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精要汇总(教科版)
目录
初 中 物 理 精 要 ............................................................................................................................................................. 1 八年级(上册)................................................................................................................................................................... 1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 2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 2 第三章 声 ............................................................................................................................................................................ 4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 5 第五章 物态变化 ................................................................................................................................................................. 8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 10 八年级(下册)................................................................................................................................................................. 11 第七章 力 .......................................................................................................................................................................... 12 第八章 力与运动 ............................................................................................................................................................... 13 第九章 压强....................................................................................................................................................................... 13 第十章 流体的压强 ........................................................................................................................................................... 15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 ........................................................................................................................................................... 15 第十二章 机械能 ............................................................................................................................................................... 18 九年级(上册)................................................................................................................................................................. 18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 18 第二章 改变世界的热机 ................................................................................................................................................... 19 第三章 磁与电................................................................................................................................................................... 20 第四章 认识电路 ............................................................................................................................................................... 21 第五章 探究电流 ............................................................................................................................................................... 22 第六章 欧姆定律 ............................................................................................................................................................... 23 第七章 电功率................................................................................................................................................................... 25 九年级(下册)................................................................................................................................................................. 26 第八章 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 26 第九章 家庭用电 ............................................................................................................................................................... 27 第十章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 29 第十一章 物理学的发展与能源技术创新 ....................................................................................................................... 31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一、有关物理
1) 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 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 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
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二、有关物质
1) 物质的物理性质: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各种物质具有许多不同的性质。如磁性、导电性、导热
性、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弹性、质量等。 2) 物质的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3) 按导电能力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导体是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绝缘体是不容易导电的
物体(如橡胶);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叫半导体(如硅、锗等材料)。 4) 按导热性能分为: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热的量导体:如金属;热的不良导体如塑料等。 5) 物质的硬度:即物质的坚硬程度(硬度大能够划破硬度小的物体的表面)。 三、科学探究工具及用途
1) 测量长度工具: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等。
2) 测量时间:秒表。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还有像: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3) 其它工具:测量质量(天平)、测量体积(量筒、量杯)、测量温度(温度计)、测量电流(电流表)、测量电压(电压表)、测量力(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 四、物体的尺度及测量
1) 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它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
mm、微米μm、纳米nm(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 2) 长度的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3)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4) 误差: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减小误差的方法: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误差
只能减小而不可避免。可通过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或者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5) 特殊的测量方法:即遇到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而改用间接的方法来测量,如用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或者头发的直径等。常用方法如下:①累积法;②曲直互化法;③平移法——等量替代法;④公式法。 6) 体积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其它有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升(L)、毫升(mL)等。(1L=1000 mL、1L=1dm3) 7) 量筒、量杯的使用:放于水平桌面,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凸液面的顶)相平。 8) 控制变量法:即先观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而保持其它所有因素不变的研究方法。
2.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 3.活动:降落伞比赛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1.认识运动 一、宏观世界的运动
2.运动的描述 3.运动的速度 4.能量 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 机械运动的判别方法: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宏观
物体的运动;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3) 位置变化:一指两个物体间距离的变化,二指两个物体间方位的变化。 二、微观世界的运动
1)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 物质的三态:固态物质、液态物质、气态物质;
3)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它几乎集中
的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质量几乎为零。(1909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 三、运动的描述:
1) 宇宙由物质组成,且处于运动和变化发展中。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静止是相对的,而运动是绝对的。 2) 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或静止,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这个标准物叫参照物。相对于参
照物,某物体的位置(距离和方位)改变了,就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就说它是静止的。 3) 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
4) 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的,在具体研究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需要和研究的方便而选
取。研究地面上的物体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5) 相对静止: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相同的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止。 6) 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四、运动的快慢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大小;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
2) 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这种运动称匀速直线运动。 3) 速度:物理学中,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4) 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5) 速度公式:v=s/t,v速度:米/秒(m/s)、s路程:米(m)、t时间:秒(s)
6) 速度的单位:国际是米/秒(m/s),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小时(km/h),换算关系为1 m/s=3.6 km/h,
1 km/h=1/3.6 m/s,可见1m/s大于1 km/h。 五、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平均速度
1)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不一的运动。描述其运动快慢用平均速度。 2) 平均速度:粗略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表示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3)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4)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差别:平均速度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快慢,瞬时速度反映的则是物体在运
动过程中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快慢。 5) 平均速度的测量:测得总路程和总时间两个物理量,带入速度公式即可。 六、各种形式的能量
1) 物质世界是运动的,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2) 自然界存在各种形式的物质运动(如机械运动和分子运动等),不同的运动形式对应不同形式的能量。 3) 光能:由太阳、蜡烛等发光物体所释放出的一种能量形式,光能是一种可再生性能源。
4) 机械能:表示物体运动状态与高度的物理量(即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做机械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机械能。 5) 内能:物体内一切微粒(如分子做热运动)的一切运动形式所具有的能量总和。
6) 电能:指电以各种形式做功的能力,泛指与电相联系的所有能量。
7) 化学能:物体发生化学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是一种很隐蔽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只有在发生
化学变化时才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像石油和煤的燃烧,炸药爆炸以及人吃的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变化时所放出的能量。 8) 核能:当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者聚变时所释放出的能量。 七、能的转化和转移:
1) 能的转化: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
2) 能的转移:在热传递中,能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能量
的总量保持不变。 3) 判断:看前后能的形式是否发生了变化,若发生变化则为能量的转化;若形式没有变,则是能量的转移。
第三章 声
1.什么是声音 一、声音的产生
1) 振动:物体沿直线或曲线的往返运动叫振动,往返一次即振动一次。 2) 能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人说话靠声带振动,弦乐是靠弦的振动,管乐
是靠管内空气柱振动,蝉鸣靠胸部的两片鼓膜振动,鸟靠鸣膜振动,蟋蟀、蜜蜂、蚊子、苍蝇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4)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错误的表述: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二、声音的传播
1) 声的介质:凡是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2) 声音靠介质传播(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声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波传播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其他组织刺激听神经,把这种信号
传递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 4) 人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介质→耳朵(听力正常)
5) 太阳和地球等也在振动发声,人类听不到其声音的原因是:前者由于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是真空,即没有
传播声音的介质;而后者是因为地球的振动频率不在人类的听觉范围内。 三、声速
1) 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声速小于液体和
固体中的声速。) 2) 声速还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3) 人类的听觉范围:一般在20~20000Hz范围内。 四、乐音
1) 频率:物体1秒内振动的次数。它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赫兹(Hz)。 2) 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
3) 乐音的三个特征(或称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4) 音调:声音的高低。(俗称声音的粗细)
5)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高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频率低音调就低,听起来低沉。
2.乐音的三个特征 3.奇异的声现象 4.噪声 5.声与现代技术 6) 响度: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的大小或强弱)。
7) 影响响度的因素:除了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外,还与人离声源的距离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距离越远响度越弱)。 8) 音色:声音的特色(也叫音质或音品,音色是区分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9) 决定音色的因素: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等因素决定。 五、回声&共鸣
1) 概念: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所形成的声音现象。
2) 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时(最短距离为17m),人能够把原声与回声区
分开。若小于0.1s,原声和回声则混在一起,使得原声加强。因此比起操场上,在屋子里的说话的声音总是比较响亮。 3) 回声的应用:利用回声和速度公式(S=1/2vt)可以测距离(如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潜水艇位置等)。 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多孔或柔软的物质会被吸收。
5) 概念:发声器的频率如果与外来声音的频率相同时(即音调相同),它将因为共振作用而发声,这种声
学现象叫作共鸣(如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个振动发声时,另一个也会发声)。 六、噪音
1) 物理学定义:把由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叫噪声。其大小用声级表示,单位是分贝(dB)。 2) 从环境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的声音都是噪声。
3) 乐音与噪音的联系: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声音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属于乐音,但从环保或心理效应看却属于噪音。 4) 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路径中隔离和吸收;阻止其进入耳朵。吸声、隔声、
消声;即在声源处、在传播途径和在接收处控制。 七、超声与次声
1)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2) 人类发不出超声,也听不到超声。但许多动物则不然,如蝙蝠可以发出超声,狗狗可以听到超声。 3) 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频率高、反射强(超声雷达,声纳);穿透能力强(B超、金属探测器、探
伤);“破碎”能力强(消毒杀菌、加湿器、碎石、除垢、洁牙);生理作用(缩短种子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 4) 声音具有能量:具有并能传播能量,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清洗精密机械、去除胆结石及超声波诊断等。 5)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6) 次声的来源:主要产生于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
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7) 次声的危害:次声很容易绕过障碍物,且无孔不入。能量高的次声有很大破坏力,对人有危害。强次声
能使机器设备破裂,飞机解体,建筑物破坏倒塌;在强次声环境中,人的平衡器官功能将遭到破坏,会产生恶心、眩晕、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而危及生命。 8) 次声的应用:根据次声传播距离远,能量损失小的特点,可对各类次声源进行检测,如核爆、海洋温度
检测、各类自然灾害等。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1.光的传播 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2.光的发射定律 6.神奇的眼睛 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7.通过透镜看世界 4.光的折射定律 8.走进彩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