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答案 ①生态破坏 ②乡村 ③发达国家 ④谋求协调 ⑤社会持续发展 ⑥共同性 ⑦人口压力 ⑧资源短缺 ⑨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
[图表方略]
1.常见类型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一种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或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图形。循环经济关联图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产生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的一种图示。主要呈现形式有三类:一是体现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关联图(如图一);二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关联图(如图二);三是工业园区工业部门间关系或产业关联、生产流程关联图(如图三)。
图一中字母的含义:a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为资源开发;b表示对资源进行加工,为某种生产活动;c表示提供生产活动所获得的产品给人类消费,为消费活动;d表示废弃物排放。
图二中符合该循环系统的①②③④⑤的含义分别是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该农业科技园的核心是畜禽养殖,商品率高是其突出特点。
图三所示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该生态工业园实现了清洁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2.读图流程
(1)把握主题,梳理过程
如图二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图中展示了该生产模式的资源投入、生产过程、产品消费及废弃物处理的全部过程。
(2)分析演变,寻找突破
图二中①与水源、技术同属于作物种植的区位条件,②是种植业为畜禽养殖提供的饲料,③④分别是农业对沼气和沼渣的利用,⑤是沼气生产的原料来源。因此,此图的突破点是按照箭头顺序理清循环经济“投入—产出”的过程。
(3)增添信息,验证关系
把要添加的信息依次填入图二循环经济模式图中,重新理顺一遍,按照“资源—产品—再生产”的流程验证物质和能量在循环经济中的合理性。
(4)联系理论,表述意义
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因其以资源减量化、再生化为原则,以经济活动生态化为目的,所以对于此类循环经济模式图的意义分析,可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进行:
①生态上,节约资源,减轻生态环境问题; ②经济上,减少成本,增加产出,提高收入; ③社会上,安排就业,提高生活质量。 3.判读技巧
关联图的判读一定要注意图中信息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关联、两图之间的关联、图中已知信息与未显示信息之间的隐性关联等。判读时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1)顺藤摸瓜法
①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②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③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框中提供的已知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④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快问题的解决;⑤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2)代入尝试法
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选择题,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尝试求解。宜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先把最直接、最容易的完成,剩余的越少就越容易填,在确定完填空内容后要进行验证,以确保判断的正确性。
[迁移应用]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生态农业将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地循环利用,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 A.鱼塘、沼气池、果园 B.鱼塘、果园、沼气池 C.沼气池、鱼塘、果园 D.沼气池、果园、鱼塘
(2)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 )
①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减少环境污染 ②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盐渍化现象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增加农民收入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图中甲输出沼渣、沼液和能源,同时有粪便等输入,是沼气池;乙提供塘泥和水面,是鱼塘;丙是果园。第(2)题,生态农业园区建设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方面,即生态持续发展(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经济持续发展(增加收入)、社会持续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思维建模]
1.环境问题分析思路
环境问题的考查往往以区域图、关联图及文字材料为线索,以社会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主线,主要考查环境问题的判断(类型、表现及分布)、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治理的措施等。
考查角度 类型、 表现及 分布 关键词 答题思路 从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材料中判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于哪种类型,其表现特征和分布等。例如水土流失问题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 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例如水土流失的原因。①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②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生态环境恶化、环境对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后果与危害 污染加剧、生命财产地进行分析。例如水土流失的危害:土损失 植树造林、改善生解决措施 资源 壤破坏,土质下降,诱发多种自然灾害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回答:一是减少人类自身对环境的破坏;二是提倡对资源如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退耕还林、还草;②小流域综合治态、治理污染、节约的节约利用、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例
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二讲义+测试:第六章 阶段综合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