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赏析与练习
一、逐句理解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译句:孤山寺北贾公亭之西,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重点词语: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初,刚刚。云脚低:白 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句解:首联从大处落笔,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的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移步换景);后一句写出了春天湖面的特点。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译句:向阳枝头上黄莺争相栖,不知谁家燕河边啄新泥。 重点词语:暖树: 向阳的树
句解:“莺争暖树”“燕啄春泥”,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诗人所创造出的美好的意境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把春天的美写活了。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译句:野花开不断光彩耀人眼,青草初长出刚刚过马蹄。
重点词语:乱:多。欲:想要,要。迷:使…迷乱才;刚刚。“没马蹄”:初长青草似毯,刚能淹没马蹄。
句解:“乱花”写出了春花盛开的景象;“迷人眼”则写出了春花的鲜艳美丽;“没马蹄”
诗人以形象的笔墨写出了春草刚刚高过马蹄,使人联想到马踏春草的景象。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句:最爱湖东景,走也走不够,杨树阴影下徜徉于白沙堤。
句解: “最爱”说明诗人在此看到的景象更美,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表露无遗(直抒胸臆)。至于这里怎样可爱,除点明是在“绿杨阴里”外,全凭读者想象,从而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二、内容主旨:
《钱塘湖春行》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
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西湖的无比热爱之情。 三、写作特色: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诗中写水、云、莺、燕、花、草,无不如此。“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渐欲”“才能”,富于动态,表现了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四、赏析选择题
1、下面对《钱塘湖春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首联从大处落笔,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的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写出了春天湖面的特点。
B、颔联“莺争暖树”“燕啄春泥”,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诗人所创造出的美好的意境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把春天的美写活了。
C、颈联“乱花”写出了春花盛开使人眼花缭乱;“迷人眼”则写出了春花的鲜艳美丽;“没马蹄”写出了春草的茂盛,使人联想到马踏春草的景象。
D、尾联“最爱”说明诗人在此看到的景象更美,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表露无遗。
2、下面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本诗围绕初春来写,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B.首联点题,交代诗人的游踪,从大处落笔,勾画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C.中间两联分写了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种景物,细致描摹早春景致。 D.尾联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和喜悦心情。 3、下面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B.颔联运用比喻修辞,“争”“啄”两字使得全诗洋溢着早春的无限活力,充满意蕴。
C.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渐欲”“才能”,富于动态,表现了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D、整首诗以诗人的行踪变化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语言自然贴切。 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是歌咏西湖风光的诗,兴趣不在于介绍某一景物,而是从总体着眼,描绘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
B诗人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的写法,中间四句写莺、燕,写花、草,先动物,后植物,写足春色。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渐欲”“才能”两个词语,更是富于动态地表现着“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D.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暮春图,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西湖的无比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