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STD-1916抽样标准简介
计数抽样OC计算公式〆
表8表9的转换就是按上面的公式转换出来,转换时C=0.P0即PRQ,P1即CRQ.
各VL OC曲线如下:
MIL-STD-1916抽样标准简介
MIL-STD-1916抽样标准简介
MIL-STD-1916抽样标准简介
MIL-STD-1916抽样标准简介
计量抽样计划有关公式的关系〆
MIL-STD-1916抽样标准简介
量值抽样计划的K参数统计量(Xbar-L)/s;(U-Xbar)/s;min(Ql,Qu)是反映规格值偏离平均值范围与特性值波动离散程度(标准差)的比。(即产品的规格值偏离中心值(均值)有多少个标准差数。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可知偏离的标准差数对应的不合格率。而F值参数统计量s/(U-L),是规格范围与标准差的比,反映了规格的波动性. 由工序能力指数计算公式〆(s为标准差)
Cpl=(Xbar-L)/3s; Cpu=(U-Xbar)/3s; Cpk=min(Cpl,Cpu) Cp=(U-L)/6s=T/6s, Cpk=(1-2|M-Xbar|/T) Cp = (1-2|(U+L)/2-Xbar|/(U-L))((U-L)/6s) 可知,K,F参数都与Cpk有联系。
选用VL详细的请参看MIL-HDBK-1916
九、结语
希经由本文的介绍,使国内产业界可明了MIL-STD-1916的精神与执行方式々另希望企业可以舍去传统的抽样方式(如MIL-STD-105E),因为这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去执行抽样作业,对产品亦无加值的作用。
此外,由于MIL-STD-1916所着重的重点,已不再着重在事后的抽样,而是希望供应商能建立持续改善的品质管理系统,使缴交顾客的产品均为合格品,达到预防于先的效果,相信在通过持续与供应商之间的良性互动,可达到企业与供应商双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