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1)配制100 g 10%的NaOH溶液,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为100 g×10%=10 g。(2)方法二中用量筒量取25%的NaOH溶液时仰视读数,会造成实际量取的25%的NaOH溶液的体积偏大,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0%。(3)方法一中的“溶解”和方法二中的“混匀”,都要用到的仪器是烧杯、玻璃棒。
五年中考全练 拓展训练
答案 (1)甲 (2)B 28.6% (3)>
解析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0 g,t2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 g,所以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B;向溶液C中再加入25 g 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g140g
×100%≈28.6%。
(3)降低温度,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会析出晶体,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不会析出晶体,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2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将t2 ℃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核心素养全练 拓展训练
答案 (1)36.0 (2)9.09% (3)蒸发结晶 (4)是 KCl、KClO3
解析 本题借助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及工业制备氯酸钾的工艺流程,考查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工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核心素养。(1)由表中数据可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 g。(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40 ℃时KClO3的溶解度为13.9 g,将10 g KClO3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g+10g×100%≈9.09%。(4)第Ⅰ步化学反应生成了氢气,氯化钠中没有氢元素,说明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参与了反应。由于加入了过量的KCl溶液,所以溶液A中还含有KCl;降温结晶后得到的A溶液为氯酸钾的饱和溶液,所以溶液A中的溶质还有KClO3。
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