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四)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
社会性发展的内涵:是指个体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社会性发展的实质就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 ?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与习得途径
(1) 亲社会行为:是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包括助人行为、安慰、分享和合作等。 (2) 发展阶段:艾森柏格的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五种水平: 水平 享乐主义、自我关注取向 年龄段 学前儿童及小学低年级学生 他人需求取向 小学生及一些正要步入青春期的少年 赞许和人际关系取向 小学生及一些中学生 助人的决定是以他人的需求为基础的,不去助人时不会产生同情或内疚 关心别人是否认为自己的利他行为是好的或值得称赞的,有好的或适宜的表现是重要的 自我投射的、稀饭表的取向 一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及中学生 内化的法律、规范和价值观取向 (3) 亲社会行为的习得途径:
1) 移情反应的条件化 2) 直接训练 3) 观察学习
?
攻击行为及其改变方法;
(1) 攻击行为:是一种经常有意地伤害和挑衅他人的行为,攻击行为的分类为:
1) 按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 2) 按攻击行为的起因,可分为主动型攻击和反应型攻击; 3) 按攻击行为的目的,可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2) 改变攻击行为的方法:
1) 消退法:对儿童的攻击行为可以采取不加理睬的方法,使它们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少。
2) 暂时隔离法:为了抑制某种特定行为的发生,大电影上行为者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强化或远离强化刺激的一种行为干预
方法。
3) 榜样示范法:A 将有攻击行为的儿童置于无攻击行为的榜样当中,减少他们的攻击行为;B 让有攻击行为的儿童观察其
他儿童的攻击行为是如何受到禁止或处罚的。 4) 角色扮演法
?
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培养:
(1) 同伴关系是指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个体之间的,特别是同龄人之间的一种人际关系。 (2) 友谊的发展---塞尔曼的儿童友谊发展五个阶段:
6
少数中学生 是否助人的决定以内化的价值、规范和责任为基础,违反个人内化的原则将会损伤自尊 出于同情而关心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阶段特征的描述 关心自己,在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可能帮助他人 1) 阶段1(3—7岁),尚不稳定的友谊。 2) 阶段2(4—9岁),单向帮助关系。 3) 阶段3(6—12岁),双向帮助关系。 4) 阶段4(9—15岁),亲密的共享。 5) 阶段5(12岁以后),友谊发展成熟。
(3) 如何进同伴关系的良好发展:
1) 开设相关课程,进行交往技能训练 2) 丰富课堂教学交往活动 3) 组织丰富多彩的交往实践活动 4) 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能力
(五)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因材施教的最佳方式是个别教学,这一教学要求最初也是从原始的个别教学形式中总结出来的。所以,教师要在现有的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做到各因其材的去教,就需要将班级教学 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分组不能只是出于管理上的方便,而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
认知差异与教育:
(1) 认知方式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认知风格,是个体所骗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2) 认知方式的差异与教育
1) 场独立与场依存具有场独立认知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
干扰;具有场依存认知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 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 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场独立性学生一般偏爱自然科学、数学,且成绩较好,两者呈显著 正相关。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场依存性学生一般较偏爱社会科学,他们的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他们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场独立性者善于运 用分析的知觉方式,而场依存性者则偏爱非分析的、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式,他们难以从复杂的情境中区分事物的若干要素或组成部分。
另外,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学生对教学方法也有不同偏好。场独立性学生易于给无结构的材料提供结构,比较易于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反之,场依存性学生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因为他们需要教师提供外来结构,需要教师的明确指导与讲解。
2) 沉思型与冲动型沉思与冲动的认知方式反映了个体信息加工、解决问题过程的速度和准确性。沉思型学生在碰到问题时倾向于深思熟虑,用充足的时间考虑、审视问题,权衡各种 问题解决的方法,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满足多种条件的最佳方案,因而错误较少。而冲动型学习者则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末对问题作透彻的 分析就仓促作出决定,反应速度较快,但容易发生错误。
研究发现,沉思型学生与冲动型学生相比,表现出具有更成熟的解决问题策略,更多地提出不同假设。而且沉思型学生能够较好地约束自己的动作行为,忍受延迟性满足,此起冲动型学生,更能抗拒诱惑。此外,沉思型与冲动型学生的差别还在于,沉思型学生往往更易自发地或在外界要求下对自己的解答作出解释;而冲动型学生则很难做到,即使在外界要求下必须作出解释时,他们的回答也往往是不周全、不合逻辑 的。
在学习方面,沉思与冲动两种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一般来说,沉思型学生阅读成绩好,再认测验及推理测验成绩也好于冲动型学生,而且在创造性 设计中成绩优秀。相比之下,冲动型学生往往阅读困难,较多表现出学习能力缺失,学习成绩常不理想。不过,在某些涉及多角度的任务中,冲动型学生则表现较 好。
3)辐合型和发散型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而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
7
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 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
人格差异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人格差异,就是为了在教育和心理治疗方面为教师提供心理依据。人格差异与教育的关系主要有以下的表现:
(1) .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人格差异,因人施教。
内向人格的人其心理活动是指向于自己内心世界的,心理活动很少展现于外。相反,外向人格的人其心理活动是指向于外的,总爱把内心世界展露于外。
在学习动机上,外向学生偏爱社会动机,所以教师和家长的各种奖励措施对其作用很大;内向学生注重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一种内在自发的、自我激励的动机, 在学习习惯上,外向学生虽然头脑比较灵活,但比较浮躁,不扎实。内向学生往往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认真,持之以恒,其意志的坚韧性较强。在学习方式上,外 向学生比较喜欢探索性、归纳性、大步骤的知识讲授。内向学生偏好于支持性的、演绎的、小步骤的知识传授方式。 (2) .根据不同的人格特质,因势利导。
胆汁质生气勃勃,精力充沛,但易暴躁任性,感情用事;多血质活泼、灵活,但易浮躁,不踏实,缺乏耐力;粘液质冷静、沉着但易固执呆板;抑郁质细心谨慎, 见微知著,聪慧过人,但易忧郁,孤僻、羞怯等。对于胆汁质的人来说,教育者要发扬其勇敢进取、不屈不挠的优点,但要控制其不乱发脾气;多血质的人,应发挥 机智、灵敏、兴趣广泛的优点,但要戒浮躁、粗心;粘液质的人,踏实、顽强、认真,但切忌优柔寡断;抑郁质的人,细心、坚持,但要克服懦弱、忧郁。 面对批评,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要防止出现气质的不良反应。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父母和老师出于良好目的,运用\批评\手段是正常的。
?
性别差异与教育: 心理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
认知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从 13 岁开始,男性空间知觉能力明显优于女性。8~9 岁男孩在看图计算方块、辨别方向等包含空间能力的测验中就表现出显著的优 势;有些研究认为,女性触觉、嗅觉、痛觉的感受性同于男性,知觉速度较快,对声音的辨别、定位及颜色色调的知觉优于男性,而男性在接受外来信息时,发达的 视觉通道弥补了其他通道的不足。男女记忆方面的优势不同,女性机械记忆能力强,短时记忆广度超过男性;男性的理解记忆、长时记忆优于女性。男女的思维发展 总体上是平衡的,但不同年龄阶段发展速度及水平不一致,学龄前女孩略高于男孩,差异不显著,小学到初一差异逐渐明显。初二以后,男孩思维发展速度迅速赶上 并超过女孩,并出现明显的具有两性特色的思维优异发展的差异。女性倾向于形象思维和思维的艺术型,男性倾向于抽象思维或思维的抽象型。在思维能力诸因素上 也存在性别差异,事的比较能力男性优于女性;计算成绩女性优于男性。由于认知方面的性别差异,从 12 岁起男性的数学能力明显优于女性。
言语发展的差异从婴儿期到青春前期,女孩言语发展一直优于男孩,在包括接受性和创造性言语任务及需要高水平言语能力的任务中,女孩得分均高于男孩。女性口头言语有明显的流畅性、情感性,很少有口吃等言语缺陷,男性的言语表达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哲理性。
行为差异从 2~5 岁左右开始,男孩在社会性游戏中就表现出比女孩更大的身体侵犯性和言语侵犯性。男性的行为常易受情感支配,缺乏自制力而具有冲动性。
心理的性别差异是遗传的生物学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和教育对性别差异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因为心理的性别差异是男女两性在社 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现实差异,环境和教育可以扩大、缩小、甚至消降遗传因素对性差的影响。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原因,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家庭分 工的不同以及传统观念和偏见,使家长在给男女儿童选择玩具、取名字、服饰打扮、养育方式上有所区别,影响了儿童对自己角色行为的性别定型。对男女儿童不同 的教育要求,不正确的教学方法,对性别差异起了强化的作用。由于每个儿童所接受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不同,男女心理发展的总体性差并不一定在每一个体身上表现 出来,因此,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和施行科学的、正确的教育,可以使男女两性在心理发展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克服劣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
三、学习及其理论 (一)学习的内涵与分类 ? ?
学习的实质:是指有机体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的种类:
(1) 学习性质分类:奥苏伯尔依据学习主体所得经验的来源不同,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依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
原有的知识经验关系的不同,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2) 学习结果分类:加涅根据学习所得的结果或形成的能力不同,提出五种学习结果的划分,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
策略、动作技能、态度。前三种学习结果属于认知领域(包括知识、技能和策略);第四种学习结果羽毛球动作技能领域;第五种学习结果属于情感领域。
(3) 教育目标分类: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4) 学习内容分类:冯忠良依据所传递经验的内容不同,将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社会规范学习三类。 (5) 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内隐学习(自动性、概括性和理解性)和外显学习。
(6) 本书将学习分为:一是知识学习:包括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这是以解决知与能
问题为目标的学习。二是规范学习,即社会性学习,包括纪律、法律、态度和品德等的学习,这是以解决道德与操行问题为目标的学习。
?
学生学习的特点:
(1) 接受学习是学习的主要形式 (2) 学习过程是主动构建过程 (3) 学习内容的间接性 (4) 学习的连续性 (5) 学习目标的全面性 (6) 学习过程的互动性 (二)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
桑代克的联结说: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这种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反复作用的过程而形成的。桑代克最初研究学习问题是从各种动物实验开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饿猫打开迷箱的实验-----箱内有某种开门的设施:一圈金属绳.一个把柄或一个旋纽。猫碰巧抓到这种开门设施,门便启开,猫得以逃出并能吃到箱子附近放置的鱼。第二次.第三次?? 猫一次比一次熟练,一次比一次更快地打开门,正确反应的逐渐巩固,最终形成了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因此,桑代克认为,学习即联结,学习即试误。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
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3.效果律: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得出: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该理论.特别强调“做中学”,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进行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才会终生不忘。 ?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提出者:巴甫洛夫定义:所谓经典条件反射,就是一种刺激替代过程,即由一个新的,中性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S)替代了原先自然引发反应的无条件刺激(UCS)。由于条件刺激(CS)引发的反应,就称为条件反应。 五条规律:习得律,消退律,泛化律,分化律,高级条件作用律实验: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
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
9
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 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 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条件反射的情境涉及四个事项,两个属于刺激,两个属于机体的反应。一个是中性刺激,它在条 件反射形成之前,并不引起预期的.需要学习的反应。这是条件刺激(CS),第二个刺激是无条件刺激(UCS)。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就能引起预期的反应。 对于无条件刺激的唾液分泌反应,叫做无条件反应(UCR)。由于条件反射的结果而开始发生的反应叫做条件反应(CR)。当两个刺激紧接着(在空间和时间上 相近),反复地出现,就形成条件反射。 主要规律:
(1)习得、强化、消退有机体对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的 获得阶段称为条件反射的习得阶段。这阶段必须将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同时或近于同时地多次呈现,才能建立这种联系,这就是条件反射的习得。这种条件刺激与 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就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如果反应行为得不到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即使重复条件刺激,有机体原先建立起条件 反射也将会减弱并且消失,这称之为条件反射的消退。
(2)泛化指条件反射一旦建立,那些与原来刺激相似的新刺激也可能唤起反应,这称之为条件反射的泛化。
(3)分化(辨别)分化是与泛化互补的过程。是对刺激的差异的不同反应,即只对特定刺激给予强化,而对引起条件反射泛化的类似刺激不予强化,这样,条件反射就可得到分化,类似的不相同的刺激就可以得到辨别。
(4)高级条件作用由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来使另外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叫做高级条件作用。 ?
华生的行为主义华生,是美国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的基础的人。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除了出生时具有的几种反射和情绪反应以外,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的刺激---反应联结(即 S-R 联结)而形成。 ?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
1.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斯金纳在桑代克的迷笼基础上创设了斯金纳箱。箱内伸出一横杆,下面有一个食物盘,只要压横杆就会有食物滚出,一只饥饿的白鼠被关进去,在不安得乱跑的过 程中,偶然碰到横杆,吃到食物,以后它又压,速率越来越快。由此斯金纳发现有机体做出的反应与其随后出现的刺激条件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它能影响以后反应发生的概率。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行为,又称引发反应;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又称为自发反应。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规律(1)正强化和负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有两类,一类是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另一类是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或减少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消极强化。 (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逃避条件作用”。
当预示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即将出现的信号呈现时,有机体自发的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这类条件作用则称“回避条件作用”。
(3)惩罚与消退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叫做“惩罚”。惩罚与消极强化不同。消极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4)程序教学与行为矫正程序教学是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他把一门课程学习的总目标分为几个单元,再把每个单元分为许多小步子。学生在学完每一步骤的课程之后,就会马上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既能得到及时强化,然后按顺序进入下一步的学习,直到学完一个个单元。
行为矫正:通过强化可以塑造儿童的良好行为,通过消退可以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即通过不予强化来减少某类行为的发生。孩子的许多无理取闹的行为实际上是学习的结果,父母的无端让步实际上正起着强化不良行为的作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