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合成和分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理解等效替代的思想。
2.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进一步感悟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3.掌握力的合成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会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 4.合力与分力之间夹角的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难点:如何探究实验并归纳平行四边形定则。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仪器,白板,橡皮筋,细线,弹簧秤,直尺,三角板,水写笔。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曹冲称象》是人人皆知的历史故事。
设问: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的?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回答:利用石头代替大象,然后称出石头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也是利用了这种替代的关系?
学生自由发挥,点出日常生活中的替代关系。同时,PPT上投出小孩提水和成人提水的画面。
二、 讲授新课 (一)合力与分力
以小孩和大人提水、人和大象拉木材、两根绳子和一根绳子吊着灯泡为例,讲述这些情况下,用一个力代替了几个力。
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合力与分力的定义,教师加以指导。
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
1 / 4
合力。
假设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某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作那个力的分力。
问:合力与分力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等效替代)
合力与分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这里就要牵扯到一个问题:力的合成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作力的合成。 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作力的分解。
当两个分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应该用哪一个力来代替它们? 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方法:直接相加减(同向相加,反向相减)。 (二)力的合成和分解 若两个分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呢? 1.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力的合成到底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首先,如何确定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再如何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方向?然后怎样研究合力与两个分力的大小、方向的关系?(以吊灯为例)
启发学生回答。
补充完整之后,学生开始分组实验,教师进行指导。
注: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首先,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及最小刻度,同时要注意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及正确的读数方法。拉动橡皮筋时,要使两只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
提示:(1)两次橡皮筋的伸长方向和长度要相同。 (2)怎样确定力的大小、方向呢?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是力的大小,细绳的方向就是力的方向。 (3)如何在纸上完整的描述一个力? 用力的图示法将力的大小、方向表示出来。 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1)用力的图示法分别表示分力及合力:如图所示,有向线段OA、OB、OC分别表示两个分力及合力。
2 / 4
现在,用力的图示法将自己测量的分力和合力分别表示出来。 提问:分力的大小分别等于多少?合力的大小等于多少? 进一步提问:由此看来,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不能简单地利用代数方法相加减。那么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方向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结论:求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不是简单地将两个力相加减,而是用表示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所示。
2.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思考: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请画出两个力分别成30°、60°、90°、120°角时,它们的合力。 思考:随着夹角的增加,合力是如何变化的? 演示: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变化,得出结论:
当F1、F2同线的时候,合力最大
Fmax?F1?F2
当F1、F2反向的时候,合力最小
Fmin?|F1?F2|
二力合力的取值范围
|F1?F2|?F?F1?F2
(三)矢量和标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叫作矢量。力、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相加时遵从算术法则的物理量叫作标量。质量、路程、功、电流。 三、课堂练习
1.共点力F1=45N、水平向右;F2=60N、竖直向上。
求: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方向。
解:如图所示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