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
1.早在2400年前,亚里士多德在《灵魂论》中对心理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2.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冯特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4.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组成。 5.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
6.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7.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属于个性倾向性。
8.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9.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10.注意是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征。 11.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有机地、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
12.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3.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1.“狼孩”事件充分说明了人心理对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的依存性。
15.人的心理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6、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维持注意是否需要,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7.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18.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20分钟。
19.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0.分析器是客观世界与人的心理活动有机联系的中介。 21.机体觉是由机体内部发生变化引起的。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阈限越大感受越小。 23.由光亮处走进暗室,从什么也看不见到慢慢地看见周围物体,叫做暗适应。
24.错误的、歪曲实际的知觉就是错觉。
1、记忆表象和语词是具有心理特性的记忆的主要形式。 2、识记可以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3、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叫做前摄抑制。 4、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用无意义音节材料研究了遗忘规律。 5、识记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脑中保留与巩固的过程就是保持 6、“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反映的是一种情绪记忆。
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部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8、进行有意识记时人们通常会采用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两种方法。 9、有人能在明明白白看电视的同时,一针不错地织毛衣,这反映了心理学的保持现象。
10、思维的重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11根据探索答案方向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
12、抽象是在脑中把同类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而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
13根据想象时有无预定目的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4、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15、按情感状态分类,情感可以分为心境、激情、热情和应激。
可编辑
16、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构成意志行动过程必不可少的两个阶段。 17、目的是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
18、意志品质的特性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 1、个性的相对稳定性表现在个性的心理倾向与心理特点的结合。 2个性差异主要指人们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 3、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性格和气质。
4、根据需要的起源,可把需要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把需要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5、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 6、学习是由经验所引起的、比较持久的思维和行为的变化。 7、学生学习最主要的特点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
8、把知识学习过程分成动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等8个阶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加涅
9、按照技能的性质和表现方法,我们常把技能分为运动技能和智力技能。
10、从智力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看,智力技能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内潜性、观念性和简缩性。
11、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影响。
12、兴趣是人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 13、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14、根据一定的目的,创造出独特、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叫创造能力。 15、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是素质。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是社会实践。
16、性格具有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理智特征四大基本特征。
17、动机是诱发个体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因,包括需要、内驱力和诱因三个基本因素。 18、我国学校教育把知识学习过程一般分为知识理解、知识巩固和知识应用。(P241)
19、概念的获得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方式。 20、运动技能主要表现为外显的动作活动,而智力技能主要表现为内隐的思维活动方式。
1、一个良好班集体可以使学生产生群体的支持作用、认同感和归属感。
2、群体规范的形成将对群体产生团结、认知一致性和行为定向等作用。
3、心理气氛是在群体中占优势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的综合表现。 4、群体凝聚力就是群体对成员、成员对成员的吸引力。
5、影响班集体凝聚力的因素主要有相似性、师生关系和合作、竞赛等。
6、课堂中作为领导者的教师的两个主要职能是促进的职能和维护的职能。 7、作为班集体领导的老师其类型主要有监督型领导和参与型领导。 8、青少年社会化主要包括社会规范、知识与生活技能和生活目标。 9、少年期学生情绪的易感性表现在易动性、两极性和情境性等。 10、一般来说,青少年成长主要表现在生理成熟、社会化和个性形成等。 11、学生的品德类型可以分为品德优良型、品德过错型和品德不良型。
1榜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启动作用控制作用、调节作用和矫正作用。 13、转化品德不良学生可以区分为萌发、转化和稳定发展三个阶段。
精品资料
14、造成不健康心理的主要原因有心理原因、生理原因和社会文化原因。
15、心理咨询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有系统的理论、程序、方法和专门的技巧。
16、少年期常见的心理疾病有神经官能症、病态人格、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性精神病。 17、群体是在同一目标和同一规范指导下,协同活动而组合的人群,有时也叫做团体。 18、道德信念是一种坚信道德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并主动要求执行和实现行为准则的较高层次的道德需要。
19、攻击性就是在攻击动机的使下,做出有害他人或他物的行为。 21.能力测验有一般(能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
22.比较著名的能力测验量表有(韦氏量表)、(韦克斯勒)和(比奈量表)。
23.性格鉴定中,让受试对给出材料作答,使他不知不觉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方法叫做(投射法)。
24.瑞士精神学家罗夏编制了(罗夏墨迹测验)。
25.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早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四类型气质学说。
26.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为气质类型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并阐明了生理机制 。
27.以吴伟士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提出的(共同成分说)对(形式训练学说)提出了挑战。
28.形式训练说通常强调训练形式而忽视(学习内容) 。
21.门诊咨询是在(医院或咨询机构)按照门诊的办法进行的咨询形式。
18.初步心理诊断的方法是(归因心理分析)。
二、选择题
1.人们能明确感觉到、知觉到并体验到的心理现象称为D心理过程 2.为着高考,坚持不懈地做各种练习的过程是C、意志过程
3.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叫做C反射
4.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A、兴奋C、抑制 5、注意品质通常不包括B、注意的选择性
6.、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外部感觉不包括C机体觉 7、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刺激引起的。下列不属于内部感觉的一项是A、味觉
8、由于光波的明度、色调和饱和度三种属性,使我们产生各种不同的颜色感觉。下列不能反映视觉特性与光波特性相匹配的是B、色调——光的强度
9、下列各项中,听觉特性与声波的物理特性错误匹配的是A、音高——声波的频率 10、知觉活动基本规律的是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D、知觉的理解性
11、“月明星稀”现象可以用B、同时对比 来解释。
12、吃了甜糖后接着吃桔子,觉得桔子很酸。在心理学中将这种现象解释为 A、继时对比 。
1.记忆过程包括B、保持C、再认和重现D、识记
2、在保持过程的三个信息储存系统的是A、瞬时储存系统B、长时储存系统D、短时储存系统
3、人们采用的识记方法通常有A、分记法C、全记法D、综合法 4、良好的记忆品质包括A、敏捷性B、正确性C、完备性(正确表述是“备用性”)D、持久性
5、根据记忆对象的内部联系,通过建立记忆对象与已有知识的联系进行识记的是B、意义识记
6、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包括A、发散性C、非逻辑性
7、根据思维的抽象程度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B、动作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
8、通过最优组合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是C、创造性思维
9、思维活动中,最基本的过程是B、分析与综合 10、不属于思维形式的是A、概括
11、先提出假设,然后再去证明其合理的方式就是C、猜想
12、影响想象因素的是A记忆表象贫乏B思维刻板C、缺乏判断
可编辑
力 13、情感在教学中所具有的功能包括A、信号功能B、调节功能D、感染功能
14、如果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类,不属于此分类的是A、激情 15、看小说时,能与主人公同喜同悲,体现的是一种B、移情 16、在智力活动中,情感所产生功能包括B、动力功能C、增强信号功能D、感染功能
17、动机功能不包括D、感染功能
18、前有狼,后有虎”属于B、双避冲突
1、个性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是A、个性倾向性 2、创造能力特点不包括B、发散性
3、布卢姆学习领域分类中不包括B、思想
4、活泼好动,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思维敏捷,亲切。这反映的气质类型是D、多血质
5、相对于国外,中国学生都比较追求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这说明中国学生具有较高的D、附属内驱力 6、被称为知识的细胞的选项是B、概念
7、对赫尔巴特的知识学习四个阶段匹配错误的是A明了性—认知 8、学生学习的特点是A、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C、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
9、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在心理学中叫做B、顺向迁移 10、人对现实事物所持有的态度和取向叫做D、个性倾向性 11、气质类型说离不开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研究的科学支持,下列不匹配的项是B、强平衡型——多血质
12、学习源于学习者自身需要的动机叫做B、内部动机 1、与形成良好心理气氛无关的是B、行为的一致 2、不是教师影响力的是A、技术性
3、提出“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D、罗森塔尔
4、现实中,老师往往根据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就认为该生思想品德、社会技能等也好,在心理学叫做D、晕轮效应
5、少年期学生特别敏感甚至抵制别人叫他们小朋友等,从心理看,其原因是少年期学生的D、成人感
6、相对于机械记忆,学生已经主导性地利用意义记忆的阶段是C、高中
7、道德感表现形式的不包括A、情感性 8、形成道德行为的关键时期是B、初中
精品资料
9、1951年与人合著《变态心理学》提出10条健康心理标准的是年美国心理学家C、马斯洛
10、“己所不欲,强施于人”反映的心理现象是B、强迫癖 11、不属于心理咨询形式的是B、访谈咨询
12、不属于少年期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B、活动障碍 13、人的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是B、品德 14、教师晓之以理地启发学生纠正错误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道德行为准则的品德教育方法叫做C、教育说服法
15、少年学生不听父母、教师的劝导,反而抵制、反抗的行为表现叫做C、逆反心理
13.与个性独特性无关的是C、心理面貌
14.个性倾向性的组成成分中,居于最高层次的是D、世界观 15.一般而言,天才儿童和超常儿童在统计中各占的比率是 A、0.3%
16.测定气质类型的方法主要是D、条件反射测定法
17.按布卢姆的观点,不是成就动机内容的是 A、情感内驱力 18.近代西方常用来测量学习动机的方法是 A、控制基源 19.控制基源的理论基础是 C、归因理论 20.与运动技能形成阶段无关的是 A、熟悉
21.设计“水下击靶”实验阐明概括化迁移理论的是D、贾德 19.艾宾浩斯提出的记忆方法是C、节省法
20.没预定目的无需努力也不采用任何方法的识记叫做 D无意识记 21.把具有相同本质特征的事物,按一定顺序归入一定类别的思维过程是D、系统化 22.不属于推理形式的是B、逻辑 23.不属于有意想象的是B、梦想
24.与想象表象无关的是 A、知觉表象
25.人的表情包括 A、面部 B、体态 C、言语
26.不能表征情感状态变化的生理变化是D、神经系统的变化 1.下列学者中,较早地论述了身体先于精神,精神依附身体的是 C、荀况
.心理学史上,采用“内省”法以探究人“心”之结构的是B、冯特
3.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D、华生
4.以记忆、理解、想象、思考等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的是 A、认知观点
5.用潜意识、死本能等观念解释人类行为内在动力的是B、精神分析
6.认为心理学只能研究可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的是D、行为的观点
9.根据预先制定的测验量表来测定人的心理差异的方法是B、测验法
13.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A、绝对感受性 16.辨证逻辑思维已经开始占据绝对优势的阶段是C、高中
17.奠定心理咨询科学研究基础,出版《如何对学生进行咨询》的美国心理学家是D、威廉森
18.公众对普遍关心的事情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叫做D、舆论 20.根据咨询对象的问题进行分组咨询的方式叫做 D、集体咨询 9、意志体现了人的能动作用,意志始终是自由的。(×) 10、在情感构成意志动力的同时,意志也对情感起着控制作用。(√) 11、动机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机制,动机越强越有助于学习。(√) 12、情感是增强学生认知活动内驱力的重要信号。(√)
1、个性除了研究受社会生活制约的整个心理面貌特征,也研究解剖生理特点。(×)
2、个性只是个人的心理特征,与民族、社会等没有关系。(×) 3、人的遗传素质基本上决定了能力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4、从学习方法看,概念形成属于接受学习,而概念同化则属于发现学习。(×)
5、比较是从方法上促进理解,而变式则是从材料方面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6、有学习就有迁移,有迁移就有学习。(×)
7、直接与个人未来的前途、职业相紧密联系的动机叫做直接近景性学习动机。(×)
8、学习者通过已有概念学习新概念的方式叫做概念形成。(×) 9、初学技能,部分法比较有效,练习后期采用整体法比较有效。(√)(P253)
10、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作用,称顺向迁移。(×)(P258)
11、学习效果与教材的选择有着正向关系。(√)
12、学习定向趋势强烈,越会促进问题的解决。(×)(P263) 1、现在人们越来越强调合作学习,是因为从心理学看,人们在群体的条件下工作总比单独时干得好。(×)
2、从群体的心理学研究看,教师要注意加强对正式群体的培养,对非正式群体则要予以控制、消除。(×) 3、生活中,人们总是通过“第一印象”就对人做出评价,所以“第
三、判断题
1.由词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P28)
2.条件反射只有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才能形成。(√) 3.巴甫洛夫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P26) 4.胎儿在母腹中形成脑器官时,就有了意识和心理。(×) 5.心理既然是一种观念,就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6.在心理过程中,认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障。(√) 7.在同一班级里接受同一老师的教育,但学生的心理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这说明人的心理是先天的。(×)
8.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而且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状况。(×)
9.由于感觉产生需要高度分化和专门化的感觉分析器,所以各个感觉器官总是各自独立地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10.由于知觉总是要反映事物的整体,所以知觉不反映事物的个别成分及其属性。(×)
11.在引起痛觉的刺激持续作用下,人们对疼痛的适应性降低。(×) 1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知觉的模糊性使得人们对人或事物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
1、学生采用机械记忆进行学习是不科学的。(×) 2、心理学中的保持意味着保持材料在数量上不会减少。(×)(P95) 3、超额学习有时对学生的学习是必要的。(√)(P110) 4、遗忘的结果就是有关记忆再也不能恢复了。(×) 5、一般来说,集中复习比分布复习的效果好。(×)
6、一般情况下,能再认就一定能重现,而能重现就不一定能再认。(×)(P96)
7、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内部的、共同的特征表征出来。(×) 8、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就是做梦。(√)
可编辑
精品资料
一印象”在现实中具有积极意义。(×)
4、因为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所以人在各个阶段的心理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5、少年期学生从生理、心理发展看,已经成熟了。(×)
6、少年学生恋爱已日益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从生理发展看,是正常的;但从心理发展看,却又是需要控制和引导的。(√) 7、对于少年期学生来说,抽象逻辑思维飞速发展,具体形象思维不再起什么重要作用了。(×)
8、在父母眼里,子女永远都是孩子,应该说是有科学的心理学理论支持的。(√) 9、我们在进行有关品德形成分析时,总要以道德认识为起点。(×) 10、学生有了良好的道德认知,确立了相应的道德行为目标,通常就会有相应的道德行为。(√)
11、近段时间来,小明坐公交车常给老年人让座,可以认为小明已经形成良好的道德。(×) 12、一般说来,学生一旦形成某种道德类型,就基本上稳定不变了。(×)
13、从心理学研究看,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异常心理行为。(√) 14.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辅相成的。(√)
15、少年期学生心理咨询主要包括心理障碍、逆反心理和精神病。(×)
13.评述个性的主要标志是社会本质。(√)
14.为了发展广泛的兴趣,我们应平均分配时间和精力。(×) 15.从本质上说,韦氏量表的智商就是一种比率智商。(×) 16.初生幼儿对亮光、响声特别敏感,这是幼儿在学习寻找、认识新事物。(×)
17.按起源不同,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按对象不同,需要可表现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18.一般来说,事物间的共同属性既可能包括它们的本质属性,也可能包括它们的非本质属性。(√)
19.一般来说,抑郁质的人是不好的。(×)
20.所谓变式就是教师指导学生不断地变换学习方式。(×) 13.教师只要能很好地掌握教育经验总结法就可以独立进行心理学的有关课题研究。(×)
14.唯物主义者都能正确地解释心理现象。(×)
15.为了促进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我们要设法消除其抑制过程。(×)
16.由于注意分配的可能性,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分心是正常的。(√)
17.就心理学本质而言,错觉和幻觉是一样的。(×)
18.被人脑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
19.人的心理在体现共同性的同时,总是表现出差异性。(√) 20.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因此有意后注意是最容易形成的注意。(×)
21.感觉对比是发生在同一分析器中的感觉相互作用。(√) 13.对于需要通过记忆学习新材料的学生,遗忘是不正常的。(×) 14.脑中再现过去经历的事物,并能识别,这叫做重现。(×) 15.分析与综合刚好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过程。(√)
16.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问题。(×)
四、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在人脑中发生、发展和完成的,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的不同,分为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 2、条件反射 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种暂时神经联系,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3、注意
是意识的选择性活动。意识的选择性活动具体地表现为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 4、注意的转移和分心
注意的转移就是根据需要,主动而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者在同一活动中由一种操作过渡到另一种操作。 分心
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在必需的时间内不能充分地指向与集中,或者完全离开与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转移到无关的事物上去的心理现象。 5、感觉和知觉
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可编辑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 6、差别感受性
就是刚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的能力。 1、后摄抑制 亦称倒摄抑制,就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重现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2、超额学习
就是在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又继续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
3、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应用独特的、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4、想象
就是人脑在思维的参与下,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5、分析和综合(P120)
分析就是在脑中把事物或现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或个别属性的思维过程。
综合是在脑中把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各种属性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
精品资料
6、应激
应激由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7、理智感
由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8、意志
意志就是自觉地明确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1、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 2、性格
是指一个人地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逢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3、学习动机
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力量。 4、需要
是有机体因缺乏某种生理或心理的因素,导致与周围环境的适应产生不平衡,从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在状态。 5、知识
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成果和手段。 6、技能
通过练习而获得的使某项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活动方式。 7、概念同化
在教学条件下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者通过以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与新概念同化,产生对新概念的理解而获得概念。 8、学习定势
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课题过程中,受到先前的学习经验或活动倾向的影响。 9、逆向迁移
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1、群体与集体
群体是指在同一目标和同一规范指导下,协同活动而组合的人群。有时也叫团体。
集体是群体的高级形式,是实现有意义的共同社会目标,共同的活动目的而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共同心理倾向的群体。
2、群体规范 群体形成以后,为了保障其目标的实现和群体活动的一致性,就需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以统一成员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这种带有约束性的准则就是群体规范。 3、人际交往
可编辑
人们为了互相交流思想、意见、情感等运用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而实现的沟通。 4、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己的态度。 5、道德
道德是社会现象,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6、学习障碍
不能通过听、说、读、写、算以及各种实践活动去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的现象。 7、人际交往障碍
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过程中,彼此由于未能沟通或者缺乏沟通的技能与愿望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8、心理诊断
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所进行的检查。 9、心理置换法
教育者在心理上与心理问题的学生互换位置,并以心换心,满腔热情地对他们进行帮助、疏导,以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理解,从而达到帮助他们克服存在的心理问题的方法。
10、社会强化法
引导学生分析自己行为的结果对自身产生的不良作用,使他们正确地分辨是非并改正错误行为的方法。 10.动机
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11.信念
是人们所遵循的与理想相联系的生活准则。 12.创造能力
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创造出独特的、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13.概念
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思维形式,它是由符号或名称代表的具有共同的本质属性的一类事物。 14.智力技能
也称认知技能,阅读、写作、解题、运算等都属于这类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 15.共同成分说
以桑代克和吴伟上为代表的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检验形式形式训练说的观点,并提出了挑战。他们认为,学习迁移之所以能产生,是由于两种学习情境之间存在着共同成分或因素,共同成分越多,一种学习越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迁移,共同成分不仅包括刺激物方面,也包括反应方面存在的相同或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