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本科专业信息安全需求与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于忠臣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年第04期
【摘要】本文基于我院计算机类本科学校信息安全专业和实验室建设的需要,以及以往高职计算机信息安全专业建设的基础上,进行的关于计算机类本科专业信息安全需求与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旨在能够通过交流对信息安全方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 ; 本科 ; 信息安全 ; 人才培养 ; 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0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222-01 信息安全的概念在本世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显突出,如何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从高校计算机类本科信息安全需求和本科专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策略两个角度作说明和阐述。 一、信息安全专业需求分析
信息安全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公安局信息监查、网站、病毒杀毒公司以及涉及信息安全的地方,比如电信、网通的技术安全维护部门,政府各个重要部门的网络安全监测部门等。 信息安全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自2010年起顺应当代信息技术发展需要开设的新兴本科专业学科,主要培养掌握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培养,使学生在计算机系统安全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开发安全的信息系统,或运用、管理和维护安全的信息系统,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对抗黑客攻击、保护信息网络空间的安全和打击计算机犯罪打下扎实的基础。
信息安全专业,需具有全面的信息安全专业知识,使得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能力;加强学科所要求的基本修养,使学生具有本学科科学研究所需的基本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具有应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系统的应用、开发以及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努力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既可以承担实际系统的开发,又可进行科学研究。
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信息安全专业学习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主要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与算法初步、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
法、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大学物理、集合与图论、代数与逻辑、密码学原理、编码理论、信息论基础、信息安全体系结构、软件工程、数字逻辑、计算机网络等。
除上述专业课外还开设了大量专业选修课,主要有:数据通信原理、信息安全概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数字鉴别及认证系统、网络安全检测与防范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与防护、病毒机制与防护技术、网络安全协议与标准、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应用服务安全、安全应用及设计、安全体系、PKI、访问控制、安全协议、VPN等。 二、本科专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策略 (一)根据就业前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建立并完善以高等学历教育为主,以中等职业教育和各种认证培训为辅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学历教育年培养人才到达1万人/年,各种职业教育和认证培训人才达到1千人/年。到2020年,预计开办信息安全的大专(本科)院校达到200个左右,学历教育年培养人才到达3万人/年,各种职业教育和认证培训人才达到1.5万人/年。作为计算机类本科院校完全有必要选择性的开设信息安全类课程,包括网络安全基础与防火墙、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加密与PKI技术等,举办信息安全专题讲座,结合培训、认证机制,引进信息安全职业资格认证等多种途径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我国信息系统安全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以就业需求为向导,贴近企业课程置换
信息安全科学体系应以信息安全技术为特点,全面贯彻适用性、科学性、超前性、层次性、交叉性的原则。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引入专业资格认证体系,实行双证书制度,实行两条线培养信息安全方向人才。在大一、大二阶段,普及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学习网络安全设备基础调试,完成教学计划内开设的课程,在大三阶段,引入专业认证体系,以思科、华为、神州数码等认证项目作为最后一到两年的学习内容,获得证书即代表最后的学习圆满结束。 在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与企业合作,与企业共同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就社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进行抽样、分析,根据市场需求改进课程体系、大纲设计及时引进该专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必要时候可以采取企业培训课程进行课程置换,强调学科针对性、应用实践性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三)德才兼修,开拓新型教学方式
信息安全是“技术+管理”的集合,信息安全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道德修养,提高学生对理论的认识,更要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信息安全实验教学以及实战经验的累积,应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在
沿袭普通高校大体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教改方案,提高专业课和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加大实训室建设力度,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可以通过组建新型信息安全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开展实践教学,借助业内知名企业搭建模拟信息安全攻防教学环境,以增强信息安全类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引入研究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选用符合各个阶段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选择以工作过程为向导的教材
要选用项目驱动式、任务引领型的教材,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所选用教材应该既强调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又注意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且对许多新技术和新的发展方向有不同程度的介绍。实验部分,每个实验项目即为一个真实案例,来源于真实项目。 (五)双师型教师培养
建设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关键是培养人才,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的关键是师资。根据信息安全专业发展方向,一方面,应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积极参企业真实项目,加强与国内外企业、高校的学术交流,建立校内外人才锻炼和培养基地;实行“双师型教师制度”,让教师到系统集成公司、软件企业、信息安全企业挂职锻炼,深入企业了解业界发展趋势,紧跟信息安全领域主流技术,提高教师的专业视野和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企业把专家派驻学校,开设师资培训班,开展多种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管理能力与水平,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讲师队伍。
作者简介:于忠臣(1983-),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讲师,网络工程师。主要讲授课程包括计算机类课程、信息安全等,从事课程教学、实验室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