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实质结核的核磁共振影像特点及动态分析
贺伟;宁锋刚;周新华;吕岩;吕平欣;周震;李成海;王岳;
【期刊名称】《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目的探讨脑实质结核的核磁共振(MRI)表现特点、分型及抗结核治疗中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检查并经临床确诊的脑实质结核患者134例,其中男68例,女66例,年龄14~77岁。行常规T1、T2及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及增强扫描并分析其影像表现。脑实质结核病灶直径〈0.3cm的结节称为粟粒结节;0.3~1.0cm称为小结节,〉1.0cm称为大结节。根据脑实质病变大小,脑实质结核病例分为粟粒结节型、小结节型、大结节型及混合结节型;根据强化方式及信号特点,分为增生结节型、结核瘤型、脑脓肿型和混合型。76例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行MRI动态随访。采用χ2检验对不同结节的强化方式及抗结核治疗后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对随诊结果进行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34例脑实质结核的发生部位以大脑半球及小脑半球多见,且多发病灶多部位同时出现常见。增强扫描病变有均匀强化、环形强化和不均匀强化3种方式,72例可见2种或3种强化方式同时存在。粟粒结节(124例)、小结节(90例)及大结节(16例)中均匀强化方式及非均匀强化方式(包括环形强化和不均匀强化)分别为116和32例、34和69例及1和16例,采用)(。检验分别对3种结节的不同强化方式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9.502、6.714和13.460,均P〈0.05)。粟粒结节均匀强化更常见,小结节尤其是大结节环状强化更常见。根据脑实质病变大小分型,134例中粟粒结节型(68例)和混合结节型(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