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增长的基础上,关注政府投入比例与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增长比例相协调,在可比价格条件下保证政府投入的生均增长量。二是要加强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统筹力度,建立规范的高等职业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努力改善区域经济非均衡与优秀人才流失的溢出现象,公平补偿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教育成本。三是逐步改革和完善政府拨款体制,在投资体制中引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及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另外,政府除了应发挥投资主体作用外,还应发挥自身的核心功能,做到统筹兼顾,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通过建立激励模式,如税收激励、名誉激励、技术服务激励等,强化社会各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
(二)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盘活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以此为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也应把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采取市场方式,通过灵敏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科技市场等信息反映的供求关系,调整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分配方向,使有限资源的利用达到优化。
一方面,政府必须转变职能,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变直接管理为宏观管理,以宏观调控为主,运用法律手段保证提供公共产品和实行社会效益,运用间接调控手段克服市场缺陷,减
少“市场失灵”现象;实现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与高等教育的自我资产管理职能分开,明确政府与高职院校各自职责,让高职院校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主体,真正拥有办学自主权,建立与市场经济模式对接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合理配置与盘活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高等职业教育活动调节机制。高职院校必须强化自身的办学主体意识,加强内部的科学管理,统一规划、开放办学,主动适应教育市场的变化,根据市场需求建立符合高校自身发展的资金运作机制;对外积极争取政府拨款,广泛吸纳社会赞助,多渠道积累办学资金。对内则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信号,优化配置学校内部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三)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高职院校应该在办学中打破封闭式管理模式,开放办学,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即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结合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建设由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及社会参与、多元投资的现代化、开放式、各具特色的公共实训基地;组建职教集团,走集约发展之路;建立教师人才资源共享机制等途径搭建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公共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要转变观念,开放办学,树立以服务为先导的思想,主动联系企业,以技术项目服务为纽带,人才交流和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提供,努力拓宽产学合作渠道;强化办学
特色,紧密结合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学校形象和声誉,吸引企业合作;充分借助企业的资源优势和异质属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互补和共享,形成学生培养、职工培训和技能鉴定融为一体,校舍、师资、经费、设备统筹使用的新格局,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共享是一个双向或多向互动的过程,这就要求既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指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高职院校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统筹规划,点面结合,分步实施,形成良性循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学校管理是对人、财、物的管理,其实质是解决现有资源的有限性与寻求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之间的矛盾。
首先,重视提高高职院校物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即要发挥物质资源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深入挖掘学校内部潜力,把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其次,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即在高职院校内部,应从优化组织机构、人员规模结构、能级结构、支持系统等方面人手,实现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化人员规模应以学校发展规划为依据,分析和预测学校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和分布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学校各类人员的结构比例,提出学校岗位设置、人员配置、培养晋升、人才引进等方面的需求计划,开发教
职工潜力,引进优秀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4]。优化能级结构按照能级对应原则,把大小差别的人力资源和所需资格各不相同的工作岗位科学、合理地配置起来,形成合理的能级结构,并随着能级结构的动态变化而变化[5]。优化支持系统即要运用目标激励、薪酬激励、精神激励、竞争激励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自主自强机能,建立资源配置的约束激励机制,构建学校内部权力运行协调机制,建立信息发布反馈机制,从而消除学校教育资源的隐性浪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