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柏毒蛾防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发生调查、监测调查、发生程度和成灾标准、分区及防治对策、防治措施和防治效果检查。
本标准适用于蜀柏毒蛾的防治。 2 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24756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LY/T 168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LY/T 1915 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程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
隶属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柏毒蛾属(Parocneria),主要危害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食物缺乏时危害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Franco)、桧柏(Sabina chinensis Ant.)、墨西哥柏(Cupressus lusitanica Miller)等,其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参见附录A。 3.2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 orienta Nuclear Polyhedrosis Vrius,缩写Por NPV
该病毒属蜀柏毒蛾专性寄生病毒,对蜀柏毒蛾幼虫有较强的毒力。幼虫感染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后,取食活动明显减弱,行动迟缓;幼虫死亡初期,呈“倒悬”或倒“V”字型挂于柏桠上,腹部体色呈灰褐色,体壁易破,流出褐色脓液,无臭味。 4 发生调查 4.1调查时间
一般在3 月,进行蜀柏毒蛾越冬代虫情调查,调查越冬代幼虫发生情况;一般在7 月,结合越冬代防治效果调查,进行蜀柏毒蛾第1 代虫情调查,调查其幼虫发生情况。
4.2 调查方法 4.2.1 踏查
在2 龄幼虫盛期,沿着监测规划线路进行踏查,调查发生范围。当发现有虫情发生时,应设标准地进行详细调查。 4.2.2标准地调查
在发生区,按照不同的立地条件、发生危害程度,选择有代表性的林分设置标准地。每块标准地面积一般为0.1 hm2~0.3 hm2,采用平行线、Z字型、棋盘式或双对角线的取样方法,选取20 株柏木为标准株。在每株标准株的中、下部随机剪取4 支样枝,调查幼虫数量,计算标准枝虫口密度和标准株有虫株率,确定发生程度。将其调查结果填入附录B的表格中。 5 发生程度和成灾标准 5.1 发生面积统计起点
虫口密度达到轻度发生(危害)程度以上。 5.2 发生(危害)程度划分标准
参见附录C。 5.3 成灾标准
参见LY/T 168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6 分区及防治对策
蜀柏毒蛾发生区域主要分为常发区、偶发区和监测区等。划分标准及防治对策见附录D。 7 防治措施 7.1营林防治
结合封山育林,开展幼林抚育和成林间伐,伐除林内的衰弱木、病虫木;新造林时要营造柏木与桤木、刺槐、栎类、马桑等树种的混交林。 8.2 物理防治 8.2.1 人工击蛹
在蛹期,使用长4 m~5 m的竹竿击打着生虫蛹的中幼林树冠,击落、击伤蛹体,减少成虫羽化。 7.1.2 灯光诱蛾
在成虫羽化期,设置诱虫灯诱杀成虫。诱虫灯安装使用技术参见LY/T1915的相关规定。 7.2 生物防治措施
在2 龄~3 龄幼虫期,可采用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orNPV)、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等生物菌剂进行防治。参考剂量参见附录E。
8.4化学防治
在2 龄~3 龄幼虫期,采用无公害药剂进行防治,常见药剂及参考用量参见附录E。 8 防治效果检查 9.1检查内容
调查虫口减退率,用虫口减退率表示防治效果。 9.2调查时间
在施用药物产生防治效果的末期进行防治效果调查。 9.3调查方法
按每100 hm不少于2 个、1000 hm不少于5 个、10000 hm不少于15 个设置标准地。每个标准地面
22
积一般为0.1 hm~0.3 hm,设标准株20 株,调查防治前后虫口密度,计算出虫口减退率。其虫口密度调查表格参照附录B.2。
2
2
2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蜀柏毒蛾形态特征、分布及生物学特性
A.1 蜀柏毒蛾形态特征
卵:扁圆形,直径0.6 mm~1.0 mm,背面中央有一凹陷。初产时暗绿色,随发育逐变为灰黄色、灰褐色,孵化前为黑褐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2 mm~42 mm。头部褐黑色,体绿色,背面和侧面有灰白色和灰褐色斑纹,瘤红色,瘤上生白色和黑色毛。
蛹:长12 mm~20 mm,绿色或灰绿色,腹部有黄白色斑。
雄成虫:体长12 mm~15 mm,翅展29 mm~35 mm;触角羽毛状,黑褐色;前翅白色或褐色,中区和外区密布褐色或黑褐色鳞片;斑纹较模糊,褐色或黑褐色;基线不清晰,亚基线斑点状;内横线和中横线锯齿状,外横线、亚外缘线深锯齿形;外缘线由一列点组成;缘毛白色和褐色或黑褐色相间;后翅黑褐色,基半部色浅,缘毛白色或褐色。
雌成虫:体较大,体长18 mm~20 mm,翅展33 mm~45 mm;触角栉齿状,褐色;前翅颜色较浅,斑纹较雄蛾清晰;后翅灰白色,外缘褐色或黑褐色。 A.2 蜀柏毒蛾分布及生物学特性
我国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两地,贵州、湖北、湖南、福建等地有少量分布。
在四川1年发生2 代,以越冬代卵或初孵幼虫在柏木鳞叶上越冬。由于四川省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故发生期差异较大。一般2月中旬越冬代卵开始孵化,初孵幼虫在鳞片、小枝上活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越冬代幼虫暴食期,食叶量占总食量的80%左右;5 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化蛹盛期;5月底至6月上、中旬为成虫羽化和产卵盛期。第一代幼虫6月下旬卵开始孵化,7月上旬开始危害,8月中、下旬是第一代幼虫大量取食,9月上、中旬为老熟幼虫化蛹,中旬为化蛹盛期;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分别为成虫羽化和产卵盛期;卵在10月至次年2月陆续孵化。
幼虫在林间呈聚集分布,个体群之间则呈随机分布。越冬代幼虫发育历期为92 d~208 d,第一代幼虫发育历期为85 d。初孵幼虫一般不取食树叶,多在卵壳附近活动,并取食卵壳;2 龄~3 龄幼虫受惊(风吹或人为振动)时,吐丝下垂,借助风力迁移扩散;低龄幼虫先取食嫩叶及小枝顶芽,造成树叶生长停滞。随着虫龄增长,也会取食老叶甚至嫩枝,使林木枯黄,重则致树死亡。老熟幼虫后期,停止取食,虫体缩短,吐丝粘结枝叶,准备化蛹。经2 d~3 d,幼虫即蜕皮化蛹,将少量的丝粘于尾刺上,使蛹体倒悬在枝叶上。越冬代蛹期最长16 d,最短10 d,平均12.9 d。第一代蛹期最长18 d,最短11 d,平均13.9 d。成虫多在黄昏羽化。黄昏后很活跃,白天静伏于枝叶间,多在树冠、树干上交尾。卵多产于树冠中、下部鳞叶背面、小枝及分叉处。产卵同时分泌少量胶液将卵粒粘于枝叶上。卵聚产,少则几粒、十几粒,多则几十粒、上百粒。雌蛾产卵3 d~10 d后死亡。成虫具有强烈的趋光性。
卵期天敌主要是黑卵蜂。越冬代卵寄生率可达26.6%~80%。幼虫期天敌种类很多:寄生蜂有毒蛾绒茧蜂,寄生率为20%~30%;寄生蝇有家蚕追寄蝇、松毛虫狭颊寄蝇;病原微生物有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白僵菌;捕食性天敌有螳螂、猎蝽、躅蝽、蚂蚁等。 A.3 蜀柏毒蛾生活史照片(张杰摄)
图A.2 幼虫
图A.3 蛹 图A.4 成虫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蜀柏毒蛾标准地调查表
表B.1 蜀柏毒蛾有虫株率调查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