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海市静安区地理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读我国某地果业循环经济模式图(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云贵高原
B.太湖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黄土高原
2.该生产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答案】1.D 2.C 【解析】
1.读图,该地水果为苹果,苹果为温带水果,云贵高原、珠江三角洲、太湖平原为亚热带气候区,故ABC错误,黄土高原为温带气候区,故本题选择D。
2.读图,该地区循环经济模式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延长了产业链,发展了多种经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符合持续性性原则,C正确;公平性原则强调同代人、不同代人“共享资源和环境”,A错;共同性原则强调国际合作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B错;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原则为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阶段性原则,无发展性原则,D错。故本题选择C。 2.下图为某种地形的示意图。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判断图中甲地原来应为下列哪一种构造( )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海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中间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中间岩层向下凹为向斜。在内力作用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而在外力作用下,地形倒置,故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对地貌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背斜和向斜的判断,并能结合内外力的不同作用进而分析对地貌形态的影响。判断背斜的方法可以依据岩层弯曲的形态,,也可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相比而言,后者是最可靠的依据。
3.下图为“某城镇多年平均风频图”。回答下题。
该城镇可能位于( ) A.我国东南沿海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气候特征及其分布。 【详解】
根据风向玫瑰图可知,该地常年盛行东南-西北风,属于季风气候,该风向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盛行风向相同,A正确。但与印度的盛行风向不同,印度盛行风为东北-西南风,B错误。地中海沿岸只在冬季盛行西南风,C错误。西欧平原常年盛行西南风,D错误。故选A。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下图是北斗导航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印度半岛境内
C.地中海沿岸
D.西欧平原
1.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GPS C.GIS
2.北斗导航系统的优异表现在( ) A.低精度 C.延时性 【答案】1.A 2.B 【解析】
1.北斗导航系统和美国的GPS一样,都可以提供定位和导航服务,所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CPS,故A项正确。
B.全天候 D.全能性 B.RS D.数字地球
2.北斗导航系统的优异表现在高精度、全天候、及时性、不易受天气影响等。故B项正确。
5. 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2017年中央政府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将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
完成下面小题。
1.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相比,雄安新区
①基础设施完善 ②人口密度较大 ③土地价格较低 ④发展潜力较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雄安新区的发展将会使北京
A.生态环境压力减轻 B.城市用地规模减小 C.第二产业比重增大 D.城市化水平明显下降 【答案】1.D 2.A 【解析】 【分析】
考查城市化过程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从图中可看出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相对北京和深圳来说,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地价较低,发展潜力较大,基础设施完善以及人口密度都不如北京和深圳大,③④正确。选D。
2.雄安新区的建设可以分散北京城市职能,使部分人口迁出,有利于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北京城市用地规模和雄安新区的建设无关,并非占用北京土地,会使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而非下降,A正确。BCD错误。 【点睛】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意义。 6.下图为“‘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世纪初,当时钢铁企业多靠近( ) A.煤矿产地 C.销售市场
B.铁矿产地 D.交通枢纽
2.“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图揭示了( ) A.煤炭、铁矿石价格上涨对钢铁工业的影响 B.原料对钢铁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C.交通运输的发展使煤炭、铁矿石的利用率大为提高 D.世界钢铁工业逐步萎缩 【答案】1.A 2.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工业的影响
1.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的变化,根据“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十九世纪初,生产一吨钢铁需要消耗煤炭4吨,需要消耗铁矿石2吨,因此当时钢铁冶炼应该靠近煤炭产地,故选A。 2.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发展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 “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不断减少,说明煤炭、铁矿石等原料对钢铁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B正确,影响煤炭、铁矿石的利用率的为技术进步,C错;世界钢铁工业逐步萎缩影响的是钢铁的产量与每吨钢铁需要消耗的原材料无关,D错;故选B。
7.下面左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大陆边缘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丙 ②-乙 ③-甲 B.①-乙 ②-丙 ③-甲 C.①-丙 ②-甲 ③-乙 D.①-乙 ②-甲 ③-丙 2.与右图中③岛屿的成因相同的是() A.a、b 【答案】1.D 2.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内力作用与地貌。
1.根据板块间的边界附近的地貌特征可知,图中①是大陆板块上陆地向海洋延伸部分,大陆架和大陆坡,处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附近的大陆板块上的地貌,与图中乙处地貌一致;②地是处于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的地貌形态,大洋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上形成海岸山脉,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就是这种地貌形态,即图中甲处地貌;③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的地貌形态,在大陆板块一侧形成岛弧系(群岛),大洋板块一侧形成海沟,图中丙处地貌就是这种地貌类型。D符合题意。 故选D
2.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③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的地貌形态,在大陆板块一侧形成岛弧系,大洋板块一侧形成海沟,在世界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附近,即图中的b、d附近的岛屿就是这种形成原因。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消亡边界,挤压碰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大洋板块与大陆的挤压碰撞,大洋板块
B.b、d
C.a、c
D.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