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语文 江苏盐城三模优秀作文精粹9篇(附:文题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名校作文好题精选 : 2020届盐城三模优秀作文精粹9篇(附:文题解析)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讲到“白袍点墨,终不可湔”,意思是说一袭白袍,一旦沾染了墨,便永远也洗不掉了。“白袍”如此,为人处事做学问,何尝不会遇到相似情形呢? 材料解析

本题是这一轮高考复习的各地模拟卷中,难得的借物喻理类作文,与上届江苏高考作文类型相同: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还有一道类似的模考作文题,是苏州市高三期末作文: 再多的/马/车/加在一起,也得不到/一列/火车。

这类题目是叙述一个事物的特点或者一组事物的关系,比喻一个道理。事物的性质基本是常识,所以道理也就“天然”成立。(这并不等于说材料提供的事物性质已经是客观真理,完全没有讨论的余地,这个我们在后面会说。)既然材料是当作客观真理呈现的,只是提示可以向“为人处事做学问”等方面去发散,那么构思就不宜逆着材料,非去说点墨也可以洗净。

另一个不宜推翻的,是材料设定的褒贬。“白袍点墨”的比喻中,白是本初,是纯色,是积极的,黑是沾染,是污迹,是消极的,再加上“湔”(洗)指明人的主观期待是白,那就锁定了材料的倾向:墨迹洗不掉不是好事。想为“点墨”翻案,一是很难,二是吃力不讨好,甚至类似“自杀”。

污迹难洗,是无须证明的事。值得重点论述的,是“点”(一时一事)与“终”(永久)之间的对比——为什么一点污迹会永远不得消除?可以有几个方向的论述: 01

墨点太深,错误太严重;

1

02

白袍太净,过失被衬托得明显; 03

湔不能实现,时间不能倒流; 04

墨点不在袍上,在着袍者心中; 05

墨点不在袍上,在旁观者心中;

……

越往深处想,越涉及哲学、心理学层面,如果有这方面积累,可以作这类探讨。但考场时间有限,思辨不易,那不妨从容易着手处立意,即不去追问不能洗的原因,而直接基于这一现象,类比历史、现实的人和事,即材料引导的“为人处事做学问”。 01

“为人”之墨

如海瑞之清而有逼死妻女之疑; 02

“处事”之墨

如关羽之威而有荆州之失; 03

“做学问”之墨

如亚里士多德之博而有“大球比小球先落地”之误。

……

如果平面地罗列事例,文章不易出彩,可以突破材料的引导,设定拓展方向。方向不在新奇,而在定位的高度。简单来说,有三个层面: 01 物质层面

2

即以成败论,白为完美,黑为过失、缺憾。一颗螺丝钉造成航天飞机坠落,已经是老话题了。违法犯罪,终生留下案底,被人歧视,也是常识。所以如果只从这个层面写的话,很难超过初中生作文水平。 02 道德层面

即以是非论,所谓节操有亏,是古人原本的用意。当下也是用这句话来谈廉政。收受贿赂,即使不会遭受实际的审判,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问心有愧,永难消除。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所揭示的日本人的耻感文化,甚至觉得受人恩情永远难以报偿,都属于这个层面。 03 精神层面

这里说的精神有别于上面的道德,而是指人的深层心理。即以人性而论。人本性纯真,一旦沾染了一点恶意,就留下难以消除的心理痕迹,心理学所谓“创伤”。曹操杀吕伯奢,物质层面失去了陈宫的支持,转为反面人物,道德层面故意杀人,毫无人性,精神层面则自知有罪,但又自知无法挽回,“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可能不是其本心,只是遭遇此变,心理上不等不做出对“负”(亏欠)的自我心理安慰,扭曲了原本的价值观。

以上只是就材料的设定而论,并不代表客观真理。“白袍点墨,终不可湔”的类比思维,还停留在两千多年前《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程度,只能说是对于道理的形容,是一种修辞,算不上论证。就现实而言,错误可以纠正,浪子可以回头,心理创伤可以治愈。黑袍洗白也不是不可能。但正如前文所言,翻案不要从材料设定的基本理论上翻。

正确的出奇制胜的方法,是在讲清材料设定的理论后,作进一步推演,即讨论:明知“白袍点墨,终不可湔”,之后怎么办。当然,这个墨点是怎么沾上去的也很重要,原因是主观还是客观,情况就有不同。主观上避免沾墨当然是高尚的想法。但因为材料的设定是“点墨”,哪怕是偶尔的过失,客观造成的失误,也包括在内。如果谁都可能沾墨,而且又洗不掉,我们不妨多一点宽容和坦然,不要死揪着他人的墨点不放,所谓

3

高中语文 江苏盐城三模优秀作文精粹9篇(附:文题解析)

名校作文好题精选:2020届盐城三模优秀作文精粹9篇(附:文题解析)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讲到“白袍点墨,终不可湔”,意思是说一袭白袍,一旦沾染了墨,便永远也洗不掉了。“白袍”如此,为人处事做学问,何尝不会遇到相似情形呢?材料解析本题是这一轮高考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duln816ib553973044s2xc786b4a900yx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