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单位间进率数学公式汇总
:要想能在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中能灵活应用数学公式,就必须要熟记,本文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单位间进率数学公式,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的数学学习! 小学六年级单位间进率数学公式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第四部分:几何知识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第1页/共5页
圆的周长=直径 公式:C=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 公式:S=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平行线: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一般运算规则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第2页/共5页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xkb1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面积=半径半径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
第3页/共5页
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体积=底面积高体积=侧面积2半径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第4页/共5页
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