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峻,表现了作者感伤时局之情。中间两联“涕泪”“天涯”“一身”“多病”“未有”,尾联“人事”“萧条”,表现作者怀念诸弟、孤独隐忧的思想感情。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全诗抒发了“我”对家中爱人的思念之情,表现了“我”不得归的苦闷和对战争的厌弃与怨恨。
解析:1.“表达了‘我’喜悦的心情”错。第四章是“我”“南行”之前与妻子离别时的誓言,是“我”的美好愿望,然而这样的愿望却是在死生这样的大背景下,由此可知第四章表达了“我”对战争的控诉。
2.清人乔亿官此诗乃“征戍诗之祖”。
本诗五章,前三章征入自述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后两章转写夫妻离别的誓言,上下紧扣,感情激烈。
第一章,以“击鼓其镗”写即将远征。第二章,叙写这场战争的缘由,征人离家远行,满满的愁绪已爬上心头。第三章,写征人丧马归林,表现出征人的忧心之状,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中寄寓深意,读来令人倍觉真切。第四、五两章笔锋一转,写征人回忆当日与妻子执手相誓、以期偕老之事,与前面所写的境况对照,更加显出此日情状的可悲。
“怨”是本诗的总体格调与思想倾向。从正面言,征人怨战争的降临,怨无归期,怨战争中与已息息相关的点滴幸福的缺失,甚至整个生命的丢失,从反面官,诗作在个体心理、行为与集体要求的不断背离中,在个体生命存在与国家战事的不断抗衡中,流露出一份从心底而来的厌战情绪。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本诗表现了诗人面对萧瑟之景时的伤秋之情,抒发了自己在长安再无心意相通之人的孤寂落寞之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存同病相怜的伤感,也有惜别之情,还有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情怀。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C项.“情景交融”错,此两句没有写景。
2.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关鍵词“思想情感”“有何不同”可知,答题时应注意结合诗句、手法, 具体分析情感,并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本诗中“零落\萧条”“早秋“无悰”“空”等词表现了诗人寓于萧瑟之景中的伤秋之意以及孤独之情。王诗中的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惜别时同病相怜的伤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的乐现、豁达,“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和旷达情怀。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①故园之思(怀乡之情)。写故园海棠花开、眼前燕回絮飞的美好春色,寓情于景,抒发思乡之情;
②爱春、惜春之情。春光明媚,诗人爱之欲餐,抒写爱惜春天之意;③年华老去,愁对春光的孤寂之情。诗人在春光中孤独地老去,抒发枉抛光阴之叹。
解析:1.B项,“但诗人其实并没有做梦,是诗人看到今日……感觉恍若梦境”说法错误,“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诗句中是诗人真的梦见了家乡的海棠,抑或诗人假托梦境表达思念之情,并非见眼前之景感觉恍若梦境,“海棠开”并非眼前所见之景。
2. 题干要求回答的是“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因此要结合关键诗句,分点回答即可。从“故园今日海棠开”“一年过社燕方回”可知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从“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可知诗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之情,从“万物皆春人独老”可知诗人对时光流 逝,年华老去的伤感。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①前三联表达了诗人对山里风光的喜爱。 ②尾联暗含了自己不被重用的惆怅。
③诗人谪居山野却能自我宽慰,表达了诗人洒脱旷达、以苦为乐的思想感情。 解析:1.“都是山中寒食特有的景色”错误,这些景色并不全是山中寒食节独有的。
2.诗人被更官,请山野,过了个冷而又团苦的寒食节,说“山里风光也有可爱之处,中间两联是对山里寒食风光的山里具体描绘,写得很有特色,笔法也老到,通过小儿类蝴蝶、树下秋千后野新绿,所寒食禁火四幅面的描绘,体观了诗人对山里风光的爱,尾联是反语,诗人虽然嘴里说“莫侧”,心里部对“官间”不靠人写碑文、塞等得来的钱买酒喝,这是自我安,“就有”,看,实为,脱中含着不被重用的惆怅。
15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①尾句描写寒食节时朝陵驿道上处处盛开的梨花,通过联想方式,想象朝陵驿道上使者奔驰的热烈欢快的场面;
②以景结情,表达诗人对故土收复、皇陵得以朝祭的欢愉之情,寄寓着国家中兴的美好愿景。 解析:1.C项,错在“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从全诗看,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情绪是乐观的,毫
无伤感可言。这首诗写诗人听到捷报传来后不能自已的欢欣鼓舞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故选C。 2.译文:
武巨将军虽老但仍英勇豪迈,收复西京捷报昨夜传来。 金人痴心妄想要永占中原,哪里知道上天永佑我大宋兴泰。 大宋列圣仁泽深如雨露普降,大赦诏令快似疾风迅雷。
可以料想明年寒食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