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化学发光技术手册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该类蛋白质即前文所提到的因返祖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肿瘤标志物。虽然该类标志物与肿瘤组织不一定具有特定的相关性,但与肿瘤的发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例: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糖类抗原标志物]

该类物质是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物质,或肿瘤细胞所分泌的物质。这类标志物的出现为临床肿瘤的诊断带来方便,但其命名无规律可言。有些是肿瘤细胞株编号,有些是抗体物质的编号。该类标志物又可分为两类

1.糖类高分子粘蛋白抗原

例:癌抗原CA125癌抗原CA15-3 2.血型类抗原

例:癌抗原CA19-9癌抗原CA50 [酶类标志物]

酶及同工酶是最早出现和使用的肿瘤标志物之一。肿瘤状态时,机体的酶活力就会发生较大变化,这主要是因为①肿瘤细胞或组织本身诱导其他细胞和组织产生异常含量的酶;②肿瘤细胞的代谢旺盛,细胞通透性增加,使得肿瘤细胞内的酶进入血液,或因肿瘤使得某些器官功能不良,导致各种酶的灭活和排泄障碍。 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

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 NSE) [激素类标志物]

当具有分泌激素功能的细胞癌变时,就会使分泌的激素量发生异常。这种现象被称为正位激素异常。而正常情况下不能生成激素的那些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后所产生的激素,或者是那些能产生出激素的细胞癌变后,分泌出的是其他激素细胞所产生的激素,这种现象被称为异位激素异常。衡量异位激素异常的条件是:①有非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激素;②某种内分泌细胞却分泌其他分泌腺细胞的激素;③肿瘤患者同时伴有分泌异常综合征;④这类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时也能产生激素;⑤肿瘤切除或经治疗肿瘤消退时,此种激素含量下降,内分泌综合征的症状改善。

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gotropin,HCG)

人胎盘催乳素(PRL) [其它蛋白质类标志物]

另外还有一些早期发现的蛋白类肿瘤标志物,特异性稍差,但检测方法相对比较容易,因而常作为常规检测项目,用以肿瘤普查。

例: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

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

三、肝癌及甲胎蛋白(AFP)

原发性肝癌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癌变所形成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国内外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地区发病有较大差别,欧美国家发病率较低(1.9~3.4人/10万人),亚非国家发病率较高(4.6~98.2人/10万人)。根据我国一些地区的普查,我国的发病率为14.5~53人/10万人,可见我国亦属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区。男性肝癌的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占各种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女性则仅次于胃癌、宫颈癌和食管癌,为第四位。肝癌的发病率呈一定的地区分布,沿海高于内地,东南和东北高于西北、华北和西南部,沿海岛屿和江河海口又高于沿海其他地区。肝癌多见于男性,男女发病之比为2~5:1,年龄大多为40~49岁。越是肝癌高发区,这种性别差异就越明显,发病年龄也越早。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出现临床病状和体征,诊断多属晚期,难以治疗。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检查方法。

1956年Bergstrand和Czar在人胎儿血清中发现一种胚胎专一性甲种球蛋白,以后证实为甲胎蛋白(AFP);1963年苏联GlAbelev首先在移植肝癌细胞的小鼠血清中发现了甲胎蛋白,并发现甲胎蛋白主要

6

由胎肝合成;1964年Tatarinov证明肝癌病人血清中也存在AFP;其后Uriel 等进一步证实AF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1970年后,通过广泛的临床应用,证实AFP是诊断肝癌的可靠指标之一,从而使肝癌的诊断获得重大突破。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者血清AFP含量90%以上超过500ng/ml,最高可达每毫升数毫克,一般正常人血清AFP含量都在20ng/ml以下。世界各国已先后将AFP检查作为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用于临床。我国在十一届国际肝瘤会议上报告了49430人AFP普查工作,初步肯定了AFP普查对原发性肝癌具有早期诊断意义。通过普查在临床上发现了许多无症状、无体征的“小肝癌”,对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AFP测定的临床意义: 1.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检测血清AFP含量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方法学的不断改进,使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达到了90%以上。正常成人血清AFP含量各家报告不一致。可能与测定方法、标准品等不同有关。中国肝癌研究协会报导正常人血清AFP<20ng/ml。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多数在500ng/ml左右。目前国内多采用1977年全国肝癌防治协作会议拟定的单项AFP诊断肝癌的标准:定量≥500ng/ml,持续一个月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等。

通过观察血清AFP的动态变化可了解患者病情进展状态,因为血清AFP升高常在患者症状和体征出现数月之久之前,故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具有早期诊断价值。Kwata等检测一例肝癌患者血清AFP仅31ng/ml,一年后即达10000ng/ml。Purres报导一例血清AFP为300ng/ml的患者,经尸检证实其肝癌结节的直径仅0.5 cm。上海1971~1976年普查196万人,发现300例肝癌,其中134例为无明显肝癌症状和体征的早期病人。普查发现的临床前期病人,经手术证实81.6%为≤5cm的小肝癌。以上的结果提示:AFP检测用于普查可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此外检测AFP还可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2. 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可检出AFP一般仅为50~200ng/ml,少数病人可暂时升高到400ng/ml以上。但急性肝炎患者随着病情好转,常在短时间内下降至正常水平,此即AFP“一过性升高”。慢性肝病和肝硬化可呈下降或持续低水平,肝癌则呈逐渐上升趋势。由于肝硬性患者有转化为肝癌的可能,故在AFP原来正常的肝硬化病人中,出现AFP持续升高应考虑癌变的可能。据文献报告,我国某些地区肝硬化病例中肝癌发生率可高达到32.1%。在临床工作中,应进行多项动态测定才能与肝癌进行鉴别。 3. 先天性胎儿畸形诊断

胎儿AFP可有少量通过胎盘屏障进行母体,因此孕妇血清AFP可升高,一般在500ng/ml以下,产后20天内降至正常人水平。在无脑儿脊柱裂畸形妊娠时,孕妇血清AFP异常升高,高者可达800ng/ml以上。近年来,羊水中AFP检测的意义又引起人们的注意,如胎儿为无脑儿、开放性脊柱裂时,羊水中甲胎蛋白含量可显著增加。因此,羊水中甲胎蛋白的测定已成为开放性神经管畸形的特异诊断方法。 4.恶性畸胎瘤的诊断

一些胚胎性肿瘤如睾丸和卵巢的恶性畸胎瘤细胞也可合成AFP,所以恶性畸胎瘤患者血清中可出现较高含量的AFP,所以恶性畸胎瘤患者血清中可出现较高含量的AFP,临床上应注意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进行鉴别。

四、前列腺癌及其肿瘤标志物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据美国统计约占男性癌肿的36%,以及男性癌肿相关死亡率的13%。在欧美国家前列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位于男性肿瘤的第二位。在我国,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膳食结构的改变和诊断技术的提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迅速增长。1992年,美国白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为 404.5/10万男性人口,黑人可达477.2/10万男性人口。我国前列腺发病率约为3.4/10万男性人口,远低于西方国家,但国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手术发现的偶发癌和尸检前列腺标本的潜伏癌约为欧美一半左右。由此推断中国人前列腺癌从组织学发展到临床要比欧美人需要更长的时间,而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是决定能否进行根治性治疗的关键。

根据Stamey前列腺癌临床分期标准,可将前列腺癌分为4期。A期:直肠指检不能触及前列腺癌结节;

7

B 期:可触及节结但局限在前列腺内;C期:肿瘤侵犯周围组织;D期:前列腺癌有远处转移。其中,A、B期为临床早期,而前列腺癌根治术也只限于A、B期的肿瘤。

前列腺癌为老年性疾病,50岁以前很少发生。前列腺癌患者的表现变化多端。其自然发展规律无法预测。多数前列腺癌发生在腺体周边,远离尿道,故早期患者很少出现症状。其诊断主要通过直肠指检(DRE)、血清PSA检测或直肠B超(TRUS)针刺活检确定诊断。自1979年Wang等首先从前列腺组织内分离和提纯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PSA)以来,PSA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PSA是由人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至精浆中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33000~34000道尔顿。许多体外试验表明,PSA具有糜蛋白酶样活性,其本质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能使精液的凝块水解,功能与男性性生育力有关。PSA主要存在于前列腺组织中,女性体内不存在,当发生前列腺癌时,PSA会大量释放进入血液,因此测定血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当血清PSA>10ng/ml时,应高度怀疑前列腺癌;而PSA4~10ng/ml时,则为灰色区。

PSA测定可使前列腺癌的诊断提前4年,在用PSA进行筛选的人群中,通过活检发现癌的机会,PSA 4ng/ml者为1/50;4~10ng/ml者为1/5;>10ng/ml者为1/3。近年来采用以检测血清PSA为基础,结合DRE、直肠B超(TRUS)、针刺活检来诊断前列腺癌,其检出率比未用PSA前提高了70%,对局限在前列腺内的早期前列腺癌提高了一倍。因此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有条件时应每年作一次直肠指检(DRE)及血清PSA检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血清PSA浓度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PSA的升高和前列腺的创伤有关。常规的直肠指检、前列腺按摩、前列腺活检、膀胱镜操作、留置导尿都可以使PSA明显升高,故血清PSA测定应在前列腺操作前或操作后至少一周才抽血,前列腺活检后则需等待更长的时间。

PSA对前列腺癌组织有特异性,但对前列腺癌并无特异性,各种良性前列腺病变如BPH也可表现为PSA增高。为了将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良性病变区别开来,近年来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以下指标,特别是当血清PSA为4~10ng/ml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有较大帮助。 [血清游离PSA(f-PSA)与总PSA的比值(fPSA/tPSA)]

1995年McCrmack发现正常fPSA仅占tPSA的10%~20%,若fPSA/tPSA>25%,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极小(<10%=当fPSA/tPSA<10%时,则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极大(>80%),必须作前列腺活检以确诊。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速率(PSA velocity,PSAV)]

回顾性研究表明,连续观察血清PSA浓度的变化,前列腺癌组织PSA速率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和正常人组,正常值上限为每年 0.75ng/ml。这样,即使在两次检测中PSA的浓度均在正常范围,但根据PSA的速率变化,可进一步检查发现早期前列腺癌。大量的筛选资料证明,如果PSA速率超过每年0.75ng/ml,则可发现47%的患者患前列腺癌。

五、卵巢癌及癌抗原CA125

据统计,每年都约有20,000名妇女被诊断为新的卵巢癌病人。每年死于卵巢癌的妇女超过12,000人。卵巢癌是仅次于宫颈癌、宫体癌的第三位妇科肿瘤,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六位,但其死亡率却明显高于宫颈癌和宫体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妇科癌症,且由于大多数卵巢癌均发现于晚期,故其五年生存率仅为20%~30%。世界上卵巢癌发病率最高的是瑞典(21/10万)。上海1988年统计,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率为5.37/10万。卵巢癌的高发年龄在40~70岁。卵巢癌的组织病理类型复杂,一般而言,卵巢实性肿瘤多属恶性,而囊性肿瘤多属良性。

1981年,Bast等从人卵巢浆液囊胞腺癌抗原可被单克隆抗体OC125识别,因而被称为CA125,是一种卵巢癌相关抗原。为一种糖蛋白,MW大于200000。CA125是研究最多的卵巢癌标记物,在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应用研究均有报道。在早期筛查方面,虽然血清CA125在Ⅰ、Ⅱ期卵巢癌的敏感性只有60%左右,仍被认为是一项经济、方便的早期检查手段。有研究表明,还未被诊断为卵巢癌者血清中即可检测到CA125升高,比临床诊断提前至少1年的时间。在一项用挪威的血清库进行的更大规模的研究中,发现CA125升高早在临床检查前18个月即可出现。更早的CA125变化可出现在临床确诊前5年,那时即有25%的病人高于30U/ml,同年龄段的对照组只有7%的升高。这表明通过检测血清CA125,上皮性卵巢癌能被提前相当一段时间发现。

8

CA125在早期筛查方面的敏感性低于阴道超声检查(TVU),连续检测CA125或与阴道超声(TVU)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一个5500人的健康女性人群中,175人被查到CA125升高,连同另外175个健康对照随访者,每三个月做一次CA125,每半年做一次阴道超声和盆腔检查。用这种方式查到6个病人,其中4人是早期。

在连续检测中,CA125的初始浓度和上升斜率应考虑在内,以鉴别肿瘤是良性生长还是恶性生长。在一次8688份血清样品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用这种方式来计算卵巢癌的危险性,其敏感性83%,特异性99.1%,阳性预见率16%,认为这种方式是筛查早期卵巢癌的较好技术。

CA125用于卵巢癌筛查假阳性主要出现在妊娠、月经期及妇科炎症等情况。在妊娠头3个月和月经期CA125假阳性分别可达57%和16%。也有认为CA125与月经周期无关,但子宫内膜炎患者CA125升高。

CA125的升高与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相关,浆液性卵巢上皮癌CA125阳性率89%,粘液性癌16%,卵巢内胚窦瘤CA125不升高。Ⅰ、Ⅱ期卵巢癌CA125的阳性率在60%左右,Ⅲ、Ⅳ期患者阳性率在85%以上,甚至接近100%。

卵巢癌经过手术治疗或综合治疗后,因肿瘤负荷的减少,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亦有明显变化。通过连续检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可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CA125在评价疗效 方面很有价值。Crombach等报道CA125水平的变化与治疗后病情变化的符合率达89%。Hilila报道治疗后病情进展者中88%升高,在病情好转者中87%降低,总符合率88%。CA125治疗后的下降幅度和下降后的稳定期长短是评价治疗效果的良好指标。

对治疗后随访的患者,CA125是较佳的复查指标,其变化比客观证据早1~6个月,但二次手术探查中CA125的阳性率仅有35%~40%,复发灶直径大于2cm者阳性率较高。但有临床表现的复发患者CA125的阳性率可达90%以上。连续动态测定可以提高在复发诊断方面的阳性率,发现CA125升高应考虑复发转移,CA125升高的斜度和幅度可预示局部复发或是远处转移。

在无症状的绝经后妇女中CA125水平升高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Jeyarajah等随访了从22000名绝经后妇女中筛选出的血清CA125高于30U/ml的女性771人,另外随机选择了同等数量的血清CA125低于30U/ml女性一起随访1614+897天,结果共有84人死亡,其中CA125升高组占62人,而CA125正常者仅22人,血清CA125升高者死亡危险性显著高于正常者。

六、乳腺癌及癌抗原CA15-3

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常见癌症的第三位,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位于妇女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判别很大,北美、北欧最高,亚洲、非洲最低,南欧及拉丁美洲居中。我国的津、京、沪及沿海城市为高发地区,上海最高。乳腺癌好发于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100倍。30岁后,发病逐年增多,70~75岁达高峰。乳腺癌常在确诊时已经有转移或在治疗后发生转移,而肿瘤细胞的转移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乳腺癌从发病开始就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在体内可能隐藏着一些微小转移灶。手术、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有助于控制乳腺癌的发展。早期检测乳腺癌转移和治疗后的复发对控制乳腺癌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养活转移复发和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

1984年,Hikens等人及Kufe等人分别用人乳脂球膜上分离的糖蛋白MAM-16和肝转移的乳腺癌细胞免疫小鼠,制成针对相应抗原的单克隆抗体:115-D8和DF-3。这两株抗体所识别的抗原是上皮细胞上的一种粘蛋白MUC-1的唾液酸糖抗原,该抗原被命名为CA15-3。这两株抗体分别与CA15-3抗原上的两个主要决定簇相结合。CA15-3分子结构还不清楚。该种糖蛋白含有脱辅基蛋白一个跨膜区,一个胞内区和由20个氨基酸纵向排列的胞外区。CA15-3分子量约为400KD这种粘液性糖蛋白(MUC-1)位于乳腺细胞和肺上皮细胞上,也大量表达于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胃癌和肝癌上,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CA15-3的血清半衰期不到两周。

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前、术后CA15-3水平均正常;乳腺癌患者术前CA15-3水平Ⅰ期处于正常水平,Ⅱ、Ⅲ期升高,并以Ⅲ期升高最为明显。Ⅱ、Ⅲ期乳腺癌根治术后CA15-3水平降至正常,而姑息性切除术后仍高于正常。术前乳腺癌患者CA15-3水平较低与较好的预后呈正相关。血清CA15-3在治疗后持续较高或又出现持续性升高,提示体内残留有肿瘤或乳腺肿瘤发生转移或复发。血清CA15-3水平持续性升高

9

较临床诊断乳腺癌复发转移灶要早几个月。因此一些临床肿瘤专家认为,在乳腺癌术后最初四年中应该每三个月复查一次血清CA15-3水平,而五年以上的患者应每六个月复查一次。在正常人群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CA15-3有一定比例的阳性检出率,在少数良性疾患中,如慢性肝炎,结核,自身免疫疾病中也会有所升高。

七、消化道肿瘤及癌抗原CA19-9

消化道肿瘤,尤其是胃癌在中国占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第一位,且未见明显下降趋势。据调查,虽然城市人口胃癌死亡率稍有下降,但在农村中则有所升高。统计结果表明在中国胃癌的死亡率由1973-1974年的19.8万增至1990-1992年的21.8/10万。男性的胃癌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3:1。发病的高峰年龄为40-59岁,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结肠癌,胰腺癌发病率也有所升高。结肠癌的发病率,以上海市为例,在这期间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在20年间增加2.25倍。

1979年Koprowski用结肠癌细胞系SW1116免疫小鼠,与骨髓瘤杂交制备出被命名为116NS19-9的单克隆抗体。该株抗体能识别肿瘤细胞膜上如糖脂和粘蛋白成分中所表达的唾液酸化的Lewis血型抗原(Sialosy-fucosyl-lactotetraose)的表位。这种血型抗原是一种异质性的高分子量粘糖蛋白,分子量范围从200-1000Kd。在胚胎上皮组织中有较高表达,但在正常人中表达量很低,该株抗体所识别的肿瘤相关抗原被命名为CA19-9。CA19-9在消化道腺癌病人血清中浓度可明显升高,因而又称作胃肠癌抗原。

CA19-9是一种与胃肠道恶性肿瘤有关的肿瘤相关抗原。在胰腺癌,胆管细胞癌,肝细胞癌,胃癌,结肠癌以及食管癌,甚至在非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9-9循环抗原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随着治疗和病情的不同转归,血清中CA19-9含量会有所变化,因而能较好的反映患者的病变状态。血清CA19-9的测定是一种高特异性,高预见性和无害的测定方法,可用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时监测病情的进展、复发和转移,有助于临床肿瘤医师研究和确定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案。

八、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及癌症诊断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由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由100个氨基酸和一些单糖组成,分子量约为30000,有α和β两个亚单位,主要具有刺激黄体发育的功能,从而维持妊娠的继续。HCG的检测除了可诊断正常妊娠外,还可对异位妊娠、绒毛膜癌、滋养层肿瘤等进行诊断,并可用于正确指导人工流产。 1.正常妊娠检测

一般孕妇在停经后30-60天才知道受孕,而且妊娠症状在头一月往往不是很明显。胚胎极易受到X线、放疗、手术麻醉以及药物的损伤,另外烟酒及不良饮食也会影响的发育,为减少由于胚治的损伤,而导致婴儿先天缺陷和避免不必要的人工流产,尽早使医生和孕妇掌握受孕与否就显得非常必要,对落实优生优育尤为重要。

2. 测异位妊娠和正常指导人工流产

HCG在受精卵植入子宫后24至48小时就可以出现在血、尿及体液中,可以被检测出来。不同个体及时期HCG含量有极大变化。但总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一般都在第8-10周达到最高峰,平均上升速度为2.1±0.4增加一倍,然后逐渐降低,到18周时降至同第4周水平相近时即维持无较大的波动。但是异位妊娠、先兆流产的HCG水平或增长速度低于正常妊娠时的情况。当受精卵在子宫外植入后,胚胎的发育可受到严重的限制,所以HCG的水平与同期正常妊娠相比就显得很低。往往人工流产数天,HCG就会消失。如果HCG继续存在,就说明仍有绒毛组织残存,需进一步清宫。 3. 检测亚临床自然流产

自然流产多为孕卵和发育异常,机体孕激素分泌不足,与着床不同步或脱膜发育不良。HCG水平也大大低于正常妊娠,一般在流产前HCG的水平在20mlU/ml左右,所以自然流产的诊断就需采用高灵敏度的试剂。

4.滋养层细胞肿瘤的诊断

10

化学发光技术手册

该类蛋白质即前文所提到的因返祖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肿瘤标志物。虽然该类标志物与肿瘤组织不一定具有特定的相关性,但与肿瘤的发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例: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糖类抗原标志物]该类物质是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物质,或肿瘤细胞所分泌的物质。这类标志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gt975roq73pebe0ild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