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现状及对策
作者:黄颖莉
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29期
摘要:本文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重要性,我国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保护;问题;策略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重要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概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一种特殊遗产,与人类物质文化遗产相比有自己的特殊性。
(二)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及保护的重要意义
1.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其本质来说,它也是我们民族的知识体系当中的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宝贵财富。它凝结着我们的历史记忆,它既是昨天历史的、生活的实录,同时也是我们今天生活的现实,对于未来的文化发展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可能离开昨天提供给我们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不可能不运用过去已经有的非常好的文化手段。
2.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当中都会发挥极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习俗、对众多的口头叙事传统、对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先辈所创造的巧夺天工的技艺、对我们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和实践等等,都要特别的关爱和保护,对其中最优秀的传统要加以弘扬和继承。在整个的文化遗产保护当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 3.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無形的,与自然遗产中的名山大川、黄山、张家界、长城都不一样。它指的是一种以人作为主要的载体,用口传和身体方式来作为这种传播的文化遗产。这种文化遗产以往是被忽视的,它们随着老一辈的去世最容易消失掉。中国是具有丰富文化及传统的国家之一。在数千年文明和历史的积淀下,蕴藏着很多未知的遗迹,这些遗迹记载了我们的过去,也揭示了我们的未来。过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的传承方式,是技艺传授,由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的,是口传心授,基本上没有文字的记录。随着社会发展,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形式都在消失,由于我们没有充分的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和作用,所以,很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的眼前消失了,很多东西是再也无法可寻。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1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2.由于保护工作未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与保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得到系统性解决,保护标准和目标管理以及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人员培训等工作相对薄弱,保护、管理资金和人员不足的困难普遍存在。
3一些地方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地区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4.适合我国保护工作实际,整体性有效性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尤其是政府主导的有效性亟待发挥。文化遗产对象所属权分割,由政府不同部门分别实施管理,与实际的保护工作不相适应。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1.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所以,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且常抓不懈的大事,这件大事应当成为全民的共识、全民的自觉行动。我们应通过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人人都懂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从而让“保护”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自觉地珍惜我们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文化遗产日”宣传,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展示、论坛、讲座、培训、交流等系列活动,组织举办国家、省级和市级名录中文艺类项目的展演晚会,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宣传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真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2.建立高效完备的保护机制。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保护计划。对每个项目要按照其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计划,使保护工作能够落到实处。要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保护,要对传承人进行登记、建立档案。要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3.建立“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提高现有专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大力培养专门人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的征集,并予以妥善保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损坏丢失。
5.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的投入,除财政拨款外,还应通过宣传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
6.采取可能的措施,尽可能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的保护。对于有些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原生态性的保护也许是可能的,如有些手工技艺,民间美术。但并非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能做到原生态性的保护,几乎不可能做到原生态性的保护。所以,在这些情况下,就要在普查的基础上,用各种手段(包括录音录像等现代手段)把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地记录下来,逐步做到资料共享。
7.在保护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新路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要抢救,二要保护,三要传承。 参考文献:
[1]徐军.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证[J].江淮论坛,1998. [2]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N1].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