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单选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确实)知不如徐公美 A.臣诚.(指责)寡人之过者 C.群臣吏民能面刺.【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D. “间”在此处应解释为“间或,偶然”。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臣妾(qiè) 昳丽(yǐ) 门庭若市(tíng) ...B.孰与(shú) 期年(jī) 朝服衣冠(zhāo) ...C.窥镜(kuì) 弗如(fú) 皆朝于齐(cháo) ...D.旦日(dàn) 暮寝(qǐn) 时时而间进(jiān)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yǐ—yì; C. kuì—kuī; D. jiān—jiàn; 故选B。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简称《国策》,为国别体史书,由汉代刘向整理改编而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B.《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著,是我国最早的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它记事详备、文辞优美,《曹刿论战》就是其中的名篇。
C.《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305首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蒹葭》一诗出自“小雅”,表现了少女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D.《论语》、《孟子》均为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辑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语录,而《孟子》则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蒹 葭》一诗出自《诗经?秦风》,属于十五国风,而不是“小雅”。 考点:文学常识
点评:文学常识涵盖面广,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典故等,在平日学习时需要进行整理,帮助记忆。 4.下面对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C.徐公/何能及/君也 D.此/所谓/战胜于朝庭 【答案】D 【解析】
(偏爱)臣 B.臣之妻私.(暗中)进 D.时时而间.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音节停顿的划分能力。文言句子的音节停顿可以从语法和句子的意思两方面去考虑:主谓之间应稍加停顿;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稍加停顿。 二、对比阅读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之时,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②陛:殿堂的台阶。③涂:通“途”,路上。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⑤士既事者兼月:已有职业的人发给两个月的粮食。兼月:两个月。兼,两倍的。 5.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_____) .(2)时时而间进(_______) .(3)公被狐白之裘(______) .
的一项是( )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耳者 孔子闻之曰 A.闻寡人之..进 立有间 B.时时而间..
自视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C.窥镜而..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D.上书谏寡人者..
【乙】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7. 下列对【甲】...
A.【甲】选文齐王下令按上中下等次奖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从“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反响来看,齐王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
B.【乙】选文表现了晏子是一位关心百姓、善于言辞、敢于劝谏的人。
C.【甲】选文写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作者以夸张之语收束全文,意在从正面突出表现邹忌的治国之才。 【乙】选文在语言上运用了众多排比句,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使之朗朗上口,同时给人无可辩驳之感。 D.【甲】
【乙】选文中邹忌和晏子劝谏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8. 【甲】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答案】5. (1). (1)偏爱 (2). (2)间或,偶然 (3). (3)通“披”,穿 6. D 7. C 8. 邹忌:劝谏齐王广开言路,去除蒙蔽。晏子:希望景公关心天下百姓疾苦。 9. (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2)(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⑤
③
④
①
②
①句意为: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私:偏爱。 ②句意为: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间:间或,偶然。
③句意为: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被:通“披”,穿。 【6题详解】
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A.之:结构助词,的/代词; B.间:间或,偶然/一会儿; C.而:表示顺承/表示转折; D.者:……的人/……的人;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文言文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文章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C项表述错误,结尾不是夸张,写燕、赵、韩、魏皆朝于齐,意在从侧面突出表现邹忌的治国之才。 【8题详解】
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从甲文中的“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一句,可见邹忌的目的是让齐王明白自己受蒙蔽的原因和程度,从而广开言路;乙文主要描写了晏子的语言,从他的话可以看出,他的目的是劝景公多关心百姓。 【9题详解】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句①重点词:谤讥,公开批评议论;市朝,公共场合;闻,使……听到。句②重点词:而,并且;寒,寒冷;逸,安逸;劳,劳苦。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 (甲)选自《战国策》 作者:刘向 年代:西汉 (乙)选自《晏子春秋》 作者:晏婴 年代:春秋 参考译文:
(甲)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深了!”
齐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下达,许多官员都来进言规劝,宫庭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乙)景公在位时,雪下了好几天却不转晴。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了!雨雪下了好几天,可天气却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现在你不知道。”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他)于是发令拿出大衣和粮食给饥寒交加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已有职业的人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三、综合性学习
10.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同学们对邹忌的进谏策略和齐威王的纳谏魄力十分佩服,于是开展了一次主
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请根据课文内容,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 下联:________
(2)同学们想建议李校长开设“校长信箱”,如果你是学生代表,你会怎样劝说李校长?(不超过4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齐王通过不同途径采纳谏言的启发,学校就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向大家征集建议。下面是小明同学建议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修改。
[甲]一、学校应聘请专业人员监管网络,控制学生上网时间,对网络中的有利信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二、学校应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法律教育。[乙]三、学校应开展专题教育,引领学生正确认识、谨慎选择、合理使用网络。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不合逻辑的语病,应将“____”改为“___”。 ②[乙]处画线句子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改为“___”。
【答案】 (1). (1)下联:齐王广开言路从谏如流 (2). (2)李校长,学校要是能设立一个“校长信箱”,让大家能为学校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那该多好啊! (3). (3)有利 (4). 不良 (5). ②引领 (6). 引导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一致。上联“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为主谓短语,人名+特点。“邹忌”对“威王”,“巧言善辩”对“悬赏纳谏”,“进言委婉”对“从谏如流”。(2)本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一定要注意说话的场合,说话人的身份,受众的身份等,另外还要注意说话的针对性和艺术性,尽量使用礼貌的话语委婉达到说话的目的。注意本题的语境是绿茵中学的学生想建议李校长开设“校长信箱”,作为学生代表,要注意有称呼、讲述设立“校长信箱”的意义即可。(3(([甲]处“对网络中的有利信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中的“有利”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相矛盾,应将“有利”改为“不良”。②“引领”与“学生正确认识、谨慎选择、合理使用网络”搭配不当。“引领”指带动事物跟随他或他们向某一方向运动、发展,一般多用于人类社会。“引导”,是指通过行为帮人走出困境,或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集体行动,通过行为的帮人走出困境。应将“引领”改为“引导”。 四、句子默写
1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又说明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的句子是:“ , ”。
(3)“布鞋院士”李小文衣着朴素,平日里穿布鞋、坎肩、衬衣,拎小布兜,他只醉心于学术研究的快乐,正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所言:“ , ”。 【答案】(1)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2)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名篇默写是近几年中考的常考题,考查方式多为填空。从内容上看,这些名句名篇,或是揭示了人生哲理,或是反映了生活的真谛,或是描绘了人物的情貌,或是表现了事物的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这里错写和漏写均不得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