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http://www.paper.edu.cn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史会来,于雷,王茂林

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116023)

E-mail:alucard006@163.com

摘 要:本文主要述及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概念、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主要成分、种类、中草药的免疫机理和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以及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发展前景、注意事项。

关键词:中草药 饲料添加剂 免疫功能

1. 引 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许多水产动物疾病也快速爆发,如九十年代的对虾爆发性流行病给水产养殖一个沉重的打击。疾病已成为制约水产养殖发展的主要因素。据推算仅2002年4-10月全国水产养殖因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41亿元[1]。为了治疗和预防疾病,不得不使用各种化学药物和抗生素,长期的用药不仅使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越来越明显,而且近年来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常见的癌症、畸形、抗药性和某些中毒现象与肉蛋奶中的抗生素、激素和其它合成药物的残留有关[2][3]。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共同用的特点,因此,许多国家纷纷通过立法对越来越多的抗生素品种加以禁止,如德国从1999年下半年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所有的抗生素;欧盟委员会立法从1999年7月1日起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杆菌肽、螺旋霉素、维吉尼霉素、泰乐素4种抗生素[4]。目前美国FDA已从农业用途中取消以下几种抗生素:青霉素、四环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维吉尼霉素、泰乐素[5]。所以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开发对环境无害、无残留的新渔药和正确使用各种商品化渔用药物,对于维护我国水产品在国际上的声誉,保证水产品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都是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12]。

中草药添加剂由于具有无抗药性、无残留、无副作用、无环境污染、不引发药源性疾病,且效果明显倍受世人关注。中草药源于食物,取自于自然的动物、植物和矿物质等,并保持了它们的自然结构和生物活性,是动物体最易接纳的纯天然物质。

2. 中草药的主要成分及其免疫作用机理

中草药(Chinese herbal medicine )用于强健机体,增强免疫功能在我国有古老的历史,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长期的临床经验积累了大量的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的单方和复方中草药,这种源于历史和自然的物质省时生效,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产生多种药理功效,运用的当,事半功倍,尤其是在国内外“自然回归”热的推动下,对中草药的研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了一个高峰。我国古代有一句话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不平衡,就会引起疾病。中医治病的指导思想就是使失去平衡的体内各功能系统用适当的药物促其恢复正常的水平[5] 。

- 1 -

http://www.paper.edu.cn

中草药中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多糖、皂甙、蒽类、挥发油、有机酸等。如茶叶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和茶碱)、黄芪多糖、人参皂甙、大蒜素、甘草酸等有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5][6][17]。

2.1 具有免疫功能的中草药种类

中医学理论认为,百草皆是药。中草药的营养作用主要体现在中草药中含有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对中草药的营养成分进全面分析是研究其营养作用的前提,不同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营养成分不同。据分析报道,桐叶含粗蛋白19.33%,粗脂肪5.82%,粗纤维11.11%,氨基酸总量达9%以上(袁福汉等.1986);松针粉含氨基酸6.33%,维生素C52.2mg/kg,维生素B,38 mg/kg,维生素Bz17.2mg/kg,胡萝卜素121.8 mg/kg (李玉才,1986);大蒜素含粗蛋白7.85%,粗脂肪0.315%。孔庆雷等(1995)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和极谱法对619种常用中草药中20种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中草药添加剂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饲料添加剂通常分为3大类,即营养性添加剂、药物性添加剂和改善饲料品质添加剂。中草药添加剂应属于药物性的,其主要作用是预防疾病和促长增重。具有免疫功能的中草药包括以下几类:

(1) 抗菌中草药:广谱抗菌中草药常见有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青黛、黄连、黄苏、黄柏、紫花地丁、蒲公英、败酱草、鱼腥草、夏枯草、地胆草、龙胆草、穿心莲、蚤休、桅子、丹皮、赤勺、白芍、瓜萎、大蒜、百部、虎杖、爵床、大叶按、千里光、肿节风、大叶桉等。

(2) 抗病毒中草药:有大青叶、板蓝根、青黛、金银花、金银子、连翘、牛芬子、土模皮、鱼腥草、夏枯草、大黄、射千、虎杖、百部、黄苏、黄柏、黄连、贯众、紫草、石苇、野菊花、鹅不食草、大蒜、葱、食醋、香需、莫本、诃子、佩兰海藻、艾叶、肿节风、大叶按、侧柏叶、紫荆皮、白蜡梅、鸭趾草、桑寄生、苍耳草、芫花、橄榄、桂枝、一枝黄花、紫花地丁等。

(3) 抗螺旋体中草药:有大青叶、板蓝根、穿心莲、马鞭草、金樱子、大叶按、千里光、黄苏、黄柏、黄连、连翘、桅子、青篙、蚤休、虎仗、地榆、枫杨等。

(4) 抗原虫中草药:有草果、青篙、乌梅、黄苏、黄柏、黄连、苍术、地榆、百部、砒霜、苦参、大蒜、葱白、桃叶、皂角、硼砂、土常山、马鞭草、仙鹤草、龙胆草、大叶按、棉花根、黄荆草、寻骨风、白头翁、旱莲草、马齿觅、蛇床子、鸡冠花、旱防己、地锦草、威灵仙等。

(5) 抗肠道寄生虫中草药:有芜黄、贯众、乌梅、花椒、百部、大蒜、槟榔、雷丸、苦参、框子、鹤虱、使君子、天名精、南瓜子、吴茱英、石榴皮、三尖衫、鸦胆子、马鞭草、鹤草芽等[3]。

2.2 中草药的免疫机理

由于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使中草药的免疫机理在近年来受到普遍重视,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从最初研究单味中草药开始,到研究复方制剂对实验动物和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研究单味中草药有效活性成分对免疫的刺激作用,不断深入揭示中草药调节机体

- 2 -

http://www.paper.edu.cn

免疫功能的机理。中草药免疫有效活性成分主要有多糖、甙类、生物碱、挥发性成分和有机中草药复方制剂的免疫增强药理研究发展较快,这将是21世纪药物发展的方向和重酸[5][6]。

点。中草药的免疫调节是多力一面的,其不仅与各种免疫细胞有关,而且与细胞因子的产生和活性密切相关。同时中草药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往往受机体因素及用药剂量的影响,有的呈双向调节作用,这是中草药的优势,也是其免疫机理的复杂之处。因此尽管目前对中草药的研究比较多,但由于中草药的特殊性,对其免疫机理尚不完全清楚[3]。 2.1.1 中草药对免疫器官的调节作用

免疫器官包括胸腺、脾脏、肾上腺、淋巴结、法氏囊等。中草药做为免疫增强剂在畜禽养殖中已经应用广泛,张乐萃等人用复方中药多糖试验证明,黄芪多糖、香菇多糖和复方多糖均能促进鸡免疫器官的发育,试验组鸡的脾脏和法氏囊重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耿永鑫等人用黄芪、白术等中草药饲喂雏鸡至7周龄时,黄芪组雏鸡的法氏囊重量显著高于蒲公英组。柳纪省等人用黄芪等10种天然药物试验表明,黄芪、猪苓能促进鸡法氏囊、脾的发育,增加其重量。叶木荣研究表明,芦笋汁可增加免疫器官的重量。李锋研究表明,大蒜浸提液可使小鼠胸腺和脾脏重量及脏器系数增加,提示大蒜可促进中枢淋巴器官和外周淋巴器官的增殖。王家葵证实太子参能明显对抗环磷腺胺(Cy,l00mg/kgxl2d,ig)所致的脾脏、胸腺的重量减轻,并增加胸腺DNA. RNA和脾脏DNA含量,但对脾脏RNA含量降低无明显改善作用。龚海洋研究表明,海藻、野菊花能明显增加小鼠的脾脏和胸腺指数,柴胡也能明显增加小鼠的胸腺指数,木瓜、山萸肉、牛膝、秦究及葛根能明显降低小鼠的胸腺指数。以上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可以通过对动物免疫器官的影响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 2.1.2 中草药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

中草药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和补体、激活巨噬细胞和T、B淋巴细胞和诱生多种细胞因子的途径。如中草药多糖作为生物效应调节剂,主要影响机体的网状内皮系统,具有促进胸腺反应,刺激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白细胞、NK细胞、补体系统以及RNA、DNA,蛋白质的合成和体内的cAMP、cGMP的含量,最终可以促进抗体的生成,使淋巴因子及干扰素的诱生增强。甙类可加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并促进抗体的生成,促进抗原抗体反应和淋巴细胞的转化;生物碱能增强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刺激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26][27]。 2.1.3 中草药添加剂的治疗作用

中医学对人和动物机体阴阳平衡理论与微生态学的生态平衡理论是相通的,中草药和微生态制剂在防病治病力一面也是相辅相成的。中草药含有很多生物活性的成分,大多数具有抑菌杀菌作用。如大青叶、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黄连、黄柏、黄藤、穿心莲、大蒜等,不仅具有抗病毒作用,而且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等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中草药能有效地拮抗大肠杆菌产生的肠毒素,抑制肠粘膜上皮细胞水和电解质的分泌,抑制肠运动或能与肠粘膜蛋白形成一层保护膜,并调节机体器官的生理功能。苦参能显著抑制小肠的运动是其抗菌素腹泻机理之一。研究表明,甘草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甘草甜素是其主要有效成分,有抗过敏、抗炎症等类固醇作用,其作用机理已被证实,甘草甜素被服用后,并不是原形被吸收,而是在肠道菌的作用下,其

- 3 -

http://www.paper.edu.cn

含糖部分被切去,形成贰之后,才被吸收入血液发挥其药理作用。

2.3 中草药抗菌剂的作用机理

2.3.1 直接抗菌作用

许多中草药可以直接作用于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发挥其抗菌作用。已有资料表明,清热解毒类中草药可以影响细菌的呼吸和代谢,具有直接抑菌和杀菌作用。如黄连素可与细菌的DNA形成复合物,从而影响细菌DNA的复制,干扰细菌的繁殖;金银花可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柏等能抑制细菌的呼吸和核糖核酸(RNA)的合成。具有直接抗菌作用的中草药还有连翘、蒲公英、败酱草、板兰根、牛黄、大蒜、辣椒、艾叶等。 2.3.1调节和修复机体免疫功能的间接抗菌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机体抗感染、消灭侵人的微生物,除有特异性机能外,还有非特异性的机能和系统,而且以后者为主。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虽然在体外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是,当其进人机体内以后,一般都缺乏增强机体非特异性防御机能的功能。而中草药的独特抗菌防病机理,是两者兼而有之,并且以后者更为重要。如临床上防治感染性疾病有良好效果的穿心莲等,作离体抗菌试验的抑菌效果可能并不十分明显,经离体试验被认为无抗菌作用的内酯(穿心莲内酯),进人动物体内后,却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感染性疾病的功效。一些补益类中药如当归、黄芪等,具有滋补作用,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主要是通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其抗应激能力)[8]。

按照中医学理论,中草药的抗病作用的基本原理是“调整阴阳,祛邪扶正”。实验证明,中草药主要抗菌作用主要并不在于对病原微生物的直接抑杀作用,而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病防御机能,从而达到祛除病邪,康复机体的目的。概括起来,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增强机体器官、组织的屏障防御功能。动物体有抵抗微生物侵袭的屏障防御功能,不少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药具有增强机体器官、组织的屏障防御功能。如枸杞有刺激造血的功能;灵芝可提高脾的功能;党参、阿胶、鸡血滕、蟾酥可刺激血细胞生成;白芍可促进和诱导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何首乌含有卵磷脂成分,可作为神经、脑髓、红细胞的原材料,增强细胞的功能等。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许多中草药中的多糖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甙类和挥发油等,均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多糖类具有促进吞噬细胞反应,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反应能力;有机酸类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贰类能加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并能促进抗体生成,促进抗原抗体反应和淋巴细胞转化等功能。

促进干扰素的生成。细胞产生干扰素要有诱导物作用下才能实现。许多中草药具有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作用,而达到其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此外,有的中草药还可促进其它诱导物产生干扰素。如黄芪、艾篙可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直接抑制或破坏病菌、病毒的繁殖能力。黄芪多糖可增生浆细胞,促进抗体形成。此外,还有龙胆草、石解、丹参、刺五加、商陆、淫羊蕾、甘草等。有消炎作用的中草药可恢复和提高器官组织机能,减轻细菌毒素对组织的损伤和破坏,通过抑制组织胺,抑制渗出分泌增多和出血,而起到抗菌作用。如水牛角、丹皮、紫草、秦皮、柴胡、汉防已、臭梧桐、丹参、仙鹤草、黄茂、甘草等。

- 4 -

http://www.paper.edu.cn

抗应激和“适应源”作用。许多中草药有提高机体防御抵抗力和调节缓和应激源的作用。有的阻止反应激反应警戒期、抵抗期、衰竭期出现的异常变化,起到抗应激作用;如柴胡、石膏、黄芬、鸭拓草地龙、水牛角、西河柳等有抗热应激源的作用。“适应源”作用,是指能使机体在恶劣环境中的生理功能得到调节,并使之朝着有利方向进行和增强适应能力的作用。如刺五加、人参等本身就含有“适应源”物质,黄茂、党参等均有“适应源”样作用,能使动物机体在恶劣环境中的生理功能得到调节,使之增强适应能力。

抗微生物毒素作用。毒素是致病性细菌毒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细菌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和随时释放,或死亡后释放能损伤机体的毒性物质。这也是目前的各种西药所不能抵抗的,尤其是内毒素,使用化学药物或者抗生素是没效果的,而中草药可对细菌毒素造成的组织损伤起干扰、保护的作用,所以应用中草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毒血症有较好的效果,症状可以迅速改善。例如甘草等就有抗细菌毒素的作用。

微生态调节作用。根据现代微生态学理论,许多扶正固本类中草药,如黄芪、党参等除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外,还可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生长,具备了益生元的作用。与此同时,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也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与扶正固本类中草药发挥相同作用,两者的作用相辅相成。

其它作用机制。还有些中草药可以通过其它作用机制达到抗菌防病作用。例如桔梗可提高体液中的溶菌酶活性;白花蛇舌草可增强血清杀菌素的作用;枸祀子可提高血清溶菌酶活力;臭牡丹、附子可增加机体血清中补体的含量等。

2.4 中草药的抗病毒作用

2.4.1 直接抑制病毒

通过阻断病毒繁殖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达到抗病毒感染的目的。如大青叶、黄芬、金银花、板兰根等对呼吸道病毒,连翘、黄连、黄柏对肠道病毒,黄柏、虎杖、鱼腥草对肝炎病毒等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2.4.2 间接抑制病毒

通过中草药诱发机体产生干扰素或增强机体的非特异免疫功能达到抑制病毒的目的。如黄芪、艾叶可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蒲公英、鱼腥草、穿心莲、野菊花能延缓病毒所引起的细胞病变。黄芪可通过对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活化作用,增强机体抗病毒感染能力等。另外,肉桂、仙鹤草等有促进抗体提前形成的作用,党参、天门冬、麦冬等可使机体内抗体存在的时间延长等。

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许多研究和事实证明,鱼类的免疫系统虽然较低级,但由于人类及哺乳动物有许多似之处,比如他的主要免疫器官组织,白细胞的形态、数目和分类等,以及许多外国学者报道的有关鱼类淋巴细胞组成和分类,免疫球蛋白及其表面标志的研究,都说明鱼类与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有着许多共同之处[9][10]。美国学者 D.P.安德森认为,鱼的免疫应答类型与人相似,因此徐延震提出[11],用于增强哺乳动物的免疫所用的中草药大多数也适用于鱼类。同时,中草药相对低廉的价格,使得他成为水产上非常适宜的免疫增强剂。

- 5 -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http://www.paper.edu.cn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史会来,于雷,王茂林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116023)E-mail:alucard006@163.com摘要:本文主要述及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概念、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主要成分、种类、中草药的免疫机理和中草药在水产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fd8x4swep7z7sh756b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