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20课 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背诵这五首诗,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

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登幽州台歌》

【情境导入】

1.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觅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大家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

2.指名回答。对,就是陈子昂,大家通过预习,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这里也有一份陈子昂的资料,请同学读一读。

3.这样一位才子,这样一位胸怀大志的诗人写下的诗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登幽州台歌》。

【新课解读】 一、初步感知

1.板书课题(提醒学生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注意字的笔顺笔画,“幽”字中间一竖要写长些),齐读课题。

2.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幽州台在哪儿?(登上幽州台的感受)到底是怎样的感受呢?(心旷神怡、豪气、空旷,不妨融入自己的想象再读课题吧)。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千古流传的诗吧。 4.初读古诗。

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味。(2)读完后邻座互读,互相正音。

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读准了字音,诗的节奏把握很准,读出了诗的韵味) 赛读(男女小组)、齐读。 二、合作探究

1.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明确:时间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前不

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而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2.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明确: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而涕下”?怆然,悲伤的样子;涕,眼泪。

3.登临:诗人登到高处叫“登临”,临,面对。登到高处面对开阔的景物,人的心胸会为之一变,于是便有了许多联想和想象,抒发出来,写下来,就是诗文。陈子昂登临幽州台,面对无限的时空,不免产生一种孤寂悲凉之感,再联想到自己的境遇,便产生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愁苦心情。

4.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 所见:时空的无限;所感: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三、诵读交流 1.全班交流体会

师:诗人登上幽州台,放眼山河,思绪万千。他心中到底是忧虑大唐社稷还是感伤文化的萧条呢?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预设: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怆然而涕下”逼真地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2.升华朗读

(苍天无语,只能静静地听他倾诉;北风呼啸,替他把满腔悲愤宣泄,情何以堪——让我们把诗人的情感宣泄出来吧。)生齐读古诗。

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想替诗人把感情宣泄出来。(师配乐朗读。) 3.练习背诵

有没有谁能像老师这样抒发一下感情的? 四、总结全文,默写古诗 1.小结学习古诗方法: (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 2.默写古诗。

师:是的,诗人是不幸的,报国无门,独上高台,知音难觅,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诗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他留下了这样一首足以万古不朽的诗作,我们也是幸运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赏到这样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把诗人的情怀也流淌在我们的纸上吧。(生默写古诗。) 五、拓展延伸

1.课外读读陈子昂的诗作。

2.试着改写这首诗,注意人物的心理描写。 附板书设计:

登幽州台歌 前 后 (寂寞苦闷) 悠悠 怆然

《望 岳》

【情境导入】

(屏显杜甫图片)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今天就让我们与“诗圣”同行,去感受他博大的思想情怀。首先我们欣赏《望岳》。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诗歌,教师提问: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有别,试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学生明确:

2.诗人由“望岳”产生了什么愿望?由此可看出他什么样的豪情? 学生明确: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愿望。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背诵这五首诗,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登幽州台歌》【情境导入】1.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fof44iy3t7e16g2f5026bod04q32p00oy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