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五公共组织
作者: 日期:
重点辅导:第五章公共组织
以下是本章重点知识,请各位同学务必掌握。
、公共组织的含义
公共组织是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之一。广义的公共组织不仅指政府 及其执行部门,而且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工厂、企业、学校、医院、教会、 军队、政党等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管理行政事务的机构。狭义的公共组织是指 政府及其执行部门,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我们这里所指的是狭义的公 共组织。
应该把握公共组织的三层含义:
1、公共组织是指静态的组织实体,即政府机构,包括从国家最高国家行政 机关到基层政府以及各级各类的政府部门和其内部设置的不同层次的行政机构。
2、公共组织表现为动态的组织行为,各级政府和各种政府组织部门无时无 刻不处在动态之中,有序而有效的动态组织管理行为是一个政府实现对社会公共 事物管理的正常状态。
3、公共组织也指行政人员心态的组织凝集, 公共组织中行政人员的组合不 仅是职权的
组合,也是人的精神与意志、知识与技能的组合和凝集。这种凝聚力 的大小对公共组织发挥作用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
公共组织一般由权力、机构、人员、规范、信息和物质资源等要素构成。这 些行政要素围绕着特定的行政目标组成具有不同职能、形态不同的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的特点 1、政治性;
2、社会性;
3、服务性; 4、权威性; 5、法制性; 6系统性。 三、公共组织的作用
1、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2、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3、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
4、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
5、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 四、公共组织的类型
1、集权制与分权制
(1) 集权制
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 有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 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
集权制的公共组织的优点是:
① 政令统一,便于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② 因为权力集中,行政首长反映灵活,决策及时,效率较高。
③ 具有协调配合的全局观念。有利于调动和集中各种资源,可以对关系到国 计民生的公共事务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有利于克服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也有 利于克服各自为政,权力分散。
④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有集体观念,增强团体凝聚力,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 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集权制的缺陷是:
① 组织结构比较僵化,下级缺少必要的自主权 ,因此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不可能发挥下级聪明才智,造成消极情绪,使组织缺乏活力和创造性。
② 由于决策权掌握在上级手中,容易产生官僚主义、主观主义而造成决策失 误,也容易出现文山会海,公文旅行,浪费时间和资源。
③ 由于层级过多,信息传递迟缓,对外部环境反应较慢,不利于处理突发事 件。 ④ 集权制易于走向高度集权,高度集权易于走向家长制或一言堂,甚至走向 专制或独裁。这就有损于民主、公平的社会目标。
(2 )分权制
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 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分权制的优点是:
下级可以独立
① 独立自主,可以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行政目标, 进行决策和管理。
② 分层授权,分级管理,有利于调动下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③ 反应灵活,不需要层层请示汇报,信息传递较快,对外部环境反应也较快, 宜于近点决策处理突发事件,效率较高。
④ 职能分工明确,有利于专业化管理。 分权制的缺陷是:
① 分权会造成权力分散,不易形成统一意志,不易进行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 ② 分权不易于集中资源,统筹全面发展。
③ 过度分权容易导致各自为政,形成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
2、完整制与分离制
⑴完整制
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 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完整制的优点是:
① 有利于公共组织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② 政令统一,权力集中。
③ 高度自主,有独立的决策权,有利于调动本地区或本部门的积极性。 ④ 可以因地制宜地确定行政目标,制定政策,反应灵活。 完整制的缺陷是:
① 资源有限,不宜办大事;上级也不能进行统筹安排。 ② 高度自主,容易出现各自为政。 ③ 缺乏全局观念,只顾局部利益。
(2) 分离制
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 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