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一、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渐次深入探究。
、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根据标题“放飞蜻蜓”的特殊性,启发学生由此出发,提出自己的猜想,相机亮出故事结构“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进而兼顾首尾,聚集“放飞”,导向深入探究,使教案不致平板化。
、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本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教案中尽量注意陶先生关爱儿童、循循善诱、民主作风等等闪光点,陶行知的这一特殊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对其自然产生敬佩情绪,在心中树起崇高形象。让学生找出描写陶行知的语言,然后交流自己的感受,感受这个可爱可敬的老师形象。
、在教案过程中,要舍得时间让学生主动读课文主动思考主动交流,最后有所得,培养三年级孩子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
、作者描写了一群儿童,充满了童趣,教案时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创设的意境中去感受情、体味趣,于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认识。
二、教案目标:
、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蜻蜓。
、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 。
、激发探究有关动物科学知识的兴趣,增强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 三、教案重点:
、在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关于蜻蜓的知识,明白道理。 、学习多种途径收集、处理资料。 四、教案难点: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蜻蜓的习性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五、课文分析:《放飞蜻蜓》一文,这些虽普通但无比可爱的字眼饱含情感,不仅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践,更是真情的流露、灵性的涌动。学生用心倾诉,是心灵深处真正的独白。本文的主旨是在陶行知先生的循循善诱和行为表率下,使孩子明白“蜻蜓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教案聚焦于“陶行知怎样劝说孩子们?陶行知给孩子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读懂一段话。
六、教案对象分析: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在一个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对色彩鲜艳夺目、活动的东西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很多问题学生很难独立完成,他们需要相互讨论,合作学习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教具准备:图片、小黑板、课件。
八、作者简介年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有年教龄,在这年里承担过多次县级公开课,撰写的教育教案论文获得多个名次。
九、教案过程: (一)、谈话导人新课。
、师:我们继续学习《放飞蜻蜓》。(板书课题)
、全班齐读课题,并思考问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提问。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师: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读课文找出答案,然后思考问题。课件出示问题:在括
1 / 5
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 )蜻蜓→( )蜻蜓→( )蜻蜓 、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 (三)、简析首尾,聚焦“放飞”。
、课件展示蜻蜓飞舞的图引导学生观察蜻蜓,让学生直观了解蜻蜓。
[这一教案设计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蜻蜓飞舞的画面导入课题,不仅激起学生对美丽蜻蜓的喜欢,而且由此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进入下面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将对后面的教案产生了铺路搭桥的效用。]
、出示第一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思考:从第一自然段你知道孩子们捉蜻蜓时的心情怎么样?(快乐、高兴)
、这只被翠贞他们捉到的蜻蜓的命运会怎样呢?从哪里知道的? 引出第自然段。 课件出示句子,指名学生读并提问:只有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吗?(理解“纷纷”一词。) “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次,表现出了孩子怎样的心情?(赶快放飞蜻蜓,迫不及待地心情)
全班齐读,读出迫不及待的心情。
4、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 (四)、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指名读课文—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应该放飞的原因。 【对照图片,让孩子介绍蜻蜓。这样既可以检测孩子对蜻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促进孩子积极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主动地应用语言,学习观察和分析事物,在实践中揣摩遣词造句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生自主学习后小组交流,同时课件演示蜻蜓的构造及特点。激发情趣再读课文。 、分人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要把蜻蜓放了?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动笔,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在学生充分自由品读的基础上合作互动学习。]
、反馈。可以以学生的发言展开。 ()蜻蜓吃什么?(出示句子) 、分小组演示理解“七嘴八舌”。 、反馈为什么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汇报(它是益虫,吃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指导学生用感谢的语气读句子。
补充知识:一只蜻蜓一小时能吃掉只苍蝇或只蚊子。连幼虫都能在一年吃掉多只蚊子的幼虫。
、学到这里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把蜻蜓放了) ()尾巴的作用。(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第自然段前部分)
、学生自由汇报:它是一种有趣的昆虫,有神奇的尾巴,尾巴可以掌握方向,保持平衡,饿极时自己吃自己的尾巴。
、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理解“蜻蜓点水”实际上是在产卵,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
、补充知识:全世界蜻蜓种类大约有种以上,在我们国家大约有种。请男同学读一读。指导学生用神奇的语气朗读句子。
2 / 5
()眼睛的结构。(出示句子,第自然段后部分)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蜻蜓眼睛的奇特。(眼睛大,看得清四面八方的虫
补充知识:蜻蜓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晰地看到M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分,还能看见在千M以外飞行的同类。
、指导朗读,把蜻蜓眼睛的奇特读出来。 、学到这里,大家认为蜻蜓应该放飞吗?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孩子,你会怎样做呢?(把蜻蜓放了) 、回归最后一段,带着迫不及待的心情朗读。 、是谁让孩子把蜻蜓放了?(陶行知)
[此设计先引导学生找找描写蜻蜓的各部分特点和功能的句子,再说说学了课文之后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来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
(五)、认识陶行知。
、快速读课文,划出描写陶行知的句子。(投影出示描写陶行知的五处句子) 、学生结合图片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分小组讨论,通过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议一议来认识陶行知是个怎样的人。
【找出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陶爷爷爱孩子、爱动物词句,反复揣摩体会,联系之前的“不仅爱人类,而且爱生物”的介绍,获得爱的感动,受到心灵的陶冶。】
、教师组织课堂讨论:联系前后文说说陶行知是个怎样的人。关键点: 抓住陶行知的语气词:“慈爱的”、“商量的”(尊重孩子,耐心、民主,孩子们容易接受他的教育)陶行知的动作词:“抚摸”、“拉着”(爱护孩子,循循善诱)
、练习分角色朗读陶行知和孩子们的对话。
先让学生同座间练习,然后指名演读,集体评议。再次体会陶行知对孩子的循循善诱。
、整体感悟,角色朗读。
指导同桌练习,全班展示分角色朗读。
[这一教案片段是整个教案的重点,围绕“放飞”依次展开。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陶先生关爱学生、循循善诱、讲究民主的精神作风,在教案设计中突出了“慈爱”“小心”“商量”等词语,同时也突出了“七嘴八舌”“入神”“放了它”等词语,体现了孩子们天真活泼、乐于受教、富有爱心的美好品质。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教案中注意导入情境,就会使学生学得如临其境。]
(六)、拓展延伸。 、想象说话:你认为孩子们目送着蜻蜓展翅飞翔会怎么说?小蜻蜓得到自由后又会说什么呢?(或同桌或小组自由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指导有感情说话。
、选择本课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比如“蜻蜓的眼睛是什么样的?”“蜻蜓的尾巴吃掉还能再长吗?”等等,或小组,或个人,搜集相关资料,一周后,进行展示。
[让学生想象说话能拓展、丰富、充实课文内容,调动学生平常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语文的情感。又能培养学生专心听、仔细辩、大胆说的习惯和能力。]
(七)、启发小结。
师: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了蜻蜓后,会自觉自愿、非常乐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呢?请结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对理由作一个小结。
3 / 5
学生小结。
师:是啊,大自然中有很多像蜻蜓这样的朋友,她们都为我们人类作出了贡献。我们每一个都要关心爱护这些可爱的朋友,那样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的美好! (八)、作业设计。 、画一幅蜻蜓图。
、写一段话,关于蜻蜓的样子。 、写一句保护蜻蜓的宣传语。
板书设计: 放飞蜻蜓
捉
陶行知→ 孩子 → 谈 → 蜻蜓→ 保护益虫
放
八、教案评价设计:
这是篇非常有启发性的课文,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中有许多东西看似是简单的,其实里面的知识可多了,如果只是简单地玩一玩,等于是丧失许多学习机会。现在各门学科都在讲究探究性学习,其实这一课也是探究性的课文。读这一课,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有多个问题出现,认识这些问题,明白这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其实就是交给孩子一把探究性学习的金钥匙。“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关于蜻蜓的头部,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没有提出,陶先生沿着尾巴的作用直接谈起,实质上却是一个重要问题。把其放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蜻蜓。“把它放了,好不好?”研究前面这五个问题,其实给学生一个很大的启示,设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设计几个问题,或者发现到一些问题,将其逐步解决了,就是适应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一课抓住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可以让学生收获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理念。
九、教案反思:
语文课是紧密联系生活这个大课堂的,在这一堂课中我幸运地获得了这一宝贵的教案资源捡着了一只死了的美丽的大蜻蜓。
《放飞蜻蜓》一文讲述了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凭借自主阅读完全能掌握关于蜻蜓的知识,并不需要教师花费过多时间去分析、讲解。因此,在课堂上,如果仅仅围绕教材分析教材,无疑是在浪费时间,教案显然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每一节课都是学生成长历程中不可重复的经历,作为教师应努力让学生在每节课上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拿到课题后,我反复思考: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又能获得什么?围绕目标,在实际教案中,我努力淡化自己,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扎扎实实地引领学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为主线,以读促悟。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喜爱动物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源于对小动物的热爱,发自内心愿意接近、走近文本,学生的情感在一见到蜻蜓的刹那间已流淌出来了,他们抑制不住这份心中的激动,在一边听着老师的介绍内容,一边已慢慢踱步安静地朝前围拢过来。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本节课教案中,我始终坚持“读为主线”。课堂上,尽量减少教师的讲解,大量时间用来让学生自主阅读。通过个别读,集体读,比较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引领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课文语言文字的精妙。紧扣文本,抓
4 / 5
住课文中关键词句,如:“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 “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阳光下,它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让学生反复阅读,从“一闪一闪” “一撅一撅”“一节节”“又细又长”“结构复杂”等词语中感受到蜻蜓的活泼、可爱与神奇,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从内心喜欢上蜻蜓。在这种情感基础上,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自然会增强。 二、感悟写法,读写结合。
语文课应摒弃追求表面热闹的课堂形式,去除“泛语文”“非语文”的教案内容,踏踏实实地引导学生进行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学习课文不仅应感知课文“写什么”,还应感悟“怎么写”,从而发挥教材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引领作用看清了蜻蜓的全身,同学们一个个都张开了大嘴,都感受着自己此刻对蜻蜓不一样的心境,亲眼看到蜻蜓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能保持平衡、调整方向的尾巴一节节的,又细又长。他们看着都忍不住亲手摸一摸蜻蜓那像花边一样的膜状的翅膀。用手扇动翅膀飞舞,看着这一只仿佛活了的大蜻蜓,同学们都不禁想起了“蜻蜓点水款款飞”的美丽情景。感受着蜻蜓的美丽身影,同学们学习课文热情高涨,读书感情把握较好,挖掘人物内心的思潮更深刻……这一切都得感谢这只大蜻蜓的到来。 解读文本过程中,课文中描写蜻蜓尾巴和眼睛的句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三年级学生作文刚刚起步,教材无疑是引导学生习作的最佳范文。因此,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反复读品味课文中的重要词句,感悟其遣词造句的方式,并设计了相应的小练笔。由于有章可循,学生完成情况令人比较满意。由此看来,读写结合确实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教案不应拒绝“写”。
当然,由于教案经验不足,对于课堂各个环节的处理都没能做到尽善尽美,尤其对于课堂生成的东西不能及时把握,教案机智明显不足,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学习,多磨练。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