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6自动插元件的切铆形状
5.2.2.6.1卧插元件:其在印制板上的切铆形状如图11a所示,其中CL=2.0±0.5mm,CA=25
±10°, h≈0.1mm。
5.2.2.6.2立插元件:其在印制板上的切铆形状如图11b所示,其中CL=1.5±0.3mm, CA=35±10°。
5.2.2.7元件排布的最大允许密度
5.2.2.7.1卧插元件:各种可能的最密排布其相邻的最小间距如图12所示。
品质. 服务. 价值
PCB设计管理规范 文件编号 QMI-011 版本/次 页 数 发行日期 A.0 8/10 2010-04-16 5.2.2.7.2立插元件: a)立插元件的排布应考虑已卧插的元件对立插元件的影响,还应避免立插元件引脚向外成形时可能造成的相邻元件引脚连焊(直接相碰或过波峰焊时挂锡),如图13所示。 b)立插元件最密排布时其相邻立插元件本体(包括引脚)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1mm,立插元件与卧插元件之间应有适当的间距。如图14所示。 见下页:
. 价值 品质. 服务文件编号 QMI-011 A.0 9/10 2010-04-16 PCB设计管理规范 版本/次 页 数 发行日期 0.52.00.52.01.01.01.03.0手插件 请关注这些地方 图 13 3.03.0 0.5 2.52.5
5.2.2.8焊盘
5.2.2.8.1焊盘的设计应考虑到元件引脚切铆成形时的方向,应有利于焊接,应考虑到波峰焊时元件引脚不至于与相邻印制线路短路。
图 14
. 价值 品质. 服务文件编号 QMI-011 A.0 10/10 2010-04-16 PCB设计管理规范 版本/次 页 数 发行日期 5.2.2.8.2卧插元件的焊盘宜设计成长圆形,插孔在焊盘中的位置如图15a所示;立插元件的焊盘宜设计成插孔和焊盘为圆形,插孔位置如图15b所示。 5.2.2.9所有机插元件应在标记符号图上标上位号,包括短路跳线、铆钉、需机插的插针等,铆钉、插针需每个孔每个针标上位号,短路跳线、铆钉、插针可只在元件面标注。 5、资料发行,原理图、PCB图(需做丝印层及铜箔层的图面),分别按《原理图表框图》和《PCB图表框》标准图面发行。
5.2.2.10 短路跳线长度规格应按以下标准规格设计(如图):‘ A、标准长度 L=5MM L=7.5MM L=10MM L=12.5MM L=15MM
图16
L=17.5MM
B、L大于10MM后,按每2.5MM递增。
6、 资料发行
原理图按(原理图表框)标准图面发行。
PCB图,需做丝印层及铜箔的图面,按《PCB图表框》标准发行。
7.相关文件
5.1 <新产品设计控制程序>
8.相关表单 《原理图表框》 《PCB图表框》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