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教 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章节 第十一章 计算机在本课程中的应用举例 了解计算机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概况,根据在计算机课程中所学的编程知识,结合本课程前面章节中所介绍的直线度误差处目的要求 理方法和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方法,借助程序中的注释,能初步读懂两个程序。 重点难点 计算机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16 页 共 19页 第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教 案
时间: 第十一章 计算机在本课程中的应用举例 第一节 概 述 计算机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的应用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测量仪器的微机化 在微机系统的控制下,仪器可实 现测量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显示和打印,大大提高了仪器 的智能化、自动化和处理效率,增强了动态实时测量与记录的 能力。 (2) 手工测量数据的微机处理 通过程序,利用通用计算 机,可以迅速准确地进行处理,给测量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3)计算机辅助精度设计 计算机辅助精度设计是利用计 算机完成公差数据的管理、相关零件公差的分配和各种公差的 选取等。公差数据的管理是将标准中的数据存入计算机以备查 教案内容: 询;相关零件的公差分配是完成尺寸链中各组成环尺寸极限偏差的合理分配;公差选用是应用公差选用原则,对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等进行自动选用或提供参考选用。 (4)计算机辅助专用量具设计 在本课程中有光滑极限量规、螺纹量规和功能量规等专用量规的设计。 16 页 共 19页 第《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教 案
第二节 直线度误差的计算机处理 用水平仪或准直仪测量直线度误差,测得的数据用Visual BASIC语言编的程序按最小区域法进行处理。 一、程序设计思想 在用最小区域法进行处理时,为了处理方便,程序首先把误差曲线上各点的坐标换算为相对于首尾两点连线的坐标(即以首尾两点连线作为x轴),然后找出最高点I1和最低点I2(见图11-1),通过该两点分别作平行于x袖的直线L1和L2。将L1以高点I1为中心向低点I2方向旋转,同时,将L2以低点I2为中心向高点I1方向旋转,直到其中一条直线首先与误差曲线上的某一点接触为止,该点就作为第二个高点(或低点),如图11-1中的x1点就是第二个高点。若上述三点呈相间分布(如图11-1中的x1、I1和I2点,是“高-低-高”相间分布),则旋转后的两平行直线L1'和L2'之间沿纵坐标方向的距离就是直线度误差f。 16 页 共 19页 第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教 案
若三点不呈相间分布(如图11-2a中的I2、x1和I1,呈“低-高-高”分布),则程序自动将第一个高点I1(或低点I2)舍去,改用第二个高点x1(或低点x2)作为新的I1(或I2),再按上述方法重新进行,直到高、低点呈相间分布为止,如图11-2b所示。 图11-2 两次旋转后符合最小条件 二、程序框图 16 页 共 19页 第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教 案
三、界面布置 16 页 共 19页 第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4版)》公差教案(第11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