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 课 稿 纸
教学内容 第一课 可爱的地球 课时 第2课时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教学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目标 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教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 重点 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难点 极性。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 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4.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1 / 6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 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 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
2 / 6
备 课 稿 纸
教学内容 第一课 可爱的地球 课时 第2课时 1. 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2.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教学目标 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教学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难点 教学准备 1.地球仪。 2.世界地图。 3.让学生调查,调查家中餐桌上的食品分类与来源。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大洋大洲 1.复习地球仪知识,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示意图,在地球仪上辨别世界的大洲大洋。 2.大洋大洲概念比较。 通过读图,知道什么是大洋,什么是大洲。 3.出示东西半球图,指导学生从东西半球图,区分陆地和海洋,认识七大洲、四大洋。在地图上确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同时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中的最大和最小。 各小组借助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找出各大洋大洲的位置。 4.读“七大洲名称的由来”,加深对大洲大洋知识的理解。 通过地图的判读,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不同角度了解世界各大洲大洋的分布,然后对东西半球间,南北半球间陆地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得出:东半球陆地面积大,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3 / 6
二、探究学习——神奇的陆地与海洋 1.先出示一组不同的地形图片,了解世界上地形主要可以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 2.分小组讨论: (1) 说说我所知道的平原、高原、盆地、山地和丘陵。 (2) 说说我所知道的陆地动植物资源。 (3) 说说我所知道的有关地形的世界之最,如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最大的盆地,最高的山脉等。 3.汇报:我家餐桌上的食物调查。 说说经常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食品,然后将这些食品进行划分。 4.说说对未来开发海洋的想法。 小结:海洋是人类当今和未来开发的重要领域,是人类开发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场所。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美文欣赏——可爱的地球 说一说我们居住的“家”:从不同角度夸夸我们生活的地球,提出保护地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针对爱护地球行动,提一条倡议。 4 / 6
备 课 稿 纸
教学内容 第一课 可爱的地球 课时 第3课时 1.通过对地球形状特点、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事例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格,深化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 2.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地球村的理念,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唤起人类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3.理解学习地球的相关知识,是为了今后建设更美好的人类家园。 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地球重点 村的理念,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教学唤起人类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难点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麦哲伦环球航行的相关资料。 2.郑和下西洋的资料。 3.歌颂地球的诗歌。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看看说说,麦哲伦环球航行 1.同学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环球航行的人是哪一位吗? 板书“麦哲伦”,导入新课。 2.根据课前预习和课前搜集的资料,学生交流:我所了解的麦哲伦。 3.根据教材提供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示意图,说说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主要是从哪个大洲出发,经过哪些大洋大洲,最后到达哪里。 4.讨论: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5.活动:我是小小环球航行家。 以小组为单位,按照麦哲伦航海路线示意图,结合对所经过地区自然风貌或风土人情的大概了解进行情况介绍。 二、探究学习——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 1.交流环球航行的有关素材。 5 / 6
2.教师介绍:现代麦哲伦。 英国28岁的女航海家艾伦 麦克阿瑟打破世界记录驾帆船71天环游世界。 3.生朗读书上的环球航行故事资料。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1.分小组,各自交流三节课的学习体会,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图画创作。 2.小组分角色朗读“地球,我的母亲”。 3.集体阅读“世界地球日”资料。教师介绍近几年地球日的主题。 板书设计: 1 可爱的地球 一、 从太空看地球 二、 神奇的陆地与海洋 三、 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