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幼儿园幼儿美术课程的问题探讨经验谈
作者:何立群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年第10期
【摘 要】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美术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同时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想象能力,并把自己所看所想体现在纸上。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学
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
一、幼儿园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将表现技能作为主要内容,忽视幼儿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幼儿教师通常将美术的表现技能作为教学的目標,由于幼儿年龄小,缺乏审美能力与审美感受,不能很好的把握美术的主体立意。由此可见,教师对幼儿是身心发展特点把握不够准确,忽视了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引导与培养,导致幼儿美术教学失去意义。 (二)美术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一些教师在对幼儿开展美术教学中,对其定位不准确,而且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具有专业性和独特性,而成人化、模式化的教学不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使幼儿在学习中参与度较低,对美术学习提不起兴趣,致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创新能力,影响幼儿的学习与成长。 (三)对美术作品评判目标定位不准确
在对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主观性的评价方式,认为只要和原物相像就是好作品,并将其作为评价标准。幼儿园美术教学是让幼儿通过学习,亲身体验,能够对美有一定的理解,并能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而不是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让幼儿最终完成一幅幅优美的作品,出现这些问题,是由于幼儿美术评价体系不完善。 二、当前幼儿园幼儿美术课程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注重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培养幼儿的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将美术创作的表现建立在幼儿具备美术经验的基础上,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在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中要注意题材的内容的选用。其一,幼儿园小班的题材可以选用与周围环境相联系的景物,动物等,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各个班级的环境、布置,让他们感受颜色搭配。在欣赏景物时,可以引导幼儿对周围的花早树木的形状、色彩进行欣赏,并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景物与动物进行描述,引导他们将注意力放在欣赏上,感受自然中的生物,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其二,中班的美术教学选材上,可以选择幼儿喜欢的艺术题材,或者是动画片里的某个场景等,例如:可以选择《熊出没》、《小猪佩奇》等热播动画片里的场景,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美术欣赏的兴趣,也可以选择像吴作人的作品《熊猫》。其三,幼儿园大班的题材选择上,应该选择具有想象力的题材,例如梵高的《星夜》,还比如海底世界等,让幼儿去发挥想象,并进行创造。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让他们对美术作品加深印象,教师要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对美术作品进行创新,并选择幼儿喜欢的方式,其常用的方法有:其一,综合法。在美术教学中,可以结合多种方法完成作品欣赏,例如在学习《美丽的星空》时,可以为幼儿播放《一闪一闪亮晶晶》音乐,让幼儿融入氛围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其二,对话法。在进行写实画教学中,可以与幼儿进行问答,例如天气、人物的动作、表情、心情等;在对抽象画进行教学中,可以对看到的图像、图形进行提问,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对于内容较为复杂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欣赏,增加学生的感悟力。其三,观察比较法。教师可以选取两幅画,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如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等。其四,故事法。教师可以选取故事性较强的作品,给幼儿编讲故事,让幼儿融入故事的氛围中,更好的理解作品内容。 (二)激发幼儿创造性
传统的美术教学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因此很难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而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主体活动,能对幼儿展开多元化的教学,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要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获得各种感官体验,丰富情感体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美术教学活动,例如:在《学剪青蛙》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准备剪刀、浆糊、蜡光纸、录音机,重点掌握青蛙的折剪方法,提高幼儿正确、灵活使用剪刀的技能,促进幼儿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陪养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幼儿玩猜谜游戏,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么老师说一个谜语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小动物?“水边有个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着绿大衣,伸出舌头把虫抓。”(青蛙)。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现在我们就扮成可爱的小青蛙,到池塘边做游戏好不好?(幼儿听音乐作模仿动作进教室),接下来教师按步骤示范讲解剪青蛙,并让幼儿想想青蛙的样子,播放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并让幼儿在纸上画
出小蝌蚪找妈妈的场景。这种美术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让幼儿在充满激情的游戏中完成了整个过程。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师要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的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去,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奇妙的冷暖色》教学中,中班的孩子虽然已认识并能辨别颜色,但他们在美术活动中对颜色不重视,作品的色彩大都单调,换色较少,而且在绘画过程中会表现出特别偏爱的颜色,时常使作品色彩杂乱和不协调,因此教师可以尝试以暖色为主让幼儿创作一幅画,从而充分激发幼儿的对色彩的兴趣。首先可以准备暖色色卡、冷色色卡、蜡笔、图画纸、冷暖色的家(纸箱两个:上贴太阳和雪花),可以利用多媒体,问学生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冬天的景象有哪些?并逐一展示,接下来引导幼儿欣赏暖色调的名画,并进行游戏《找家》,将颜色分别放到自己的家中,游戏结束后,让学生用暖色调画太阳。这一教学活动,很好的解决了幼儿色彩运用上的习惯。 (三)优化作品评价环节
教师在评价环节,要用幼儿的眼睛去看作品,要聆听幼儿对作品的想法,并对这一想法给予肯定,让他们树立自信心。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创造理念。由于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正是他们创造性的表现,不能因为“大海是黑的”、“西瓜是方的”就否定他们的想法,要及时给予肯定,不能扼杀了幼儿的创新精神。也可以让幼儿相互欣赏周围人的作品,让幼儿讲述自己为什么要画这样的画,表达自己的心声与看法,并让幼儿评价周围人的作品。
艺术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显示人的真正情感,以及内心世界。幼儿美术作品的评判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如果按照成人对作品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的美术作品,则是一个误区。因此,教师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幼儿的评价角度要实现多元化。美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评价中,不仅要对作品的本身进行评价,还要注重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对美的感受与体验。例如:在幼儿完成作品后,不要急着去下结论,评判作品的好坏,而应该给予幼儿肯定,加以精神鼓励,让他们能够明确自己的优点,更好的进行创新。如果不能利用正确的言语去评判作品,则会影响幼儿的成长学习,长此以往,则对美术学习失去兴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丰富幼儿审美体验为基础,能够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创造力。当前幼儿园美术课程成为了幼儿美术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更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活动,使幼儿更好的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单媛媛.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及指导策略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