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旅游休闲示范项目研究报告
概览发展篇
一、郑东新区发展现状
1.地理区位:郑东新区西起中州大道,东至万三公路,北起黄河南岸,南至陇海铁路,由中央商务区、龙湖区域、白沙园区、综合交通枢纽区、龙子湖高校园区、沿黄都市农业区等六大功能组团组成,区域管理面积260平方公里,同时对连霍高速以北、中州大道以东区域实施规划管理,规划控制面积达到370平方公里。
2.主导产业:截止2014年底,郑东新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30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200 亿元,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00 亿元,地方级税收收入突破100亿元,成为河南省城市化的重要标志和展示城市新形象的“窗口”和“名片”。
3.生态环境:
(1)纵横交错的水系。郑东新区充分利用原有条件,广借专家智慧,大做水的文章。水域面积5.6平方公里的龙湖和CBD如意湖,连南贯北的如意河和东引西进的昆丽河,并与原有“三河一渠”(金水河、七里河、熊儿河、东风渠)共同组成完整的龙湖水系。如今,一个摇曳多姿、充满灵性的水域靓城初现端倪。
(2)生机盎然的绿地。郑东新区空气清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充满生态之美和文化内涵的公园,既使郑东新区天蓝地绿,又增强了其文化魅力。面积约35万平方米的郑州之林,集郑州生长的数百种植物于一体,高低起伏,小桥流水,闹中取静,让人留连忘返;运河之畔的河川公园与灵动飘逸的水面交相辉映,共现水城美景;而融入东方文化元素的城市公园,闻其名,便知其美,所谓竹之园、水之园、禅之园、土之园等。
(3)水源补给:郑州引黄灌溉龙湖调蓄工程蓄水,经过沉淀处理的黄河水随即开始注入龙湖,引黄灌溉龙湖调蓄工程建设任务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城市生态用水。郑州市的自来水将形成南水北调的水源为主,黄河水水源为辅的局面。南水北调水源,让郑州摆脱了对黄河的极度依赖,供水布局更加合理了。 二、上位规划研究
黑川纪章团队编制的《郑东新区远景总体概念规划》将郑东新区分为中央商务区、商住物流区、龙子湖高校区、龙湖区、科技园区和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六个功能区。整个规划引入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将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以及环形城市的理念应用于郑东新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把郑州建成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
生态城市。通过道路、河渠、湖泊的绿化建设构建生态回廊,并将龙湖生物圈与嵩山生物圈、黄河生物圈有机相连,形成生态城市。
环形城市。通过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的环形道路及CBD和CBD副中心的环形建筑群形成了一个独具魅力的环形城市。
共生城市。新区规划重视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和保持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延续性,体现了新区与老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的和谐共生。
新陈代谢城市。借用生物学的概念,通过组团式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新陈代谢的理念。
地域文化城市。规划体现了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特色,根据龙的传说及湖的形态,把规划中的人工湖取名为龙湖;CBD和CBD副中心两个环形城市,通过运河连结,构成象征吉祥和谐的巨型“如意”;六棱塔形的会展宾馆及引入中国传统的“四合院”、“九宫格”式建筑理念的商住建设等,彰显出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独特的城市空间形象。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发展,郑东新区已接近当初“十年出新城”的既定目标,但其在景观格局系统的建设发展中,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郑东新区的初期规划中,确实有不少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元素,如龙、如意、陶埙、石排箫、嵩岳寺塔等,可是近几年的新区建设中,政府考虑和投资更多的仍旧是大量的高层建筑和宽阔的道路,纵观这几年我国多个区域的不同城市新区的建设,由于大家追求的表象十分类似,已经出现了千城一面的局面,使得各个城市都失去了自身的特色。
城市景观规划应该在细节当中显现“真功夫”,从带状绿地和点状绿地景观入手,不断更新、创造性的使用融入当地文化特色和人文内涵的设计元素,比如郑东新区建设过程中,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在本地发现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他们融入到雕塑、道路铺装、景观小品、服务设施等等景观物品当中。通过这些“符号”既可以反映郑州这座古老城市的特色及古往今来“郑州人”的经济、精神、伦理、审美等各种价值观念,也增添了郑州“商城遗址”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和人文内涵,从而提高城市品味和活力,增强郑东新区传播力和影响力。
在郑东新区滨水旅游休闲方面,黑川纪章规划“将西北部的养鱼塘改造为人工湖,面积约8km2,根据中原地区关于龙的传说以及湖的形态,取名为龙湖。利用龙湖、河流形成的水运系统,并与水上旅游相结合,塑造新的水路城市景观”。原有的规划对滨水旅游休闲方面只体现在概念规划层面,在后期项目具象化的过程中并没有沿用有机共生的理念。 三、建设必要性
1.新常态下探索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 2013年郑东新区全年GDP总量217.6亿元,同比增长4%(可比价),按在地口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5.95亿元,同比增长46%,投资规模居全市第一,增速居全市第二位。郑东新区正在成为郑州乃至河南经济发展的又一引擎,其带动、辐射作用开始彰显,郑东新区正在成为区域发展水平高、经济活跃、投资效益好的地区。
工业、贸易、物流、建筑业是郑州市的主要行业,对郑州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还是传统优势产业。新的经济形势下,传统产业增长速度放缓,现代金融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兴城趋势越发明显,郑州的城市功能必定向服务业、核心商业转变。中原经济区金融机构及企业总部在此聚集,会议会展业发达,城市商务功能的提升必将引领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发展。
2.南水北调背景下适应河道功能和管理模式转变 从井水到贾鲁河水再到黄河水,郑州几代人经历着饮用水的变迁,2014年12月郑州饮用水源转变为“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的丹江水;随着引黄灌溉龙湖调蓄等工程建设,郑东新区“三河一渠”(金水河、七里河、熊儿河、东风渠)及魏河、贾鲁河、潮河等主要河流的河道功能发生根本性变化,通过郑东新区生态水系工程的建设和调度运用,将逐渐形成以生态水系为经络、以城市绿化系统为骨干的城市生态系统。
目前郑东新区部分河流交由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管理,河道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滨水游憩项目建设是迎合郑东新区河道功能和管理模式转变的需要。
3. 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的“中原绿城”田园城市构建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滨水休闲项目开发及案例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