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导学案北师大版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7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千耦其耘:古书中把人们在贵族的田地中集体耕作描写为“千耦其耘”。 2.个体农耕

(1)出现: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战国时期,铁犁铧的出现是耕作技术的一大进步。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2)影响:春秋战国时期,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二、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改革目的 魏国 楚国 韩国 齐国 秦国 富国强兵 李悝 吴起 申不害 邹忌 商鞅 三、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 1.变法背景:秦国比较落后,秦孝公下诏求贤,决心变法图强。 2.时间: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3.变法的主要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4.变法的作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问题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什么会出现变法运动? 探究:(1)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推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新的生产方式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必须废除旧贵族的特权,进行革新变法。

(3)战国时期,在兼并战争中只有富国强兵,才能不被其他国家所兼并,因而迫使各国变法。

【问题2】《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探究:判断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由于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1.古书中把大规模的集体耕作描写为“千耦其耘”。该劳动场面最早出现在(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东周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下列铁农具标注错误的是( )。

3.在历史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内容涉及:立木为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和奖励耕战等。据此判断同学们所谈论的是( )。

A.商鞅变法 B.李悝变法 C.吴起变法 D.管仲改革

4.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旧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一项是( )。

A.编制户口 B.推行县制 C.奖励军功 D.奖励生产 5.试一试,连一连

①魏国 A.商鞅变法 ②楚国 B.邹忌变法 ③韩国 C.李悝变法 ④秦国 D.申不害变法 ⑤齐国 E.吴起变法

参考答案: 1. 答案:A 2. 答案:A 3. 答案:A 4. 答案:C

5. 答案:①C ②E ③D ④A ⑤B 1.“分地则速”现象的出现得益于哪一工具的发明( )。 A.木制工具 B.石制工具 C.青铜工具 D.铁制工具 2.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名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炎帝黄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夏商时期 D.西周时期

3.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铁器的使用 B.个体小农的出现 C.百家争鸣的影响 D.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5.战国时期,出现了竞相改革的风潮,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改革家。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魏文侯——李悝 B.楚悼王——邹忌 C.秦孝公——吴起 D.齐桓公——申不害

6.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统一大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读下图,该变法发生在何处( )。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哪一措施不属于商鞅变法的内容( )。 A.改革土地制度 B.奖励军功 C.重农抑商 D.建立分封制

8.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9.阅读下列材料: 《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请完成: (1)“公作则迟”、“分地则速”是什么意思?

(2)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这种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吕氏春秋》记载:“使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颤,而牛不可行,逆也。使五尺竖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顺也。”

材料二 下图是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战国墓中发掘出来的“牛尊”。从牛尊来看,牛鼻穿有鼻环。

请回答:

(1)两则材料说明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哪一项生产技术的改进? (2)这项生产技术的改进有何作用? 11.活动与探究:我说商鞅变法

背景资料: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提出了富国强兵和加强中央集权的一整套变法革新的措施,深得秦孝公的信任。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历史

(1)根据课文内容,列表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变法措施的分类 变法的具体内容 富国的措施 强兵的措施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步骤二:理解历史,体验历史 (2)观察“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图”

探究:商鞅舌战对象代表的是哪个阶级?你认为,商鞅变法中哪些内容会损害这些“守旧群臣”的利益?

步骤三:感悟历史,以史为鉴

(3)电视剧《大秦帝国》第一部《裂变》的核心内容是变法,展现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的过程。不少观众看过该剧后感慨改革艰难,并将商鞅视为偶像。商鞅变法

作为两千多年前效果最显著的一场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

参考答案: 1. 答案:D

2. 解析:牛耕的使用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答案:B

3. 解析:石制工具出现于原始社会,青铜工具出现于商周时期,铁制工具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答案:C

4. 解析:分析“根本原因”时,要从生产力方面入手,生产力的核心是生产工具。由于铁器是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工具,故正确答案是A项。

答案:A

5. 解析:楚悼王任用的是吴起,故B项错误;秦孝公任用的是商鞅,故C项错误;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诸侯,不符合“战国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故D项错误。

答案:A

6. 解析:商鞅变法发生在秦国,从图中判断秦国位于③处,故正确答案是C项。 答案:C

7. 解析:商鞅变法在地方上推行县制,D项不属于商鞅变法的内容。 答案:D

8. 解析:商鞅变法规定,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承认土地私有,故选D项。 答案:D

9. 参考答案:(1)“公作则迟”:劳动者在贵族的封地上集体耕作,由于缺乏生产积极性,因此进展缓慢。“分地则速”:个体农民耕种地主的土地,交一定的地租,由于劳动积极性提高,所以进展迅速。

(2)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3)反映了个体生产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

10. 参考答案:(1)牛耕技术。

(2)促进了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1. 参考答案:(1) 变法措施的分类 变法的具体内容 富国的措施 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生产,统一度量衡 强兵的措施 奖励军功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 (2)奴隶主贵族(阶级)。奖励军功、推行县制等。 (3)改革能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改革会遇到种种阻力,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才能成功;还需要制定法律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强化以法治国,等等。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导学案北师大版1

第7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1.千耦其耘:古书中把人们在贵族的田地中集体耕作描写为“千耦其耘”。2.个体农耕(1)出现: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战国时期,铁犁铧的出现是耕作技术的一大进步。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2)影响:春秋战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duud0648q9s4tl8lgrm6o2vt5lzj600cr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