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应在坚持公平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原则下,分析不同成员的各自特点,了解成员物质、精神和情感需要,为组织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树立“合作”理念。传统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竞争的基础上的。进入新世纪,一方面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竞争对手之间发展合作已成为一种规律性的发展趋势。这是因为:第一,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总成本的高低,即效率的高低。企业间的合作,能够有效地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企业效率,从而增加利润。第二,按照博弈论的分析,人们之间的经济活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过程,博弈的双方或多方相互合作,其结果将是正和博弈,即博弈收益的总和大于零。第三,现代化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间进行广泛和全面的合作提供了便捷的方式和手段。因此,未来中小企业能否取得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小企业能否有效的开展合作。
5、改革管理组织结构。
网络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在组织中的应用,使得企业组织由传统的机械式结构向正规化和集权化程度较低的有机式结构转变。这种转变,可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应变力和跨职能工作能力,更有利于组织创新观点、技术等得到采纳。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中小型化趋势。首先,组织的管理层次趋向减少由原来从上至下垂直结构(金字塔型)向水平型的开放式结构(矩阵型)转变,
26 / 30
高层决策者可以与基层执行者直接联系,基层执行者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决策。中层组织原来意义上的上传下达作用的重要性逐渐消失。其次,组织的管理幅度趋向缩小。组织通过剥离出售与自己主业无密切关联的事业或子公司,实施集中资源、发展组织的新战略。最后,组织通过网络与其他组织建立起具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联合体,在保留自身主体功能同时,将其他功能虚拟化,即外包给其他组织,也可借助其他组织的资源(主要是信息和技术)为己所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组织一体化趋势。组织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协作性和依赖性相互增强。一方面,网络化组织中,单位资源有限,无法像事业部那样自给自足,只能通过与其他单位之间主动变换获得所需资源,这就使得企业资源在企业内部合理流动,体现了企业组织体系的一体化趋势。另一方面,根据交易费用理论,组织的有效边界是通过市场实现的交易成本与通过组织实现交易的成本下降的幅度远大于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造成了组织界限的模糊化和缩小化。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需要跨越一个或多个界限。因此,组织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具有更强的渗透性和协调性。
组织分权化趋势。网络在组织中的应用,使组织中间层次的功能分流到基层。基层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技术操作,而是具有部门功能的专家型工作小组和团队。这样,更多的权利转移给基层,使基层员工具有较大的自主权,能够实施自主管理。因此,有利于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开拓。
27 / 30
6、更新管理手段建立高效的知识网络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商务的电子化信息化已成为各国商务发展的潮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方式,正以与传统方式相比更为低廉的优势日益显示出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它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尤其是交易方式的改造是革命性和全面性的。运用网络技术,对交易中物流、资金流、人流、信息流四大领域以及采购和销售两阶段进行全方位的渗透和改造,可以实现整个交易活动的自动化、电子化和信息化。企业建立交易关系的前期是交易双方通过因特网进行选择(电子数据交换EDI),交流(电子邮件、电子订货系统EOS)、洽谈确认(电子合同)、后期是付款(电子资金转帐)和货物运输及跟踪(有效顾客反应ECR)。
这些交易过程都是依托电子实现其全过程管理的网络化。建立高效的知识网络。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使信息的获取和交换变得更加快捷、方便、使知识管理真正有了物质基础。一方面,企业应建设内部网络系统,使企业员工和管理人员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平等地交换信息,消除不同阶层员工之间知识交流的障碍,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在企业内传播,使知识得到不断的创新。另一方面,企业应建立发达的外部知识网络,与政府、消费者、供应商、合作者及有关机构和个人保持密切联系,充分利用外部机构和个人的知识为企业服务。使企业完全摆脱那种工业时代将注意力集中在生产环节和组织职能,以行政管理为中心的“离散型管理”,注重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
28 / 30
7、营造新文化
营造宽松开放的企业文化将成为重要的,甚至主要的手段。企业要通过基本政策的制定,借助各种沟通渠道,去倡导某种适合企业特点的文化,使这种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行为准则被大家自觉接受,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使之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一致。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允许不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存在,因为网络组织中包括了众多工作内容不同的单元组织,由于这种差异,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形成个性化的文化
要重视网络经济需要的组织理念、组织价值观及人员思想、意识和精神方面的建设;并根据网络组织的特点,创建有利于员工积极性发挥,有利于资源共享的文化氛围,形成与网络组织管理相适应的价值观。科学的网络管理文化正是对传统的组织文化的新突破。 富有创新力的组织文化。在新时代,创新的是核心。没有创新,企业也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因此,培育富有创新精神的组织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这种文化具有共同的特征;容忍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建议;接受风险和失败;外部控制减少,组织努力保持规则、条例、政策的,使这类控制减少到最低的限度,以充分发挥员工的自主;注重结果甚于手段,对一确定的目标,组织鼓励个人积极探索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途径;强调开放的系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是动态的资源转换系统,彼得德鲁克形象地把企业比做“社会中的一种器官”。这个“器官”从外部市场输入原材料、技
29 / 30
术、人力、信息等资源,通过它独特的动作机制进行加工处理,形成顾客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形成红利与税金,形成能够加工处理更大资源和形成能够有更大产出的能力。从此意义上,我们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在一定的环境影响下的投入——产出过程。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努力提高企业的资源转换能力,以可以运用的资源投入争取最大的产出。实际上,对这样一个投入、产出过程的管理,显示出企业战略管理的动态性,作为资源转换系统的企业是动态的,企业是动态的处在不间断的变化之中。所以企业的领导结构与领导方式在上述诸方面动态变化的同时也必须动态化,甚至它应当在上述诸方面变化之前就要首先变化。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管理是需要改造型的领导。企业动态变化的根本动因来自于企业所面对的环境需求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等等环境变化,导致企业要么适应其变化而生存、而发展,要么不适应这种变化而消亡。正因为环境变化的压力,迫使企业都把“创新”作为一项首要任务。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构建“学习型企业”。这些动因最终使企业建立起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来应对环境的变化。
在动态环境下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重大,中小企业只有在不断的发展中调整自身的战略管理方向使之与环境的变化相协调相一致。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有效的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发的瓶颈性问题。
30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