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体金线蛭人工养殖初步研究
李建立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17(000)006 【总页数】1
水蛭俗称蚂蟥。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和人为大量捕捉,野生药用水蛭数量急剧下降,需要通过人工养殖水蛭来满足当前的医药需求。人工养殖水蛭具有占地少、效益高等优点,而且养殖规模多样化,因地制宜,达到一年投入、多年收益,适合农村条件好的地区养殖。
一、养殖池塘改造
宽体金线蛭原产于山东省微山湖,当前在山东、河南两省的资源量较大。宽体金线蛭采用网箱养殖,它对养殖池塘要求不高,一般鱼塘经过改造后都适宜养殖,养殖地点应选在无噪音、无震动、无污染、环境安静的场所。养殖池大小可因地制宜,推荐窄长方形养殖塘,大小5亩左右为宜,塘埂高1.5米,水深0.8~1米。
二、种蛭繁殖
水蛭的繁殖主要是由求偶交配、受精产卵、卵茧孵化3个环节组成。宽体金线蛭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每个成熟的水蛭都有繁殖能力,选择育苗的亲本单体20克左右为佳。水蛭交配一般在疏松的潮湿土壤中进行,也有的在水中进行,交配一个月后开始产卵茧。5月中旬,水温19~24℃时为产卵盛期,亲本产出卵茧后,卵茧经过16~25天的生长发育,在合适的温度、湿度的土壤中孵化出幼蛭,幼蛭孵化出后2~3天内主要靠自身卵黄维持生活,3天后开始觅食。
三、水蛭饲养
1.幼苗精养 幼苗孵化后转入精养池(箱)内,这时的幼苗体形和成体相似,呈黄黑色,随着幼蛭的生长,体脊部逐渐形成5条黄黑相间的斑纹,初孵化的幼蛭主要吸食螺蛳的血和汁液,精养阶段的食物要充足和新鲜,水温控制在18~26℃,经过15~20天的精养后可转入大池中饲养。 2.商品苗饲养
(1)水质管理。此阶段主要是调水,水质管理简单地说就是保持良好的酸碱度和丰富的微生物,养殖过程中要注意调节水质,水环境变化过大,或者水质变坏,都会影响水蛭的生长,水色以黄褐色和淡绿色为好,水深80厘米左右,水体透明度控制在15~25厘米,保持水质清新,投食量根据水蛭进食的多少适当掌握,够吃就行,过多对水质影响很大。
(2)温度控制。水蛭对水质和水环境的要求不高,水温保持在18~28℃为好,在低于15℃时不摄食,低于10℃时开始冬眠,超过35℃时影响生长。 (3)水蛭收获。本地区养殖的水蛭,除了留种以外,一般当年9月底开始捕捉,水蛭晒干后出售。水蛭在l0克/只以上就可做种苗,选个体大、健壮的做种苗,每亩留种35千克左右。水蛭的越冬多半在池里进行,当温度低于10℃时,将池里的水排干,放入泥土,泥的湿度在30%左右,上面盖上一层塑料膜保湿、保温。
四、结论
通过在曹县仵楼镇水蛭养殖试验,可得出如下结论。每亩投3.5千克茧,孵化出7万只小苗,成活率40%左右,每亩可产出28000只,每尾长10克,每亩可收获鲜水蛭280千克,每7千克虫出1千克干品,每亩可生产出水蛭干品
40千克,市场价格是1000元/千克,每亩收益4万元,扣除每亩的养殖支出15000元,每亩的纯收入可达到25000元左右。因此,水蛭养殖的亩产效益高,养殖见效快,现在水蛭养殖技术基本成熟,完全可以进行规模化养殖。 山东菏泽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李建立 邮编 27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