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不做“小马虎”》教案
教学目标:
1、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小马虎”。
2、知道马虎的不好,找到“小马虎”的原因。 3、克服“小马虎”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克服“小马虎”的行为。 教学过程:
环节一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马虎”。
师:同学们好,我是今天要给你们上课的禹老师,能到这来给你们上课,老师觉得特别的高兴。
在上课前老师要给你们看一幅画。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出示《马虎图》) 生自由回答。
师:的确,这幅图既像马,又像虎。我们叫它《马虎图》。 (科普《马虎图》故事。)
师:原来我们常说的“马虎”一词,就是这么来的。那你们现在知道马虎指的什么样的人吗?
生:做事粗心。
生:不认真的人。 环节二
师:对啦,这样的人我们就叫做“小马虎”。(板书“小马虎”)老师可知道“小马虎”也不知不觉地藏在了我们身边——你们看看这个小朋友遇到的麻烦。
(学生阅读教材14页三幅图。)
师:同学们,这个小朋友因为马虎给自己带了了哪些麻烦呢?
(生略)
师:这个小朋友因为马虎给自己和他人都带去了麻烦。这样的“小马虎”好像我们班也有,你们有没有他这样的经历呢?因为马虎你们遇到过什么样的麻烦吗?
(生交流)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同学用“悄悄话信箱”告诉我自己的马虎事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我最大的特点就是马虎——上学我总是忘记戴红领巾,给班级扣了不少分。
2、因为马虎,我失去了很多次考试的100分。 3、我的马虎可是闹过大笑话的。例如我把“太阳”写生了“大阳”。把“b”看成了“d”。
师:看来这些“小马虎”给自己带来了不少麻烦。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么多“小马虎”呢?
环节三
师:请大家和小伙伴们一下回忆一下,曾经什么原因让你成为了“小马虎”。先说给伙伴听,小组再派代表说一说。
(小组讨论,老师参与。) (小组汇报)
师:通过大家的汇报,我们可以知道造成“小马虎”的主要原因是做事不细心,做事不专心,或者记性不好。
师:有的同学认为“小马虎”只是自己的一点小毛病,不会出什么大事,你们赞成这个说法吗?
(生略)
(课件,《小马虎危害大》)
师:看完后,你们有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师:因为“小马虎”带来的危害可真可怕。一旦养成了马虎的坏习惯,不仅对我的成长不好,而且在关键时刻的马虎,还会带来巨大的危害。我们可不能和“小马虎”交朋友。
环节四
师:同学们我们来说一说,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告别“小马虎”吗?(板书:不做“小马虎”)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可真棒,找到了这么多方法告别“小马虎”。老师啊,要奖励你们一个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