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浅析日本文学中的“物哀”情怀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浅析日本文学中的“物哀”情怀

摘要:“物哀”作为日本文学的美学理念由来已久,不仅在日本文学作品的各个方面予以体现,更对日本人精神价值观产生了诸多影响,在日本人的性格中仿佛注入了一丝婉转、一抹阴柔,形成了一种难以诉说之美。本文以日本文学作品为载体,阐述了“物哀”这一文学理念的发展历程和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希望对正确认识日本文化有所帮助。

关键词:日本文学 日本文学 美学

在岛国的自然风土的熏陶下,日本人形成其特殊的文化性格和精神结构,培育出崇尚悲哀、幽玄、风雅的气质,进而成为酝酿日本艺术精神的底流,产生了相应的独特的日本艺术美的形态。 一、何谓“物哀”

通过古代神话、历史传说,歌谣等口头文学,以及8世纪有文字记载后诞生的历史文学《古事记》、《日本书纪》和最早的歌集《万叶集》等作品,开始萌发日本文学的“哀”的美学理念。在《源氏物语》中,日本江户时代的国学家本居宣长首先提出将平安时期的美学理论命名为“物哀”,并解释为“在人的种种感情中,只有苦闷、忧愁、悲哀——也就是世间诸多不如意的事,才是使人触动最深

的。”“物哀”意识在日本文学中,所体现的是纤细而幽怨的情调,着眼点不是炙如烈酒的浓重,却是淡如止水的清雅。

“物哀”先于其他各种美的形态而存在,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属于日本固有的美范畴。从《古事记》、《日本书纪》时代开始,日本文学就已产生“哀”的美学理念。换句话说,从古代起,“哀”就深深地渗透到并参与了日本文学的形成,其内与容也随着历史的推移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物哀”这样一种特殊的日本艺术美的形态。 二、日本文学中“物哀”产生的根源

日本人何以催生出物哀文化?为何华夏文明、欧美文化都没有衍生出这样纯洁哀婉,不染纤尘的文学形式?物哀的根源据我来看来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阐述: 首先,日本的自然环境是影响物哀文化产生的重要条件。

日本国土狭小,且自然条件多样,列岛四面环海,岛内火山纵横交错,有水汽蒸腾的温泉,茂密森林覆盖大地。由于日本地处岛国,终年雾霭笼罩、景色朦胧。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也产生了日本自然环境的多样;同时,由于岛国较易受到火山、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使日本人时刻处于一种朝不保夕,现在的拥有顷刻就会消散的悲凉感。

其次,日本的宗教及中国佛教、道教也对物哀文化的产生起到了推进作用。 日本的宗教教义奉行“万物皆有灵”,视自然界万事万物为神祇。日月星辰、山川海洋、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它们都是神灵,作为人都应崇敬、亲近以及感怀。至于佛教,日本学者村岗典嗣指出:《源氏物语》中的“物哀”,“流露着一种悲哀、空寂的情调,其中有的平安朝文化的伴随享乐而生的空虚,也可看出佛教无常观和厌世观的影响。”道教崇尚“虚空”,本身就带着消极、悲观的情感色彩,这种消极悲观融合进自然而生凄美悲凉的美感,这种美感就带给人清冷淡泊的超然感受。所以说,物哀文化的产生与当朝宗教的影响密不可分。

再次,日本文学的发展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唐朝以来,中日两国的人员频繁接触,当时中国的文学作品以及文学思想对日本文化和日本文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和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美意识,这些都对日本“物哀”情怀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玄学的最大特征是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强调人格至上,最后演变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法则。这种思想与法则促使人们形成“指礼法为俗流,目纵诞以清高”的心理,他们抛弃世俗礼法的束缚,注重发挥自身个性、以自我为尊,热衷于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表达思想、认识社会。这种文化特质构成日本“物哀”文学观的特质,是一种相对缺乏理性、注重直觉感受、重视细微之处的文化特质。中国古代文学的悲美意识促进“物哀”文学观的深入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的悲剧意识对日本“物哀”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中的悲剧意识主要体现在对生命短暂易逝的感叹,以及社会环境和势力的重压而产生的失落。这些悲剧意识强烈的唤起生命主体痛惜生命的悲愤,以及积极寻回生命的灼热激情,进而引发悲剧主体试图寻求各种方式解脱生命之苦闷以及寻找生命意义的无奈心境。

三、日本文学中“物哀”的体现 1.《雪国》体现出的“物哀”之美

“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大地一片莹白。”这样简单的文字,却勾画出了动静结合、浩大震撼的画面,让人读此书第一眼,就不由自主与身体所处的闹世所隔离,仿佛也跟着飞去了幽冷清寂的雪国。

《雪国》中对人物、情节的描写无不透露出一股淡淡的无可奈何的忧愁,渴望寻找到迷惘的生命意义,并试图回避城市纷扰的岛村终究没能在雪国完成心灵的超越之旅。男主人公岛村在与驹子或明或暗的情感纠缠中,这次看似脱离桎梏的狂欢,却实则弥漫着压抑与虚无的基调。这种美得悲凉的感觉即是“物哀”之美。 2.《伊豆的舞女》体现出的“物哀”之美

《伊豆的舞女》的故事背景位于日本伊豆汤岛,一个雾霭迷蒙,绿意葱茏的所在。两位主人公也是纯洁干净,不染尘埃的天真:他们虽然都对对方有着清浅单纯的好感,然而从未说出口有过任何表达。故事的推进缓慢宁静,在山路上,在客栈中,十几天的相处宁静淡然,清寂优美。当然这样的清寂是不可能有结果的——二人终究是萍水相逢,离别是理所当然。

川端康成用写尽樱花纷落如雨,或是火山喷薄而出的壮烈与汹涌来写他们的离别,与之前相处的宁静淡然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也正是这对比突出了物哀的终极消散的思想观念。

3.《挪威的森林》体现出的“物哀”之美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当代文学中的佳作,受到了许多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追捧。它的写作手法是借用西方创作手法来反映日本民族独有的文化。所以,书的字里行间总是会透露出“物哀”之美。《挪威的森林》超脱于其他物哀文学在于文章不只是要表达凄美之情,而是凄美中包含着救赎,就是主人公绿子和渡边的相互拯救。渡边处在孤独之中,所以对同病相怜的直子有惺惺相惜之情,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自救。直子意识到自己精神上的低迷也试图拯救精神危机,最后在绝望和孤独中失败。而精神洒脱又残缺的绿子与渡边的恋爱就是双方的自救,小说的结尾渡边找到自己,意味着两个人自我救赎成功,这是物哀意识在作者笔下的突破和深化。

不同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审美价值观,“物哀”倾向作为日本文学的审美价值观念,有其本身的特点。在学习日本文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日本文学中的“物

哀”倾向这一价值内涵,更好地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含义,更好地理解日本那个时代的价值取向,更好地从心理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叶渭渠,康月梅.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尚学艳.悲与美的盛宴——解读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美学[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07):129-132.

[3]张锦.以悲为美——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J].外语学刊,2016(05):172-174.

作者简介:刘斌,1968.1 讲师,辽东学院日语系,硕士,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学 。

浅析日本文学中的“物哀”情怀

浅析日本文学中的“物哀”情怀摘要:“物哀”作为日本文学的美学理念由来已久,不仅在日本文学作品的各个方面予以体现,更对日本人精神价值观产生了诸多影响,在日本人的性格中仿佛注入了一丝婉转、一抹阴柔,形成了一种难以诉说之美。本文以日本文学作品为载体,阐述了“物哀”这一文学理念的发展历程和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希望对正确认识日本文化有所帮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fuv276kn04ddq3430jm4g4gh0kze500yd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