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遗传与变异
测 试 题
选择题 A型题
1. H-O变异是指
A. 失去毒力的变异 B. 失去荚膜的变异 C. 失去鞭毛的变异 D. 失去芽胞的变异 E. 失去细胞壁的变异 2. S-R变异是指
A. 毒力变异 B. 鞭毛变异 C. 芽胞变异 D. 菌落变异 E. 抗原变异
3. BCG是有毒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经哪种变异形成的?
A. 形态变异 B. 结构变异 C. 毒力变异 D. 耐药性变异 E. 菌落变异
4. 编码性菌毛的质粒是
A. F质粒 B. R质粒 C. Vi质粒 D. Col质粒 E. K质粒
5. 编码耐药性的质粒是
A. F质粒 B. R质粒 C. Vi质粒 D. Col质粒 E. K质粒
6. 编码大肠埃希氏菌产生大肠菌素的质粒是
A. F质粒 B. R质粒 C. Vi质粒 D. Col质粒 E. K质粒
7. 编码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质粒是
A. F质粒 B. R质粒 C. Vi质粒 D. Col质粒 E. K质粒
8. 关于质粒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B. 能在胞浆中自行复制 C. 可自行丢失与消除
D. 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结构 E. 可在细菌间转移
9. 关于转座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是染色体或质粒中能转移位置的一段DNA序列 B. 长度一般超过2kb
C. 除携带与转位有关的基因外,不携带其他结构基因 D. 可能与细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 E. 是转位因子的一种
10. 关于噬菌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是感染某些微生物的病毒 B. 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C. 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 D. 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E. 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良好实验系统
11. 噬菌体可用于细菌的流行病学鉴定与分型是由于噬菌体
A. 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复制增殖 B. 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C. 可通过细菌滤器 D. 能裂解细菌
E. 能使细菌成为溶原状态
12. 只有一个溶菌性周期的噬菌体称为
A. 前噬菌体 B. 毒性噬菌体 C. 温和噬菌体 D. λ噬菌体 E. 转导噬菌体 13. 前噬菌体是指
A. 毒性噬菌体 B. 温和噬菌体
C. 毒性噬菌体的基因组 D. 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
E. 整合于宿主菌染色体中的噬菌体基因组 14. 溶原性细菌是指
A. 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 B. 带有温和噬菌体的细菌
C. 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D. 带有R质粒的细菌 E. 带有F因子的细菌
15. 有尾噬菌体吸附敏感菌的结构是
A. 尾领 B. 尾鞘
C. 尾髓、尾鞘 D. 尾板
E. 尾丝、尾刺
16. 下列哪种不是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
A. 转化
B. 溶原性转换 C. 转导 D. 接合 E. 整合 17. 转化是指
A. 受菌通过温和噬菌体获得供菌DNA而出现新性状
B. 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沟通将遗传物质从供菌转移给受菌
C. 前噬菌体DNA整合于细菌染色体导致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D. 供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菌,使受菌获得新的性状
E. 受菌与供菌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而发生基因重组,使受菌出现新的性状 18.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试验是哪位学者设计的?
A. Luria B. Delbruck C. Lederberg D. Griffith E. Pasteur
19. 处于感受态的细菌易于摄取转化因子的主要原因是
A. 代谢活跃 B. 通透性增高
C. 表达吸附DNA的受体 D. 表达特异性酶 E. 以上都不是
20. 细菌感受态一般出现在
A. 适应期的后期 B. 对数期
C. 稳定期的后期 D. 衰亡期
E. 对数期的后期 21. 接合是指
A. 受菌通过温和噬菌体获得供菌DNA而出现新性状
B. 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从供菌转移给受菌 C. 前噬菌体DNA整合于细菌染色体导致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D. 供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菌,使受菌获得新的性状
E. 受菌与供菌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而发生基因重组,使受菌出现新的性状 22. Hfr与F-菌进行接合,转移的基因主要是
A. 游离的F质粒 B. 附加体 C. R质粒
D. 供菌染色体基因 E. F’质粒
23. 关于接合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F+菌与F- 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是F质粒
B. Hfr与F-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是供菌染色体基因 C. F’菌与F-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是F’质粒 D. F+菌与F-菌进行接合后,F+菌并不失去质粒 E. F’菌与F-接合后,F’菌本身失去质粒 24. 转导是指
A. 受菌通过温和噬菌体获得供菌DNA而出现新性状
B. 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沟通将遗传物质从供菌转移给受菌
C. 前噬菌体DNA整合于细菌染色体导致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D. 供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菌,使受菌获得新的性状
E. 受菌与供菌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而发生基因重组,使受菌出现新性状 25. 普遍性转导转移的基因主要是
A. 供体菌染色体上任何一段基因 B. 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 C. 噬菌体的基因 D. F质粒上的基因 E. R质粒上的基因
26. 局限性转导转移的基因主要是
A. 供体菌染色体上任何一段基因 B. 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 C. 噬菌体的基因 D. F质粒上的基因 E. R质粒上的基因
27. 溶原性转换转移的基因是
A. 细菌染色体基因 B. 细菌的R因子 C. 细菌的F因子 D. 噬菌体基因 E. 附加体
28. 溶原性转换与转导的主要的区别是
A. 参与溶原性转换的是温和噬菌体,参与转导的是毒性噬菌体 B. 溶原性转换转移的是噬菌体基因,而转导转移的是供菌的基因 C. 溶原性转换可引起受菌毒力或抗原发生改变,而转导不能 D. 噬菌体消失转导的性状消失,而溶原性转换的性状不消失 E. 转导需供菌与受菌直接接触,而溶原性转换则否 29. 无毒的白喉棒状杆菌获得产生白喉毒素的能力是因为
A. 带有Col因子 B. 带有R因子 C. 带有F因子 D. 感染毒性噬菌体 E. 感染β-棒状噬菌体
30. 关于原生质体融合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融合前,两种细菌必须经溶菌酶或青霉素处理失去细胞壁 B. 聚乙二醇可促使二种原生质体间的融合
C. 融合可发生于不相关的两细胞间或异种细胞间 D. 融合的二倍体细胞寿命很长
E. 可获得具有亲代细胞许多特异性的重组体 31.下列细菌中,产生毒素与噬菌体有关的是
A.破伤风杆菌 B.白喉杆菌 C.霍乱杆菌 D.产气荚膜杆菌 E.大肠杆菌
B型题
问题 31~33
A. 直接摄取 B. 通过性菌毛
C. 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 D. 融合 E. 前噬菌体
31. 接合过程中转移基因的方式 32. 转导过程中转移基因的方式 33. 转化过程中转移基因的方式 问题 34~36
A. 染色体 B. 插入序列 C. 转座子 D. 质粒
E. 转座噬菌体
34. 能自行转移位置引起突变,但不带有任何已知与插入功能无关的基因 区域的转位因子是
35. 能自行转移位置引起突变,除携带与转位有关的基因外,还携带一些 其他基因的转位因子是
36. 染色体以外游离于胞质中可通过接合转移的基因的是 问题 37~40
A. 毒性噬菌体 B. 温和噬菌体 C. 溶原性细菌 D. 前噬菌体 E. λ噬菌体
37. 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38. 能在敏感菌中增殖并使之裂解的噬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