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第3讲 自然环境中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精典试题分析
【例题】(2010年安徽卷)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渤 38.0°N
118.0°E 119.0°E
河
37.5°N
黄 海 1855年海岸线 1934年海岸线 1954年海岸线 1964年海岸线 (1)描述图示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考查目标】
本题考查了《课程标准》中的“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列举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等内容。 【思路分析】
(1)描述图示区域陆地变化特点,要从三个方面思考:一是陆地面积变大还是变小,二是向哪个方向变化,三是变化的速度。
由不同年份的海岸线分布,可判断图示区域陆地面积扩大,且向东北方向扩展;从相邻两条海岸线的距离及间隔的时间分析,可判断图示区域陆地面积向东北方向延伸速度加快。
泥沙来源区,是指形成黄河三角洲的泥沙来源于何处。从经纬度及黄河等信息,可判断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
(2)从题目的设问来看,首先要明确泥沙主要来源区-黄土高原有些气象灾害,其中哪
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些气象灾害与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有关,再进一步分析这些气象灾害是如何影响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的。
由图可知该区域陆地面积在不断扩大,与泥沙不断沉积有关。而泥沙沉积量的多少与河流泥沙含量及河流搬运泥沙的能力有关。泥沙含量与水土流失有关,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地形坡度、植被状况、土质状况、降水强度等有关。具体到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沟谷发育,坡度大,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黄土高原易发生的气象灾害较多,但是与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有关的主要是暴雨、洪涝。暴雨、洪水不仅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加大,而且形成的地表径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增强,携带大量泥沙在黄河入海口处沉积。
(3)图示区域为山东半岛,泥沙来源区为黄土高原。其实不论哪个区域,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试题答案】
(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 (2)暴雨、洪涝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等;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农业基地。 【考生答卷】
(1)特点:由西南向东北逐渐拓展 来源区:黄河
(2)洪涝 发生洪涝时,黄河流速加快,会携带沿岸更多的泥沙,加速该区域入海口泥沙淤积,使该区域陆地面积迅速扩展。
(3)退耕还林、还草;泥沙主要来源区应植树造林;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 【典型错误】
(1)只描述了陆地面积增大,未能描述变化的方向和速度。泥沙来源区写黄河。 (2)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混淆,写出了与陆地面积变化无关的气象灾害,如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或只写暴雨,或只写洪涝,以偏概全。 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3)答案的点不够全面,漏掉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地区专门化等方面。 【错因分析】
(1)一是审题不清,没有理解问题指向;二是对等值线的迁移不够。
(2)一是混淆地理概念,把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与气象灾害(暴雨、洪涝)混为一谈;二是不能找出气象灾害与泥沙沉积之间的内在关系。
(3)不能准确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只答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没有涉及农业综合开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地区专门化,从而导致答案不全面。 二、相关知识链接 (一)等值线的判读:
一看图名、图例,二看梳密,三看数值,四看延伸,五看形状,六看弯曲,七看闭合,八看应用。能够熟练地迁移等高线的判读方法判读等海岸线。 (二)气象灾害类型:
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主要包括台风、干旱、寒潮、暴雨、洪涝、冷害、冻害等。 (三)地理环境整体性:
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这就是地理环境整体性。 (四)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
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三)和(四)序号交换,并把(三)和(五)合并。
地貌 陆地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关系 水文 气候 土壤 生物(植被) 如黄土高原的暴雨和洪涝不仅对地表产生侵蚀作用,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而且地表径流增加导致河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增强,从而导致大量泥沙在入海口沉积形成三角洲,使陆地面积不断增大。 (五)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 3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2)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干扰而变化,也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如:某区域植被破坏会导致地表蓄水能力下降,降水时,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冲刷,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无降水时,地表径流锐减甚至断流,干旱发生。 (六)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光合作用。 (六)到(九)感觉与题目 平衡功能:指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
联系不强。 能力。如:在无人类干扰时,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 可以不要。 (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分布特征:纬线方向(东西方向)延伸,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更替 (2)影响因素:热量
(3)分布地区:低纬、高纬地区最明显 原因:高纬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少,相对湿度大,东西方向上水分条件差异小;低纬度地区则因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普遍较多,水分条件的东西差异也很小。 (八)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分布特征:经线方向(南北方向)延伸,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更替 (2)影响因素:水分
(3)分布地区:中纬度地区表现最明显,从沿海向内陆为森林带、草原带和荒漠带。原因:中纬度大陆西岸常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东岸常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从沿海向内陆减少。
(九)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分布特征:沿等高线方向延伸,从山麓到山顶更替 (2)影响因素:水热条件的差异和变化
(3)分布地区:海拔较高的山地,山麓与水平带谱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带谱相似。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 4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可以改为措施)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此内容可以多讲一些,是不是可以把必修3的东北农业的相关内容写上。) 三、变式迁移训练
1.(2009年安徽卷)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线 干河道 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角洲分布示意图
老三角洲 较老三角洲 较新三角洲 新三角洲 形成三角洲时 相应的湖岸线 A 较 老 B 较 新 湖 岸 线 湖 岸 老 湖 岸 线 新 湖 此变式迁移训练可以把必修3的P51活动:墨累达令流域上游修建水库,大量引水灌溉对下游的影响。拿出来让学生先练一练。 岸 线 (1)指出自A地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