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年高校版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教育学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本章复习重点与难点1.理解人的发展的概念。

2.理解影响人的发展的四个方面因素。

3.理解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本章内容思维导图

发展是一种连续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变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过程集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能力于一身的人,也处在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中。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要遵循或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同时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这是教育发展的内部规律。

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

一、人的发展的内涵(一)人的发展的内涵

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的发展是指人的个体的发展。所谓人的个体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变化过程。人的个体从出生后的婴儿开始,要经幼儿、童年、少年、青年、成年的发展。这个发展过程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影响下,通过个人的实践,使个体从一个软弱无能的新生儿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的知识、能力和思想观点,能独立参加社会活动的社会成员。

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即身心两方面的发展。它是人的身心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中,生理发展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机体的正常发育,即指身体的结构形态(包括各系统、各器官)的健全发展;另一方面是指体质的增强,即指生理机能的增强,包括各器官系统生理机能的增强。心理发展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如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也包括与之相关的知识、技能以及各种专门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指人的心理倾向或意向的发展,如人的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思想品德的发展。

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共同构成人的发展的统一体。生理发展,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制约和影响着心理发展;而心理发展也影响着生理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日益复杂,竞争机制渗透到各行各业。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可能产生较大的压力,因此,培养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人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真题再现

【2024年真题】人的发展是指人的()的发展。A.身体和心理B.智力C.个性D.社会性【答案】A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

关于人的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的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1.内发论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如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心\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气\。柏拉图认为\观念\先天地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18世纪以来,内发论者更强调人的发展及其顺序是由人的某些方面的内在因素推动和决定的。如奥地利的弗洛伊德的性本能(Libido)理论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内发论者强调人的内在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忽略了外在因素对人的影响,忽略了环境、人的能动性以及教育等的作用。其贡献在于引导人们去认识人的内在力量,研究人的内部需要和内在的发展机制。真题再现

【2024年真题】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的观点。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论D.综合论【答案】A2.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英国的洛克、美国的华生都持有这样的观点。外铄论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但外铄论的片面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否认理反应的能动性而走向了机械主义发展观的极端。真题再现

【2024年真题】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苟子、英国的洛克均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这种观点属于()A.内发论B.外铄论C.动因论D.多因素论【答案】B

3.马克思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因论

根据马克思关于事物发展的学说,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自身的矛盾所决定的,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这里,矛盾是一对对立统一的关系范畴,二者共同起作用。人在本质上是一系列矛盾的存在,表现为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对立统一、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对立统一。人自身所具有的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

什么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呢?一般认为,在人的活动中,个体反映客观要求而产生的新的需要与其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矛盾的一方是个体新的需要,是由个体的和社会的要求所引起的对一定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主客观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因此,人的需要也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状态中。矛盾的另外一方是个体原有的心理状态,是过去反映活动的结果。上述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是既互相依存、互相排斥,又可以互相转化的。新的需要总是在一定的心理状态下产生的,它依存于一定的心理状态并总是否定着已有的心理状态;而一定的心理状态的形成,也就意味着对原来需要的否定。人的身心就是在这种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过程中逐步发展的。可见,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直接动因。真题再现

【2024年真题】关于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因,马克思的观点是()。A.人的身心发展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B.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C.人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直接动因D.环境因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答案】C

二、几种主要的人的发展观

有关人的发展问题,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主要有三种∶(一)遗传决定论1.主要观点

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被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能延迟或加速这些先天遗传潜质的实现,而不能改变它。遗传决定论者将人的发展过程视为人的遗传素质成熟、自我发展、自我暴露与展现的过程。2.代表人物

1869年,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高尔顿在《遗传的天才》一书中说∶\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之受遗传的决定一样。\他的结论是通过对名人家谱的调查而得出的。他从英国的名人(包括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中选出977人,调查他们的亲属(有血缘关系的)中有多少人与他们同样著名。结果是他们的父子兄弟中有332人同样出名。而另一个对照组,即所谓的平常人(人数相等),他们的父子兄弟中只有1个名人。高尔顿认为,这种显著的差别,就是能力受遗传决定的证明。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他把人的发展过程完全归结为生物学上的成熟,特别突出遗传的作用,而认为教育和后天的其他影响对于人的发展是无足轻重的。

我国古代思想家董仲舒从神学化思想体系出发,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管之性。其中,圣人是先知先觉者,无须教育;中民可导上也可导下;而斗管之性不可移,教也无用。他突出了\先天\命定\性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也可划归遗传决定论者一派。真题再现

【2024年真题】下列关于人的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A.董仲舒提出的\性三品说\属于环境决定论观点B.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心\属于内发论观点

C.人的生理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答案】A

(二)环境决定论1.主要观点

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受外界影响的结果,确信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其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起着决定的作用。因而环境决定论又被称为\养育论\。2.代表人物

洛克的\白板说\。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儿童犹如一块\白板\,他们长大后,是好还是坏,有用还是无用,感到幸福还是痛苦,,主要是由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的,即\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培养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在华生的眼中,儿童生活的环境就像一个模具,儿童个体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这个模具的形状。在这一点上,华生与霍尔的观点恰好相反。

后来的相关研究认为,高尔顿等人的遗传决定论的证据有许多缺陷。如在进行家谱调查中,有些经过几代间接了解到的资料不甚可靠,特别是对调查对象的环境因素没有认真地分析。而环境决定论完全无视有机体本身的内在条件,将人作为被动的客体来对待,也难免失之于偏颇。但环境决定论关注儿童生长的环境条件、后天教养内容和教育方法,就这一点而言,与遗传决定论相比,它发现了对儿童发展影响力更大的一项变量。因而,它对儿童教育实践的影响也远远大于遗传决定论。真题再现

【2024年真题】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裴斯泰洛齐【答案】C

【2024年真题】\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培养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

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的观点。A.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家庭决定论D.儿童决定论【答案】B

(三)二因素论主要观点

二因素论肯定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而且认为两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2.代表人物

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在《早期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明确提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受环境和遗传二因素共同影响的\合并原则\∶\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地天赋本能的逐渐显现,也并非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映,而是其内在品质与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

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也提出\相乘说\,即认为一个人并不等于遗传和环境之和,而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个人的发展依赖于他的遗传和环境,就像矩形的面积依赖于高也依赖于长一样。目前,在西方的心理学学者中,持这种观点的比较普遍。

表2-6几种主要的人的发展观代表人物

第三节影响人的发展的因及其作用

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存在物。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又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在教育学上,通常把这些因素归结为四个方面,即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也称遗传素质,是指人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部剖生理特点。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

人的发展总是要以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的,没有这个前提,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如一个先天失明的人难以成为画家;生来就聋的人难以成为歌叩家;一个无脑畸形儿,无论教育条件多么优越,都无法使他得到正常人应有的心理发展。

(二)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人的遗传素质是逐步成熟的。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受遗传化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遗传素质即成熟过程为一定年龄阶段人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限制。超越遗传素质成熟程度的教育和学习往往难以获得成功。因为人的二些活动能力,是随着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而表现出来的。人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有的就是直接建立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如格塞尔所做的孪生儿的爬梯比较实验(直立行走)。真题再现

【2014年真题】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比较实验,证明了()因素对人的发展有关键影响。A.遗传素质B.生理成熟C.环境D.教育

【答案】

(三)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原因之一

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不仅表现在形态(身高、肤色、面孔)上,也表现在感官和神经系统的机能方面具有的不同的先天特点。人的四种先天的气质类型以及神经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都有差别。如在思维活动方面,神经过程灵活性高的人比神经过程不灵活的人,在解决问题上可以快2~3倍;在知觉广度方面,神经过程强而灵活的人的知觉广度比较大。总之,在每个青少年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如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个性特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素质的影响。(四)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由于社会的分工,一个人长期从事某一方面的实践,经常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就能更好地掌握某一方面的规律(如工艺师的微雕绝活)。这是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特殊训练,使大脑两半球有关部位的暂时联系高度完善,脑的反应能力随之也得到充分提高。因此,儿童的神经系统,不仅被生来属性所制约,而且本身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在不同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遗传素质可以向着肯定或否定的方向发展,某一神经活动的特征可以得到发展或抑制。同时,即使是某些低能或弱智儿童,在特殊的教育作用下,也能获得一定发展。

二、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环境包括先天环境(即胎内环境)和后天环境(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对人的发展具有作用。自然环境对人的身体、心理发展均有一定的影响。如根据科学研究,人的身高与日照时间长短相关,我国北方地区人的身高比南方地区人的身高平均高度要高,这是自然环境对身体方面的影响;人往往在美的大自然环境中受到陶冶、得到启发,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差别,这是自然环境对心理方面的影响。然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明的整体水平,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道德水平。归结起来,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发展永远不能离开社会环境。儿童的机体和脑的发展是在同周围世界的接触过程中产生内部矛盾运动而发展起来的,是在不断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事实证明,人的成长脱离了社会环境,不仅不能正常发展,就连人的发展的基础也会遭到破坏(如\狼孩\)。2.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环境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生产方式,在不同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下,社会的物质文化水平不同,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水平也就不同。社会产品丰富,物质生活条件优越,人的身体发展速度就快,成熟期就会提前。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人的知识、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以至性格特点无不与周围的环境有关。

社会生活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础。尽管学校生活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但是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类因素都会或主或次、或隐或现、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从广义上讲,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但是,它是一种经过有目的的选择提炼的特殊环境,这就决定了它的特殊作用,即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所谓主导作用,是指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它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使人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是在各种规章制度的严格制约下进行的,它保证了教育、教学的良好秩序,把人的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时间和空间全部纳入可控的程序之内;同时,学校教育有系统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的选择和编排考虑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因此,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全面的、系统的和深刻的。这些都是自发的、偶然的、片面的环境因素所无法比拟的。

2024年高校版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教育学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本章复习重点与难点1.理解人的发展的概念。2.理解影响人的发展的四个方面因素。3.理解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本章内容思维导图发展是一种连续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变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过程集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能力于一身的人,也处在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中。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是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i0rh0hkyy3cwgi893aj3uh255c6oi00c4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