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三单元 走进花果山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三单元 走进花果山

一次备课:徐文超 二次备课:

单元教材解读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能正确熟练的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能比较熟练的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2、经历探索10以内加减法算法及运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

窗1、理解加法的意义,探索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 窗2、理解减法的意义,探索被减数是5以内的减法计算方法。

窗3、和是6、7的加法算法的探索,初步认识加法交换律。有关0的加法的学习。

窗4、被减数是6、7的减法的学习。

窗5、和是8、9的加法算法和被减数是8、9的减法算法的探索。

窗6、和是10的加法和被减数是10 的减法的算法的探索。 窗7、学习10以内的连加连减问题的探索。 窗8、10以内加减混合问题的探索。

三、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重要认知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重要基础,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所以要特别重视本单元的教学。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的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能正确计算10以内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对生活中的实例或图意的描述与交流,解决简单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数学问题。 教学的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帮助学生构建加法、减法数学模型,并认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串,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利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2、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等操作练习进一步体验加减法之

间的练习。

3、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在算法探究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具操作和已有的数的组成的知识基础进行探究,要让每个孩子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体验,从而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倡导算法多样化。鼓励并启发学生从自己的思维角度来思考、探索计算方法,并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学会欣赏别人的算法,要体现新课标中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来学习这一理念。

5、充分利用多样化的练习形式提高口算能力,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练习形式,组织好各种口算活动,以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6、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初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对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能否正确、熟练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还要考查学生能否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与态度方面的表现。

建议课时数:18课时。

信息窗一:来到花果山 课题 教 学 目 标 5以内的加法计算 课型 新授 课时 2课时 1、 在实际情景中体会加法的意义,学习和是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 2、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情景渗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教 学 方 法 教 具 准 备 体会加法的意义。 探索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情境渗透、观察操作 小棒或者圆片、方块

三单元 走进花果山

三单元走进花果山一次备课:徐文超二次备课:单元教材解读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能正确熟练的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能比较熟练的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2、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g9aj5l41x5gf8x599l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