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四川省泸州市经济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四川泸州市辖区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一、 泸州市市辖区简介

泸州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边陲,身处川黔滇渝结合部区域(如图1),是长江出川门户之城。其距省会成都约278公里,距离重庆仅203公里,深受重庆的经济辐射(如图2),若仅放在四川省内分析泸州市的产业局限性较大,放在成渝经济区内更适宜,在《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1-2020)》中对其发展定位为饮料食品、天然气和煤化工、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重要的交通节点和港口城市。

市辖区是为直辖市和地级市划定的行政分区,是城市的重要部分,一般为中心城区,以第三服务业为主、人口最密集、活动最频繁的地区。泸州市有三区四县,其中三个市辖区为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市辖区总面积 2,133平方千米,人口共145.1万人。

图1 泸州位于川黔滇渝结合部示意图

二、 泸州市市辖区产业现状分析

1、 区域产业发展分析

泸州市市辖区在地理上处于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的丘陵地段,长江直传其境内,连接川渝滇黔四省市区域战略优势明显。是长江出川门户之城,西南南北交通之要道。

在产业经济山,泸州市是西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是成渝经济圈中南部发展带之上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化工产业基地,是成渝经济圈川南城市群重要的节点地区,在经济区基础设施、产业体

系、资金、人才、土地供应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等政策上可以享受成渝经济圈带来有机遇。

在国家层面,泸州市市辖区处于长江战略发展带的上游,依托于长江,其市辖区产业具有很好的对外开放性和吸引投资的优势。其产业的临港性比较明显。

在市域层面,泸州市市辖区是泸州市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区。根据第五次全国普查数据,2010年,市辖区有常住人口137万人,占到泸州市域的32.5%。2010年,泸州市辖区经济总量为369.49亿元,占市域的总量的51.7%。市域人均GDP为1,7万元,市辖区为2.7万元。可以看出市辖区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市域地区,是泸州市经济核心区。其市辖区内化工、白酒、制造业三大优势产业在市辖区内优势十分明显。

成渝经济区产业状况、同等级城市市辖区对比、市域经济产业状况。 2、 自身产业结构分析

1.1产业发展阶段

有图1可见,泸州市市辖区的GDP上升速度较快,2010年GDP已经达到369.4938亿元,GDP增长率连续十年保持在10%以上,2010年高达17.1%,涨势迅猛。

借助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标准模式来分析泸州市市辖区产业发展阶段。经计算得,2010年泸州市市辖区人均GDP为4008.5美元(按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6.8计算),可得知泸州市市辖区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见表1)。

经济发展阶段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工业化阶段 发达经初级阶段 中级阶段 高级阶段 初级阶段 济阶段 高级阶段 人均GDP/美元(2007年标准) 781-1562 1562-3125 3125-6250 6250-11718 11718-18749 18749-28123 图2 泸州在川渝经济区的位置

1.2产业结构变化 1.2.1产值构成

由图2可知,近年来,泸州市辖区第一产业占地区经

图3 泸州市辖区在市域的位置 济比重的比例逐渐下降,向二三产业转化,第二产业增势迅

猛,其中“重工业化”现象明显,产业开始向资金密集型转

型,工业发展强劲。而第三产业发展不及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2010年泸州市辖区GDP的三次产业所占地区经济比例为:第一产业8.36%,第二产业62.67%,第三产业28.96%,属于“二三一”模式,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对经济增长起着主要贡献作用。

1.2.2就业构成

由图2可知,近年来,泸州市辖区就业人数比重的发展趋势几乎与产值构成同步。2010年泸州市辖区就业人数比重的比例为:第一产业0.26%,第二产业58.2%,第三产业41.53%。在非农产业就业的劳动力已成为就业的主体。

1.3发展特征总结 (1)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自2000以来,泸州市辖区工业化的推进速度明显加快,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工业化进程中结构指标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基本符合标准模式中工业化阶段的特征,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2)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任务基本完成。但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还有待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并无增长的趋势。但第二产业仍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并未达到成熟阶段,有待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三、 泸州市辖区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 1 泸州市市辖区产业发展SWOT分析

根据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泸州市市辖区当前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并且具有一定的规模。对其产业情况和环境的深入分析,可得出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本文用SWOT法分析得出影响泸州市市辖区产业的因子。其中有优势四项、劣势五项、优势四项、挑战两项。 SWOT 影响因子 分析 优势(S) 1资源较丰富 2区位条件优越 煤炭,天然气,酒类资源 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地处川南经济发展带,成渝经济区南缘,长江出川重要的门户地位 3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期 4产业基础较好,初具规模 劣势(W) 产业结构不合理 对外交通条件较差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影响产业活力 基础设施落后,限制产业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对产业限制明显 机遇(O) 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红利 地处成渝经济区南缘,位于川南经济发展带 产业转移浪潮下,带来的产业发展 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上游,是四川重要的港口之一 挑战(T) 成渝经济圈内来自重庆的产业挤压 川南地区来自宜宾、自贡、内江的区域竞争 GDP增长率连续十年保持在10%以上,2010年高达17.1%,涨势迅猛。 有化工、酒业、机械等综合产业基地 产业链条短,产销率低 铁路运输匮乏,对外交通不完善 社会医疗、卫生、保险、住房保障覆盖面小、水平低 水利、电力、大型工程项目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 区域、城乡差异过大,限制市场活力 政策,财政倾斜有利于地方发展 融入成渝经济圈,可以共享信息、在政策、基础设施、产业体系享受 东部沿海地区投资、技术、高层次人才带来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水平提升 长江黄金水道和国家发展轴的战略地位为泸州临港产业发展带来很好的对外运输条件 重庆作为成渝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其产业的向心吸引力可能对泸州的投资、销售、劳动力带来负面影响 宜宾、内江、自贡同属于川南区域中心城市,在政策、投资、交通方面给泸州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其自身的资源禀赋优越,区位条件较好。但是限于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带来的发展困境,泸州市当前产业发展遇到了不少门坎,能否转变发展模式,

在外部条件上,泸州市现阶段拥有前所未有发展机遇。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红利,成渝经济圈带来的区域合作以及中国产业转移浪潮的到来,给予了泸州极大的外部优势。同时,紧邻泸州的区域中心城市重庆对泸州的挤压以及附近宜宾、内江、自贡、等兄弟城市与产业竞争都对泸州产生了较大的威胁。

基于以上的SWOT分析,可以判断泸州市产业发展整体上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所以其战略矩阵为SO战略,即增长型战略。基于SO战略,加快地区产业发展,快速提升地区产业规模及水平将是泸州市当前的战略任务。

2 产业发展建议

在钱纳里发展阶段对泸州发展阶段判断中,泸州为工业化中期阶段。在SWOT分析中,泸州产业发展为SO战略。根据这两项分析,可以断定泸州在接下来的十二五期间产业将会有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领域。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快速提升产业水平,做大做强经济将是泸州市接下来最为重要的战略任务。以下笔者根据对形势的判断,依据泸州自身条件提出的几点产业发展建议。

3

2.1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做大做强四大优势支柱产业

2010年,泸州市工业增加值为377亿元。格局规划在十二五末,其工业增加值将达到800亿元,其中四大优势产业为600亿元,占75%。这样的目标使得泸州市在十二五期间必须不遗余力的发展四大产业。

泸州市工业四大产业包括白酒、化工、能源、机械制造。现阶段,这四大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区位商较高。未来的泸州经济必将依赖于这四大产业发展的健康发展。

根据泸州市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末,四大支柱产业的销售收入将达到1200亿元,这就需要泸州市在财政、土地、社会保障上向四大产业倾斜,转变发展模式,保障四大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2.2 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尽快完成重大结构性基础设施建设。

泸州市现阶段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不完善的对外交通,导致泸州经济被边缘化的危机。

如何依托泸州港,以水道、公路、铁路、航空四大通道为重点,完善交通网络,是泸州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泸州港的升级、泸渝高速公路、川黔高速公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泸州段等3条高速公路的建设、泸州进港铁路专用线、叙(永)大(村)铁路和隆(昌)黄(桶)铁路叙(永)织(金)段的完善、泸州航空港的扩容是关系泸州川南经济地位的重大交通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必须落实。

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命脉,特别是全国普遍缺电的情况下,古蔺煤矸石电厂、叙永煤矸石电厂和泸州电厂二期工程的建设以及相应电网的组建是接下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应该抓紧利用地方资源优势促进重要能源项目的建设。 2.3 放开新兴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新兴产业

现阶段,受制于财力和劳动力素质,泸州市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效益都不具有优势,几乎没有特别明显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并且因为紧邻产业吸铁石重庆,其新兴产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力。

这样的情况下,强行发展新兴产业显然是不明智的。我建议泸州市采取先放后收的政策,以市场为主体,在税收和土地政策上适当的放开对新兴产业的束缚,让新兴产业自由发展。在未来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政府再合适的时机介入,配合市场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从中选取新的支柱产业。

在泸州十二五规划中,泸州市提出了成套工程施工机械、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对这些产业我认为应该持谨慎的态度,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内坚决实行放开的政策,等待其成熟之后再介入。 2.4 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公平与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特别是我国稳定压倒一切的国家战略影响之下,地方社会结构的稳定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当前,泸州市城乡差距明显,社会保障网络不完善,水平也比较低。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又出现很多利益群体的纠纷,特别是土地纠纷,曾在城区内引发了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收入分配的改革、医疗和保险业的完善是泸州市社会事业重要的任务。

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不仅是地方政府重要的政治任务,还直接关系到市场的活力。对于产业来说,稳定的投资环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系统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产业布局

参考资料:

1、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1-2020)

2、 城市规划经济学 甄峰 3、 四川省十二五规划纲要 4、 泸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四川省泸州市经济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1)

四川泸州市辖区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一、泸州市市辖区简介泸州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边陲,身处川黔滇渝结合部区域(如图1),是长江出川门户之城。其距省会成都约278公里,距离重庆仅203公里,深受重庆的经济辐射(如图2),若仅放在四川省内分析泸州市的产业局限性较大,放在成渝经济区内更适宜,在《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1-2020)》中对其发展定位为饮料食品、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efdo1f20x02tjb2ir8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