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周武仁
【摘 要】摘要 目的:探析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我院选取7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依据患者编号单双平均分为参照组(38例)与中药组(3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进行治疗,中药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与临床疗效。结果: 中药组患者治疗后的MNCV、SNCV均优于参照组;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提升神经传导速度,促进病情改善,具有推广价值。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9(032)023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 益气活血通络汤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起病缓,病程长,主要特征为肢体感觉异常和对称性疼痛。该疾病的发病风险随糖尿病病程的增加而增加,患者发病后可出现肢体麻木、有虫爬感、发热等症状,给生活带来明显不便,且能进一步加重糖尿病病情,极其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1]。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非常具有必要性,但目前为止,临床暂未发现特效治疗方式,主要以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方式控制血糖,改善糖尿病,并结合药物治疗改善神经功能,修复神经损伤,其整体疗效并不十分理想[2]。为探析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对我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汤进行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7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依据患者编号单双平均分为参照组(38例)与中药组(38例)。纳入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参与其中,且血糖控制达标,排除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以及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参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1∶17;年龄37~70岁,平均年龄(51.85±2.34)岁;病程7个月~5年,平均病程(2.12±0.67)年。中药组中男女比例为22∶16,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51.61±2.45)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病程(2.08±0.7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疗法,包括日常饮食控制、运动指导、糖尿病基础治疗等,并给予口服维生素B1(山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0795)、甲钴胺(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767)等药物治疗。维生素B1用量为3次/d,2片/次;甲钴胺用量为3次/d,1片/次。中药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药方为:黄芪25g、石斛20g、玄参15g、鸡血藤15g、桂枝10g、当归10g、白芍10g、地龙10g、威灵仙10g、川牛膝10g、甘草5g。此方依据患者情况可适当加减,如患者气虚则增加太子参20g;患者血瘀则增加三七粉2g、桃仁10g。汤药用量为每天1剂,以大火煮开后转文火煎煮,每剂分为2份于早晚温服。两组治疗方案均持续30d,观察对比两组疗效。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疗效判定:若患者肢体疼痛、乏力、麻
木的症状改善明显,神经传导速度提升5m/s以上或恢复正常则为显效;若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不足5m/s则为有效;若患者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无好转或恶化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比较,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比较,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患者的MNCV、SNCV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参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主要是因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体内脂类和能量代谢异常,给神经和血管带来损伤[3]。在疾病早期,患者可出现轻微肢体酸胀、麻木、刺痛感等,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情发展后可遍及身体各个部位,引发全身性酸痛、乏力和灼烧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该疾病在中医理论中属“痹症”“痿证”等范畴,主要是因气虚血瘀、伤阴耗气、气血运行不畅等因素导致痹阻脉络,湿浊内停,肢体肌肉和经脉失去濡养所引起,治疗时应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为原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