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感士不遇赋》 B.《归去来兮辞》 C.《闲情赋》 D.《咏史述》
19.北朝乐府民歌主要辑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 C ) A.清商曲辞 B.杂曲歌辞 C.梁鼓角横吹曲 D.相和歌辞
20.下列文句出自植《洛神赋》的是( A ) A.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B.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C.孤蓬自振,惊沙坐飞 D.春草碧色,春水绿波 21.下列散文中属于历史笔记的是( A ) A.《伽蓝记》 B.《水经注》 C.《与山巨源绝交书》 D.《兰亭集序》
22.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论专著是( C ) A.《文心雕龙》 B.《七略》 C.《诗品》 D.《文赋》
23.由北齐、北周入隋的作家是( A )
A.卢思道、素、薛道衡 B.江总、许善心、虞世基 C.江总、许善心、薛道衡 D.卢思道、素、许善心 24.佺期、宋之问并称的原因是( C ) A.诗风清丽 B.诗风刚健 C.律诗定型 D.复归风雅
25.岑参边塞诗的特点是( B ) A.善于描写战争场面 B.善于描写边地风光 C.表现军中苦乐 D.表现征人思乡
26.在杜甫诗歌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A ) A.七言律诗 B.七言绝句
. . . .
.. ..
C.五言律诗 D.五言绝句
27.长卿诗歌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 C ) A.乐府 B.歌行 C.五言诗 D.七言诗
28.下列诗歌属于杜牧咏史诗的是( C ) A.《石头城》、《乌衣巷》 B.《西塞山怀古》、《金陵怀古》 C.《赤壁》、《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D.《金陵怀古》、《城东楼》
29.唐代诗坛的“武功体”所指的是( D ) A.贾岛的诗歌 B.许浑的诗歌 C.孟郊的诗歌 D.合的诗歌
30.志和的词作《渔父》“西塞山前白鹭飞”属于( B ) A.曲子词 B.早期文人词 C.伶工之词 D.士大夫之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符合《春秋》一书特点的选项是( )
. . . .
.. ..
A.表达尊王攘夷、维护统一的思想 B.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
C.书法谨严、暗寓褒贬 D.以记言为主 E.鲁国的编年史
32.庄子是( ) A.战国时期人 B.宋国蒙人
C.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D.子思的再传弟子 E.极力主实行王道
33.梁时期诗尚自然、主风力的代表人物是( ) A.吴均 B.何逊 C.裴子野 D.徐陵 E.阴铿
34.南朝骈文的形式特征有( ) A.对偶 B.用典 C.比兴 D.辞藻 E.声律
35.王维诗歌的特点包括( ) A.表现空明境界 B.表现“无我”境界 C.有空静之美 D.有禅趣 E.诗中有画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国语》 37.宫体诗 38.初唐四杰
. . . .
.. ..
39.元和体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诗经》诗歌结构形式和语言的特点。 41.简述《孟子》文章的特点。 42.简述庾信诗歌的艺术特点。
43.简述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试以《行行重行行》、《回车驾言迈》、《迢迢牵牛星》
为例,论析《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45.试论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全国2009年7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是( c ) A.容的不同 B.用途的不同 C.音乐的不同 D.作者的不同
2.在《诗经·大雅》中主要描述后稷功绩的诗篇是
. . . .
.. ..
( a ) A.《生民》 B.《公》 C.《皇矣》 D.《大明》
3.产生于战国中期的诸子散文是( c ) A.《论语》 B.《墨子》 C.《庄子》 D.《荀子》
4.先时期,其文风具有质朴平实的特点的著述是( c ) A.《尚书》 B.《春秋》 C.《国语》 D.《战国策》
5.在诸子散文中,以奇幻谲诡的想象著称的是( B ) A.《孟子》 B.《庄子》 C.《非子》 D.《吕氏春秋》 6.从创意看,《九辩》是一篇( D ) A.细腻描写秋景之作 B.道德以变说君之作 C.批判谗佞群小之作 D.抒发际遇悲伤之作 7.从音乐和意义两方面揭示《离骚》题义的是( D ) A.司马迁 B.班同 C.王逸 D.游国恩 8.《论积贮疏》是贾谊散文中的名篇,文章写得( A )
A.紧凑严密,说理透辟 B.慷慨悲歌,渲染淋漓 C.体物贴切,清丽流转 D.比喻叠出,委婉设辞 9.“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表现了王充的论文主是( A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