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定风波》的人生境界解读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定风波》的人生境界解读

作者:张秋怡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4年第01期

内容摘要:苏轼的《定风波》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当年“乌台诗案”而带来的政治迫害的阴影已经在苏轼的心中渐趋沉淀,其内心中的愤懑和痛苦已归于平静,此时的苏轼已不再是三年前身陷囹圄时的心态了。该词展现出了苏轼睿智、超脱、平和的一面。同时,在这首词中,也可以折射出更为深刻的人生哲理,解读出佛教禅宗所揭示出的不同人生境界。本文就此谈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苏轼 《定风波》 人生境界

《定风波》这首词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当年“乌台诗案”而带来的政治迫害的阴影已经在苏轼的心中渐趋沉淀,其内心中的愤懑和痛苦已归于平静,能够始终以超然旷达的心态去面对外部的风云世界。《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①而这首《定风波》的小序则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显然,此时的苏轼已不再是三年前身陷囹圄时的心态了,虽然“道中遇雨”只是个偶然事件,但读者却能够从中品读出词人“余独不觉”的心境,展现出其睿智、超脱、平和的一面。同时,在这首词中,也可以折射出更为深刻的人生哲理,解读出佛教禅宗所揭示出的不同人生境界。 一.词境:超越心灵的生命体验

被贬黄州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但在这首词里似乎看不到“乌台诗案”的影响,苏轼以其强大的内心宇宙化解了外在世界的波澜荣辱,其身上蕴藏着巨大的人格魅力,成为后世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化身。

词的上片写了词人冒雨徐行的感受。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大雨,苏轼是如何做的呢?以“莫听”为开篇,告诫自己要克制“穿林打叶”的客观事实,词人用主观意志去抗击客观存在,凸显了苏轼倔强不屈的性格。非但如此,苏轼不但不害怕风雨,还在风雨中吟诗吹着口哨,一副轻松愉快、闲适自得的状态。另外,当别人纷纷躲雨之时,他却放慢了脚步,反而走得更加缓慢了,这是词人的有意为之。面对风雨,苏轼镇定自然,神态自若,没有因外物而改变自己的节奏。此时雨中“徐行”的苏轼“竹杖芒鞋”,虽然脚步蹒跚,却走出了个轻盈之态,犹如杜甫所说:“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②行走的苏轼脚步轻,心情也随之轻松起来,这个“轻”字也正是宦海风波后词人最强烈的人生体会。“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运用双关的手法抹淡了自然界的风雨,也看淡了政治上的风云变幻,于平淡的叙事里渗透着强烈的主观情感。 词的下片描写雨过天晴之后,词人对这场遇雨经历的反思。“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苏轼现存的360多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了百余次,这是深可玩味的现

《定风波》的人生境界解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定风波》的人生境界解读作者:张秋怡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4年第01期内容摘要:苏轼的《定风波》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当年“乌台诗案”而带来的政治迫害的阴影已经在苏轼的心中渐趋沉淀,其内心中的愤懑和痛苦已归于平静,此时的苏轼已不再是三年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hrh86zydb7s7tu43p391qw0b8cv4600t1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