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芽孢杆菌产胞外淀粉酶高产菌株的选育
在以微生物为材料的遗传学研究中,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处理微生物,使基因发生突变,可能导致微生物提高或者减低合成某一物质的能力。物理诱变剂常用的有X射线、紫外线、快中子、γ射线等。诱变处理首先是选择诱变剂,微生物诱变中最常用的物理诱变剂是紫外线。用诱变剂处理微生物,一般要求微生物呈单核的单细胞或单孢子的悬浮液,分布均匀,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不纯的菌落。用于诱变处理的微生物一般处于对数生长期,处于该期的细菌对诱变剂最敏感。
必须选择合适的剂量进行诱变处理,剂量的表示有二种,绝对剂量和相对剂量。绝对剂量的单位以尔格/cm2表示,一般用相对剂量。相对剂量与3个因素有关:诱变源和处理微生物的距离、诱变源(紫外灯)的功率、处理的时间。前2个因素是固定的,所以通过处理时间控制诱变剂量。处理不同微生物的最适剂量是不同的,须经预备实验确定。
本综合实验利用紫外线诱变枯草芽孢杆菌悬浮的菌体,分析不同参数下的紫外线致死率及诱变率,筛选产量提高的产淀粉酶菌株。学习物理因素诱变育种的方法,并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液化型淀粉酶活力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最终从诱变菌株中筛选出淀粉酶活力较高的菌株。
实验一 紫外诱变及高产菌株的初筛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紫外线对枯草芽孢杆菌的诱变效应,并学习物理因素诱变育种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
菌种:枯草芽孢杆菌(产胞外淀粉酶);
仪器:血球计数板,显微镜,紫外线灯(15W),电磁搅拌器,离心机。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菌悬液的制备
a) 取培养48小时的枯草芽孢杆菌的斜面4—5 支,用无菌生理盐水将菌苔洗下,并
倒入盛有玻璃珠的小三角烧瓶中,振荡30分钟,以打碎菌块。
b) 将上述菌液离心(3000r/min,离心 15 分钟),弃去上清液,将菌体用无菌生理盐
水洗涤2—3次,最后制成菌悬液。
c) 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计数,调整细胞浓度为每毫升 108个。 (2)平板制作
将淀粉琼脂培养基溶化后,冷至 55℃左右时倒平板,凝固后待用。 (3)紫外线处理
1
a) 将紫外线灯开关打开预热约 20分钟。
b) 取直径6cm无菌平皿2套,分别加入上述菌悬液 5ml,并放入无菌搅拌棒于平皿
中。
c) 将盛有菌悬液的2平皿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距离为 30cm,功率为 15W的紫外
线灯下分别搅拌照射1分钟及3分钟。
(4)稀释在红灯下,将上述经诱变处理的菌悬液以10 倍稀释法稀释成 10-1-10-6(具体可 按估计的存活率进行稀释)。
(5)涂平板取 10-4、10-5、10-6三个稀释度涂平板,每个稀释度涂平板 3只,每只平板加稀释菌液0.1 ml,用无菌玻璃刮棒涂匀。以同样操作,取未经紫外线处理的菌稀释液涂平板作对照。 (6)培养
将上述涂匀的平板,用黑布(或黑纸)包好,置37℃培养 48 小时。注意每个平皿背面要标明处理时间和稀释度。 (7)计数将培养
48小时后的平板取出进行细菌计数,根据对照平板上菌落数,计算出每毫升菌液中的活菌数。同样计算出紫外线处理 1分钟、3 分钟后的存活细胞数及其致死率。 (8)观察诱变效应
将细胞计数后的平板,分别向菌落数在5—6 个左右的平板内加碘液数滴,在菌落周围将出现透明圈。分别测量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并计算其比值(HC值)。与对照平板进行比较,根据结果,说明诱变效应。并选取HC比值大的菌落移接到试管斜面上培养。 (四)实验作业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二 高产菌株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液化型淀粉酶活力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从初筛所获得的诱变菌株中筛选出淀粉酶活力高的菌株。 (二)实验原理
淀粉酶是指能催化分解淀粉分子中糖苷键的一类酶,包括α-淀粉酶、淀粉1,4-麦芽糖苷酶(β-淀粉酶)、淀粉1,4-葡萄糖苷酶(糖化酶)和淀粉1,6-葡萄糖苷酶(异淀粉酶)。α-淀粉酶可以从淀粉分子内部切断淀粉的α-1,4糖苷键,形成麦芽糖、含6个葡萄糖单位的寡糖和带有支链的寡糖,使淀粉的粘度下降,因此又称为液化型淀粉酶。
淀粉遇碘呈蓝色。这种淀粉-碘复合物在660nm处有较大的吸收峰,可以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随着酶的不断作用,淀粉长链被切断,生成小分子糊精,使其对碘的蓝色反应逐渐消
2
失,因此可以根据一定时间内蓝色消失的程度为指标来测定α-淀粉酶的活力。 (三)实验用品 1.粗酶液
实验一保存的HC比值大的菌落进行摇瓶发酵,发酵液离心后可作为粗酶液。 2.试剂
碘原液:称取碘化钾22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加入碘11g,溶解后定容至500ml,贮于棕色瓶中;
比色用稀释碘液:取碘原液2ml,加碘化钾20g,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贮于棕色瓶中;
2%可溶性淀粉:称取可溶性淀粉(干燥至恒重)2g,用少量蒸馏水混合调匀,徐徐倾入煮沸的蒸馏水中,边加边搅拌,煮沸2min后冷却,加水定容至100ml,需当天配制;
pH6.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4.523g,柠檬酸0.807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
0.5mol/L乙酸溶液。 3.器材
离心机,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试管架,秒表;试管,移液管,烧杯,离心管。 (四)实验方法 1.标准曲线的绘制:
表2-1标准曲线的制作
试 剂 淀粉稀释液浓度/% 淀粉稀释液/ml 缓冲液/ml
管号
1
2
3
4
5
6
0 0.2 0.5 1.0 1.5 2.0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40℃水浴中保温5min 1 1 1 1 1 1 蒸馏水/ml
40℃水浴中保温30min,加入0.5mol/L乙酸10ml,混匀后吸取反应液1ml
10 10 10 10 10 10 稀碘液/ml
A660
将可溶性淀粉稀释成0.2%,0.5%,1%,1.5%,2%的稀释液;
吸取淀粉稀释液2.0ml加至试管中,加入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1.0ml,40℃水浴保温15min;
加蒸馏水1ml,40℃保温30min后加入0.5mol/L乙酸10ml; 吸取反应液1ml,加入稀碘液10ml,混匀,在660nm下测吸光值A; 以淀粉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标准曲线。 2.酶液的制备
3
将发酵液离心(5000r/min,10min),取上清液作为粗酶液,以pH6.0缓冲液稀释至适当浓度,作为待测酶液。 3.淀粉酶活力测定
按下列程序操作:
试管A(空白) ↓
加2%淀粉稀释液2.00ml ↓
加缓冲液1.00ml(摇匀) ↓40±0.2℃,5min
加蒸馏水1.00ml(摇匀) ↓40±0.2℃,30min 加乙酸10.0ml ↓混匀
取反应液1.00ml ↓
加稀碘液10.00ml ↓混匀 测定A660
(五)注意事项
1.淀粉一定要用少量冷水调匀,再倒入热水中溶解,若直接加到热水中,会溶解不均匀,甚至结块。淀粉液应当天配制,配好的淀粉液应是透明澄清的,不能有颗粒状物质存在。 2.酶液应该进行适当稀释。 (六)作业 1.绘制标准曲线。
2.记录各样品的A660,并计算其酶活力,计算方法参见附录。 (七)思考题
1.测定酶活力时,在具体操作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2.为什么测定酶活力的试剂要在40℃水浴锅中预热? 附:
酶活力单位的定义:1 ml酶液在40℃、pH 6.0的条件下,每小时分解的淀粉的毫克数。表示为U/ml。
试管B(酶试样,需作三个平行试样) ↓
加2%淀粉稀释液2.00ml ↓
加缓冲液1.00ml(摇匀) ↓40±0.2℃,5min
加粗酶液1.00ml(摇匀) ↓40±0.2℃,30min 加乙酸10.0ml ↓混匀
取反应液1.00ml ↓
加稀碘液10.00ml ↓混匀 测定A66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