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D)
A 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 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730、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D)
A 言语信息的学习 B 智慧技能的学习 C认知策略的学习 D 态度的学习 E 动作技能的学习
731、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凝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A)
A 言语信息的学习 B 态度的学习 C 动作技能的学习 D 智慧的技能学习 E 认知策略的学习
732、小明在两岁半就学会正确使用“你” ”我“ ”他“ 三个代词进行言语交流,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B)
A 言语信息的学习 B智慧技能的学习 C认知策略的学习 D 态度的学习 E 动作技能的学习
733、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性境是哪一条理论(B) A 信息加工学习论 B 建构主文学习论 C 人本主文学习论 734、联结论是由(A)提出的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班杜拉 D 杜威 735、被公认为是行为主文学习观与认知主文学习观相结合的代表是(B)
A 奥苏伯尔 B加涅 C 布鲁纳 D 格式塔 736、我们常说:“学生不但要掌握知识,而且要获得技能”。此处的“知识”概念与信息加工厂心理学的(B)大致相对应
A书本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言语知识 D程序性知识 737、(C)认为陈述性知识的例题及其例题网络来表征。 A皮亚杰 B加 C安德森 D罗杰
738、学习圆周、圆周率概念后,学习用(和X表示圆周和圆周率)。这种学习属于(D) A 机械学习 B有意义学习 C物体名称学习 D概念名称学习 739、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主要是由(C)个阶段构成。 A、1 B、2 C、3 D、4
740、在学习动作技能的培养中熟练操作具有(C)种主要特征 A、1 B、3 C、5 D、7
741、在没有教师帮助下,学生通过活动解决学习问题,完成教学任务,成就教学目标的方法是(C)。
A、渗透法 B、解决法 C、构架法 D、表面深层成就法 742、学习者对材料进行提取和利用时,需要(A)。
A、再认和回忆 B、聚类 C、分类回忆 D、推断 743、贾德所做的著名水下击靶实验证明的是(B )
A 智力技能中规则的迁移 B 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C 动作技能的迁移 D 认识策略的迁移 744、“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A ) A 侧向迁移 B 学会学习 C 特殊迁移 D 纵向迁移 745、产生式迁移理论证实了( C)
A 学习可以自动迁移,而不必有学习者的有意、注意 B 熟练的基本技能可以自动迁移
C 桑代克的共同的“S——R”成分可以导致迁移
41
D 策略学习可以自动迁移
746、桑代克在迁移研究中的贡献是(D )
A 形式训练说 B 概括化迁移 C 关系转换说 D 共同要素说 747、问题空间是由(C)构成的。
A.起点 B.目标 C.允许的操作 D.已知条件 748、创造性与(C)无关
A.智力 B.发散性思维 C.生活条件 D.人格
749、从现代认识心理学的观点看,创造力培养的最好途径是( A )
A.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B.进行反省认知训练 C.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D.重视基础知识训练 750、“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求证它的两边相等,这是四种类型问题空间中的那种类型( C ) A.A型 B.B型 C.C型 D.D型
751、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的描述是(B)
A:他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家B:他总是因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C:他很少依赖外界反馈D:他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
752、早在上世纪初,(A)研究发现,情绪唤醒水平高成过低却不利于学习,中年唤醒水平,学习效果最好。
A:叶克斯和多德森 B:多德森和加涅 C:叶克斯和加涅 D:叶克斯 753、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C)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的干干净净 B.他总是烟酒不离 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钱,主动退还 D.他有病不去看医生
754、 幼儿园小朋友不愿意吃肥肉,把肉吐在地上,反映了儿童(C) A.品德 B.不良品德 C.不能确定 D.道德 755、儿童易模仿影片中反面人物行为,导致不良品德。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做法是(C) A.避免学生看这种影片 B.对有误行为说服教育 C.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756、教学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决定教学目标、了解学习准备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A)四个阶段。
A实施教学评价 B发展教学活动 C实施教学策略 D运用教学方法
757、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目标又是(C)分成若干层次。 A由高到低 B平行 C由低到高 D各不相关
758、学习准备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B)的起点。 A学习 B教学 C讲课 D教育
759、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D) A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 B针对性、时效性、积极性 C针对性、科学性、主动性 D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 760.在全人类中,智力呈( A )
A.常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761.“矫正错误”是注意的( C )
A.选择功能 B.整合功能 C.维持功能 D.调节和监督 762.“灵感或顿悟”是( A )
A.创造思维 B.再现思维 C.分析思维 D.直觉思维 763.少年早慧和大器晚成表现了(C )
A.能力类型差异 B.能力水平差异 C.能力表现早晚的年龄差异
42
二、多选题
1.课程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影响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b、c、e)。 a.传统思想因素 b.人的身心发展因素 c.科学文化因素 d.生产力因素 e.社会因素 2.课程的基本类型有(b、c、d)。
a.国家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 e.问题课程
3.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e)。 a.教材 b.教学辅导书 c.综合练习册 d.教学目标 e.教学指导书 4.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及顺序(a、b、c、d、e)。
a.课程设置 b.课时分配 c.规定培养目标 d.学科顺序 e.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5.“拔苗助长”违背了什么教学原则(c)。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e.尽力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6.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有(a、b、d)。
a.讲授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讨论法 e.实验法 7.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最一般的方法有(ABCE)。
A讲授 B提问 C组织讨论 D发现学习 E家庭作业
8.目前中小学教学中普遍运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主要有(a、b、d)。 a.投影器 b.录音机 c.模型 d.录像机 e.挂图 9.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刁:(ABCDE),??
A.中小学教育 B,社会教育 C.成人教育 D.家庭教育 E.高等教育 10.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的(BC)。
A.机会 B.规模 C.性质 D.速度E.理念 11.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ACD)。 A.知 B。思 C.行 D。情 E.做 12.教学的组织形式是(BDE)。
A,复式教学 B.个别教学 C.问题教学 D.班级授课 E.分组教学
13、课程改革要改变原有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A、B、C )
A. 均衡性B. 综合性C. 选择性
14、新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倡导(A、B、C ) A.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 B.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C.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5、新课程在课程管理方面为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行( B ) A. 国家统一管理课程B.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C. 学校自主管理课程 16、下列属于课程改革提出的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的校内外课程资源有( A、B、C ) A. 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 B. 各种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C. 信息化课程资源 17、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 A、B )
A. 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B.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C. 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 18、新课程体系下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 A、B、C )
43
A.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基础上的教师自评为主 B.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C.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19、学校在课程开发中的任务有( A、B、C ) A. 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B. 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C. 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20.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BC ) 考试、选拔方式。
A. 学生自由选择B. 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C. 综合评价的
21..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逐步实现( A、B、C)
A.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变革
B.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C.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22.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23.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 (ABC )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 24.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 (ABCD) A.情境 B.协作 C.会话 D.意义建构
25、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BCD )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
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 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 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26、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ABCD) 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 D.互动的 27.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AC ) 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
28.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ABC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29.“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 (ABCD)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 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 D.保障措施
30.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BCD ) 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
31.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 (ABCD )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
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32.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ABD ) A.家庭资源 B.社会资源 C.校园资源 D.自然资源
33.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 (BCD )
A.向学生回归 B.向学校回归 C.向教师回归 D.向教育实践回归
44
34.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BCD ) A.可操作性 B.验证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
35.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BCD )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 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 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 36.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 (BCD )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 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 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 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37、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ABC )。 A 组织者 B 引导者 C 合作者
3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六项具体目标有:转变课程的功能、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和( B C )。
A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B建立发展性的评价观 C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39、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主要强调两个方面。( AB )
A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B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C学生对数学应用能力 40、数学思维的特性主要有( ABC )。 A 概括性 B 问题性 C 相似性 41、数学基本能力分为( ABC )
A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B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其它数学能力主要指观察、理解、记忆、运用的能力 42. 皮亚杰提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ABCD)
A成熟 B练习和经验 C社会性经验 D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43. 皮亚杰所说的适应机能包括哪些过程? (AB) A同化 B顺应 C异化 D内化 44. 正迁移可分为( )。 (选AC)
A横向迁移 B积极迁移 C竖向迁移 D消极迁移 45. 影响迁移的因素有( )。 (选ABCD) A认知结构 B媒体 C年龄 D态度 46. 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 )。 (选ABCD) A认知结构 B智力 C年龄 D态度 47. 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有( )。 (选ABCD)
A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B教师指导 C学习材料特性 D迁移的媒体 48. 生长需要包括( )。 (选BCD)
A尊重的需要 B求知与理解的需要 C审美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49. ( )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 (选ABCD) A求知欲 B知识价值观 C成就归因 D自我效能感 50、注意的功能有( )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 标准答案: A,B,D
51、知觉的特性包括(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 标准答案: A,B,C,E
52、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