求】1.巩固理解盐类水解的主干知识。2.认识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理解盐溶液蒸干后所得产物的判断。3.根据平衡理论知识处理盐类水解的相关问题。【要点梳理】盐类水解的应用1.根据水解规律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如NH4Cl溶液显酸性,CH3COON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izqm6hgcy4bptb11x4w7g2499iozz00mj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