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通正常,不符合这个标准,如1:7、1:6,则说明货币供给超过了需求。
三相挂钩法:让货币需要量与经济增长、物价变动和货币流通速度三个因素挂钩。 单项挂钩法:是指对货币需要量增长率进行单项指标跟踪,即只与经济增长率一个指标挂钩。 第十二章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量: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狭义货币:通常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即通货)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1)强调货币的价值贮藏职能,认为除了M1之外,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也应包括在货币的范围内,以M2表示(2)强调货币作为一种资产而具有的高度流动性的特性。除了M1和M2之外,货币还应包括一些同样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其他金融资产,以M3表示。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商业银行(包括接受存款的其他金融机构)必须保有的存款准备金。
超额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实际保有的准备金总额减去法定准备金所得的余额。 通货: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 基础货币:是指货币当局的负债,即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构成: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通货。 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之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商业银行(包括接受存款的其他金融机构)必须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对其存款负债总额的比率。
定期存款比率:是指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 通货比率:是指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决定的变量,不为政策所左右。 外生变量:又称政策性变量,指在经济机制中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由非经济因素决定的变量;是能够由政策决策人控制,并用做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 货币均衡: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量与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必需的货币供给量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货币非均衡:如果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需求Md不等于货币供给Ms,即货币失衡,亦即货币非均衡。
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出口需求构成。
社会总供给: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可以提供给市场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
供应型调节:是指中央银行对失衡的货币供需进行调整时,以货币需求量作为参照系,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相应调整,使之适应货币需求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货币供需由失衡状态到均衡状态的调整。
需求型调节: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从增加货币需求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供给量;反之,在货币供应量小于相应货币需求量的失衡时,则从减少货币需求量入手来使之与货币供应量相适应。
混合型调节:是供给型调整和需求型调整的有机结合。
资料
..
逆向型调节:是指在货币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货币供需失衡状态时,中央银行并不是通过压缩货币供应量,而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的途径来促进货币供需均衡。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现象。 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领域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从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跌现象。 第十四章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央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规定的比率在其吸收的存款总额中提取一定的金额缴存中央银行,并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再贴现: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央行所作的票据转让,称为再贴现。
公开市场业务:指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道义劝告:也称君子协议或窗口指导,指央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以影响其放款的数量和投资的方向。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又称中间目标、中间指标,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作为调节对象和监测货币政策效果的金融指标。广义的中介目标包括操作目标。 第十五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指经济主体在从事资金融通过程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市场风险:指由市场价格波动而导致表内和表外头寸损失的风险。 利率风险: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导致的金融风险。 国际收支风险:指国际收支失衡引发的风险。 信用风险:也称违约风险,指债务人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偿付债务而使金融资产遭受损失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客户提现或贷款需要的支付能力严重不足,从而引发清偿债务的可能性。
资本风险:指银行资本金过小,不能抵补亏损,难以保障银行正常经营的风险。
操作风险:指金融机构因不正确的或错误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风险转移:通过合同或非合同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另一个人或单位的一种风险处理方式.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合称。广义:除包括一国或地区的央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体系的监管之外,还包括各金融机构的内部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后者仅包括一国或地区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 金融监管体制:是有一系列监管法律法规和监管组织机构组成的体系,在各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多样性的特征。 第十六章 外汇与国际收支 外汇:动态: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以清偿因经济贸易等往来而形成的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实践活动或过程;静态:指为清偿国际债权债务关系而进行的汇兑活动所凭借的手段和工具。
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即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比率。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 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
资料
..
美元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美元折算成若干数量的各国货币来表示各国货币汇率的方法。 国际收支:是以统计报表的方式,系统的总结特定时期内一国的经济主体与他国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各项经济交易、对世界其他地区的金融债权和债务的交易以及单向转移。 国际收支平衡表:指按照一定的编制原则和格式,将一国一定时期国际收支的不同项目进行排列组合,进行对比,以反映和说明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表式。是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国际收支行为的具体的系统的统计与记录。
经常账户:指对实际资源在国际上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入以及经常转移等子项目。 资本和金融账户: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上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由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两部分组成。
内部均衡:指国民经济处于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 外部均衡:是指内部均衡下的国际收支均衡。 第十七章 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即国际货币安排,是由国际资本流动及货币往来而引起的货币兑换关系,以及相应的国际规则或惯例组成的有机整体。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牙买加体系: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推行黄金非货币化、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
欧洲货币市场:指经营欧洲美元和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境外货币交易的国际资金借贷市场。 国际金融机构:广义:是指在国际范围内,运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与通信工具进行资金融通、证券买卖及相关金融业务活动的场所或网络,包括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国际黄金市场、国际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等。狭义:仅指从事国际资金借贷和融通的场所或网络,包括国际货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