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分必备课时作业:高考命题区间6人口、城市(Word版含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部分 高考命题区间六 人口、城市

课时作业

(2024·武汉调研)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变化,我国的人口出生状况也发生着变化。2016年和2017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分别为12.95‰、12.43‰。下表示意2016年和2017年我国部分地区常住人口出生率情况。据此完成1~2题。 省级行 政区 山东 广西 青海 广东 湖北 重庆 上海 辽宁 2016年常住 人口出生率(‰) 17.89 13.82 14.70 11.85 12.04 11.77 9.00 6.60 2017年常住 人口出生率(‰) 17.54 15.14 14.42 13.68 12.60 11.18 8.10 6.49 2017年常住人口 出生率与上年比较(‰) -0.35 1.32 -0.28 1.83 0.56 -0.59 -0.90 -0.11 1.有关该期间我国常住人口出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辽宁省位于经济发达区,生育意愿低 B.山东省城市化进程减慢,生育意愿高 C.广东省外来人口生育意愿高的群体多 D.我国人口政策导致整体生育意愿降低

2.推测上海市在常住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情况下,人口总数上升的直接原因是( )

A.生活、医疗水平高 C.死亡率持续下降

B.人口迁移 D.经济发达

解析:第1题,辽宁省位于经济发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青壮年人口偏少,育龄妇女数量少,因而出生率低,A错;城市化进程对生育意愿没有直接影响,B错;广东省外来人口多,一些来自中西部地区的育龄妇女生育意愿高,C对;2016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全面二孩政策,该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整体生育意愿,但2017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比2016年低,整体生育意愿降低,说明这

不是人口政策导致的,D错。第2题,人口总数变化的直接原因有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上海市经济发达,吸引的外来人口较多,人口迁入使上海人口总数上升,B对。经济发达和生活、医疗水平高是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对人口增长主要产生间接影响,A、D错。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死亡率呈上升趋势,C错。

答案:1.C 2.B

(2024·郑州质量预测)人口年龄结构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其中20~39岁黄金年龄劳动力最具经济活力。读我国某市1990~2015年不同年龄段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统计表,完成3~4题。

年份 1990年 2010年 年龄段 0~19岁 20~39岁 25~44岁 年龄段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 2.31% 1.81% 2015年 3.该市( ) 1.96% A.1990~2010年青壮年比重持续上升 B.1990~2015年老龄化程度不断减轻 C.1990~2010年黄金年龄劳动力大量迁入 D.2010~2015年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 4.据此推断,2010年后该市( ) A.基础设施改善 C.生活成本降低

B.生态环境趋好 D.就业机会增多

解析:第3题,由表可知,该市1990年0~19岁人口至2010年时变为20~39岁黄金年龄劳动力,但该部分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的比重从2.31%下降为1.81%,说明该黄金年龄劳动力人口大量外迁,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A、C错;1990年至2015年,0~19岁人口成为25~44岁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从2.31%下降为1.96%,青壮年人口外迁,老龄人口在该市人口中的比重相对上升,老龄化程度加重,B错;2010~2015年20~39岁人口成为25~44岁有经

验的劳动力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由1.81%上升为1.96%,表明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D对。第4题,根据上题分析,2010~2015年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说明2010年后该市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D对。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对劳动力人口迁入的影响很小,A错。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变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小,B错。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城市的生活成本呈上升趋势,C错。

答案:3.D 4.D

人口城镇化划分为“城化”和“镇化”两部分,人口“城化”是指人口向各类城市的城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人口“镇化”是指人口向小城镇的镇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为测定镇区人口集聚程度及其对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将镇区总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水平”,将某一时期内某区域的镇区人口增长量占城镇总人口增长量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00~2005年和2010~2015年两个时段的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柱状分布。据此完成5~7题。

5.推测M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辽宁 C.湖南

6.2000~2005年,吉林省的( ) A.镇区人口呈现负增长 C.城区人口呈现正增长

B.城镇人口总数下降 D.镇区人口总数上升 B.上海 D.安徽

7.图示时期,关于重庆与陕西城化贡献率叙述正确的是( ) A.重庆一直高于陕西 B.陕西一直高于重庆

C.2000~200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 D.2010~201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

解析:第5题,两个时段,M省级行政区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普遍较低。2000~2005年,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为负值,说明该时期镇区人口减少,镇区人口向城市迁移明显,城化贡献率高;2010~2015年,由于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镇区人口增多,镇化贡献率提高。综上分析,上海符合该特点。故B正确。第6题,2000~2005年吉林省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为正值,说明镇区人口在增加,故A错误,D正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人口总数应该增加,故B错误;该图反映的信息中吉林省镇化贡献率为正值,说明镇区人口增加,但不代表城区人口呈现正增长,故C错误。第7题,城化贡献率与镇化贡献率呈负相关,城化贡献率越高,镇化贡献率相对越低。读图可知,2010~2015年重庆镇化贡献率低于陕西,说明重庆的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故D正确,B错误。2000~2005年重庆镇化贡献率高于陕西,即城化贡献率低于陕西,故A、C错误。

答案:5.B 6.D 7.D

(2024·济南模拟)某高度繁荣的大都市,区域管辖陆地总面积1 106.3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 648.69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年末,总人口约740.98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下表示意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构成。据此完成8~10题。

林地 24.9% 工业 0.9% 灌丛 23.7% 基础设施 9.8% 草地 17.1% 仓储 1.4% 农用地 4.6% 水域 5.3% 住宅 6.9% 商业 0.5% 其他 4.9% 8.下图为该城市局部功能分区示意图,制衣、印刷、出版行业可能集中分布在( )

A.甲 C.丙

B.乙 D.丁

9.该城市的地铁站分为上中下多层,像个地下城市。这样规划建设的根本原因是( )

A.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C.人多地少,用地紧张 10.该城市是( ) A.香港 C.广州

B.上海 D.大连

B.方便乘客换乘、出入 D.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

解析:第8题,制衣、印刷、出版行业占地面积小,需要较多廉价劳动力,为了方便工人就近上下班可有组织地布局在城区低级住宅区附近,可能集中分布在丁区域,D对。甲、乙两区域距离低级住宅区较远,不利于工人上下班,A、B错。丙区域位于高级住宅区附近,而高级住宅区不是廉价劳动力集中居住地,C错。第9题,结合该城市的面积和人口数量可知,该城市人口密度大,用地紧张。地铁站分为上中下多层,利于充分利用地下空间,C对。资金充足,技术先进是建设多层地铁站的基本条件,不是根本原因,A错。地铁站分为上中下多层,乘客需要在不同层次之间奔波,换乘、出入不方便,B错。地铁属于公共交通设施,乘坐的票价一般较低,与消费水平高低关系不大,D错。第10题,该城市中部有一片东西延伸的海域,海运发达,主要陆路运输线分布在城市北部,再结合文字材料信息,可判断其为香港,A正确。上海和广州都是人口超过1 000万的大都市,并且广州不濒临海洋,B、C错。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南部东侧,城区东部濒临海洋,中部没有海域穿过,D错。

答案:8.D 9.C 10.A

(2024·石家庄市模拟)市郊铁路是连接市区与郊区的轨道交通,除运输功能外,市郊铁路还有优化城市结构的作用,能够促进大城市市郊新城的建设和车站周边土地的开发。下表示意英国三座新城市郊铁路车站周边用地功能及占地面积比例演变。据此完成11~13题。

2024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分必备课时作业:高考命题区间6人口、城市(Word版含解析)

第一部分高考命题区间六人口、城市课时作业(2024·武汉调研)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变化,我国的人口出生状况也发生着变化。2016年和2017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分别为12.95‰、12.43‰。下表示意2016年和2017年我国部分地区常住人口出生率情况。据此完成1~2题。省级行政区山东广西青海广东湖北重庆上海辽宁20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erot125m252amw9lhr375cln2z0hr008d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