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卓越的战略规划与合理的产业板块构造,核心控制力最为本质的是组织结构的运转效率与制度体系的控制力度 企业集团生命力(成功)的基础保障可以形象表示为:企业集团生命力≈核心竞争力(战略与板块)+核心控制力(文化、组织与制度)在以上的两方面,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企业集团存亡发展的命运,核心控制力则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根基,二者依存互动,构成企业集团生命力的保障与成功的基础。 团发展战略结构与公司政策不构成重大影响或仅产生一般影响事宜的决策管理权; ?第四层次:就集团角度来看,属于一般的、日常性的生产、经营、财务与人事权等;第五层次:子公司等成员企业对于自身部职能部门、责任单位以及下属更低层阶企业的管理决策权。 (2)集权与分权的认识与抉择 无论是集权抑或分权都是相对的。集权制并不意味着母公司或管理总部统揽集团及各成员企业一切大小事企业集团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企业集团的本质从其宗旨出发是实现资源聚集整合优势和管理协同优势,其基本特征也是由此出发的,有如下四点: (1)企业集团的最大优势体现为资源聚集整合性和管理协同性;(2)母公司、子公司以及其它成员企业彼此之间必须遵循集团的统一“规”,实现协调有序性运行;(3)企业集团整体与局部之间形成一种利益的依存互动机制;(4)作为管理总部的母公司必须能够充分发挥其主导功能,任何企业若想取得成员资格,必须承认集团的章程及制度,服从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企业集团规避融资风险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管理总部或母公司必须确立一个良好的资本结构,在负债总额、期限结构、资本成本等方面必须依托有效的现金支付能力,或者必须通过预算的方式安排好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协调匹配关系2、子公司及其他重要成员企业也应当保持一个良好的资本结构状态,并统一也应通过预算的方式安排好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协调匹配关系3当母公司、子公司或及其他重要成员企业面临财务危机时,管理总部或财务公司必须发挥资金融通调剂的功能,以保障集团整体财务的安全性,必要时,总部或财务公司还应当利用对外融资的功能,弥补集团部现金的短缺。
企业集团集权与分权的认识与抉择。 (1)“权”的涵义及层次 就法人联合体的企业集团来说,“权”主要是决策管理权,包括生产权、经营权(供应与销售)、财务权(融、投资与分配)及人事权等。从总体角度,上述权力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五个基本层次: 第一层次:集团战略发展结构与公司政策(包括经营领域、经营方式、质量标准、财务标准等)及其制度保障体系的制定、解释与调整权,其中包括集团管理体制的选择与调整变更权;?第二层次:对集团战略发展结构与控制结构产生直接或潜在重大影响事宜的决策管理权以及非常例外事项的处置权; ?第三层次:对集
务,而是将那些对企业集团产生重大影响事宜的决策权集中于管理总部;同样也不能将分权制片面地理解为子公司或成员企业拥有了所有的决策管理权,而只是说总部在保持重大决策权的前提下,将其他事宜的决策权更多地授予子公司等成员企业。
企业集团品牌战略的误区有哪些?实施品牌战略一个最大的误区是品牌的过度延伸,可能导致其市场占有份额、成本控制、利润增加等等的不利,使企业集团陷入品牌延伸的误区。主要容有:(1)损害原品牌的高品质形象(2)品牌个性淡化(3)心理冲突(4)跷跷板效应
企业集团无形资产的营造战略有哪些容?企业集团无形资产的营造战略大致有以下几种:(1)专利战略 在企业集团培育、创造、创新的过程中,要切实有效地维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使企业集团与竞争对手保持并扩大竞争优势。(2)质量信誉战略 企业集团产品质量和信誉的保障是企业集团其他层面与环节的前提,所以,强化质量信誉是企业集团无形资产营造的基础和永恒的主题。(3)品牌战略 名牌、形象是企业集团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和富有价值的战略财富。由品牌到名牌,是特定企业集团科学技术、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形象信誉、运筹策略以及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因素精华的凝结与升华,是高品位、高质量、高信誉度、高知名度、高市场覆盖率以及高经济效益的集中体现。名牌的本质在于以目标市场消费者群体的有效需求为导向,以人才、技术、信息、成本、资源领先优势为依托,以最恰当的功能质量和价格定位、独特的经营方式、高速度与效率、良好的服务保障、丰富的文化涵等为纽带而赢得的一种社会的普遍认可与信赖。离开了消费者,没有了市场,名牌也就无从谈及。
企业集团在并购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企业集团在并购的过程中,需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六个方面: (1)并购目标的规划;(2)目标公司的搜寻与抉择;(3)目标公司价值评估;(4)并购的资金融通;(5)并购一体化整合;(6)并购陷阱的防。
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要素?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五个要素:评价目标;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报告。在镜外发行股票的一种有效形式——存托凭证。存托凭证也叫存股证或存券证(Depositary Receipt, 简称DR),是指可以流通转让的,杠杆收购方式:企业集团通过借款的方式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再以目标公司未来创造的现金流量偿付借款的收购方式。
股票对价方式:即企业集团通过增发新股换取目标公司的股权,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企业集团现金的大量流出,从而购并后能够保持良好的现金支付能力,减少财务风险。卖方融资方式:卖方融资是指作为购并方的企业集团暂不向目标公司支付全额价款,而是作为对目标公司所有者的负债,承诺在未来一定市场分期、分批支付购并价款的代表投资者对非本国证券所有权的证书,是为了方便证券跨国交易和结算而设立的原证券的替代形式。
企业组织形式及其相结应的财务管理模式?(1)集中管理模式(2)分散管理模式(3)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清算财产的作价依据?清算财产的一般以清算价值为依据,同时参考财面净值和重估价值。
什么是交易风险?跨国公司如何防交易风险?交易风险是指企业以外币进行的各种交易过程中,由于汇率变动使折算为本币的数额增加或减少的风险。(1)以远期外汇交易防风险;(2)以牙汇期权交易防风险;(3)以外汇期货防风险;(4)以外汇调期交易防风险;(5)通过借款与投资来防外汇风险。
什么是融资政策?有哪些主要容?融资政策是总部给予集团战略发展结构的总体规划,并确保投资政策及其目标的贯彻与实现,而确定的集团融资活动的基本围与判断标准,使企业集团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融资规划、融资质量标准与融资决策制度安排等。容:1融资规划2融资质量标准3融资决策制度安排
无论是多元化抑或一元化,只不过是企业集团采取的两种不同的投资战略与经营策略,是企业集团基于各自所属行业、技术与管理能力、规模实力、发展阶段及其目标等一系列因素选定的结果。就集团整体而言,二者并非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财务战略的涵义及特征财务战略是为适应公司总体的竞争战略而筹建必要的资本、并在组织有小题管理与运行这些资本的方略,是公司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征:1支持性2互逆性3动态性4全员性
现金支付方式:用现金支付购并价款,是一种最简捷、最迅速的方式,且最为那些现金拮据的目标公司所欢迎。
方式。
选择剩余股利政策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其明显缺陷有哪些?选择剩余股利政策需要考虑的因素有1)取得或保持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2)在社会融资难度较大情况下满足集团业务增长对资金的需要;(3)在债务比率较高、利息负担及财务风险较大(不宜再增加债务融资)情况下满足投资规模扩大对增加资金的需要,并同时减少社会融资的交易成本。采取剩余股利政策的缺陷有:1)容易与股东,特别是那些非重要影响的大众股东对当前报酬的偏好产生矛盾,可能因此而难以在股东大会上获得绝对多数的赞同票;(2)可能会因股利发放的波动而给投资者留下企业集团经营状况不稳定的感觉;(3)会因股利发放率过低而影响股价涨扬,导致市场价值被错误低估,为他人廉价收购创造可乘之机。
盈亏平衡点作业率与安全边率的关系?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越大,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越小,企业就越安全。只有安全边际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而盈亏平衡点销售额扣除变动成后吸能为企业收回固定成本。安全边际部分的销售减支其自身变动后成为企业利润,即安全边际中的边际贡献等于企业利润。
有偿增资扩股的方式?配售;定向募集增资扩股;公开募集增资扩股;可转换元积分法债券扩股方式;认股权证扩股。 预算管理的方法?预算管理的方法:固定预算;弹性预算;零基预算。
预算控制的含义及功能特征。所谓预算控制或称预算管理,就是将企业集团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规划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部管理活动或过程。预算控制的功能特征有战略导向、风险自抗、权利制衡、人性化控制四个方面。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财务资本所有者包括股东及股东大会;董事会包括股东大会的常
设权力机构;经营者包括委托代理契约的受托方及知识资本所有者;亚层次经营者包括业务经理、财务经理、总务经理等;员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债权人、顾客、三、四、五等权力层次,而非针对权力结构的所有层面。如果子公司等成员企业在第三、四、五等层次上拥有了大部甚至全部的自主权,此时的集团管理体制便体现为一供应商、政府或社会。
在税法折旧政策的选择上,必须遵循的基本前提是什么?企业集团在税法折旧政策的选择上,必须遵循的基本前提有:一是必须合法,即固定资产在不同产业领域的成员企业间的转移必须是实质性的而不能是虚假的或技术性的策略;二是必须考虑固定资产运用方向改变的可行性;三是必须考虑固定资产使用方向,即经营领域或经营结构的改变对集团整体战略发展结构的符合性以及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或机会成本。 在沃尔比重评分法中,重要性权数的确定的方法?台尔斐法、0-1评分法、丘奇蒙法等,最常用的是台尔斐法。 在制定债务重工业组计划时,债权人比较喜欢的方式?债权人喜欢采用债务展期的方式
怎样理解融资与传统的筹资的区别?传统意义上的筹资主要是指通过增量的方式筹措股权资本与债务资金,在结果上表现为表资金来源总量的增加。较之传统的筹资概念,融资有着更为广泛的涵畴,它除了包含着传统的筹资特征,更主要地体现为可运用的“活性”资金的增加。这种“活性”表现在四个方面: (1)表可资运用的资金来源总量增加;(2)存在着相当数量的表外融资来源;(3)即便资金来源总量不变,但通过资产形式的转换,可实现更多的购买力或支付能力; (4)在财务资源有限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机会成本项目的开发,创造出新的资金来源。
整个投资风险控制的核心与关键?投资决策风险控制是整个投资风险控制的核心与关键。
资产经营的手段?资产经营的手段:控股兼并;收购兼并;联营;托管;重组;融资经营;投资经营;投资经营等方式。
资产收购与资产剥离的缺点?与兼并和收购业务相比,剥离通常有着不同的动因和不同的目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手段和实施办法。总结国外成功企业集团的做法,无论实行的是集权制抑或分权制,一、二层次的全部(甚至第三层次的部分)权力都是独揽于母公司或管理总部的,并且这些权力具有凌驾于任何子公司等成员企业之上的权威,以便在必要时加以行使。因此,对于企业集团集权或分权的讨论,只是囿于第
种分权特征;反之则属于集权型。 五、计算及分析题:
1.假定某企业集团持有其子公司60%的股份,该子公司的资产总额为1000万元,其资产收益率(也称投资报酬率,定义为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的比率)为20%,负债的利率为8%,所得税率为40%。假定该子公司的负债与权益的比例有两种情况:一是保守型30:70,二是激进型70:30。 对于这两种不同的资本结构与负债规模,请分步计算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的资本报酬率,并分析二者的权益情况。
解: 列表计算如下: 保守型 激进型 息税前利润(万元) 200 200 利息(万元) 24 56 税前利润(万元) 176 144 所得税(万元) 70.4 57.6 税后净利(万元) 105.6 86.4 税后净利中母公司权益(万元) 63.36 51.84 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的资本报酬率(%) 15.09% 28.8% 由上表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由于不同的资本结构与负债规模,子公司对母公司的贡献程度也不同,激进型的资本结构对母公司的贡献更高。所以,对于市场相对稳固的子公司,可以有效地利用财务杠杆,这样,较高的债务率意味着对母公司较高的权益回报。
2.某企业集团是一家控股投资公司,自身的总资产为2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30%。该公司现有甲、乙、丙三家控股子公司,母公司对三家子公司的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对各子公司的投资及所占股份见下表:
子公司 母公司投资额(万元) 母公司所占股份(%) 甲公司 400 100% 乙公司 350 80% 丙公司 250 65%
假定母公司要求达到的权益资本报酬率为12%,且母公司的收益的80%来源于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各子公司资产报酬率及税负相同。 要求:(1)计算母公司税后目标利润;(2)计算子公司对母公司的收益贡献份额; (3)假设少数权益股东与大股东具有相同的收益期望,试确定三个子公司自身的税后目标利润。 解:(1)母公司税后目标利润=2000×(1-30%)×12%=168(万元)
(2)子公司的贡献份额:甲公司的贡献份额=168×80%× =53.76(万元)
乙公司的贡献份额=168×80%× =47.04(万元) 丙公司的贡献份额=168×80%× =33.6(万元) (3)三个子公司的税后目标利润:
甲公司税后目标利润=53.76÷100%=53.76(万元) 乙公司税后目标利润=47.04÷80%=58.8(万元) 丙公司税后目标利润=33.6÷65%=51.69(万元)
3.已知某公司销售利润率为11%,资产周转率为5(即资产销售率为500%),负债利息率25%,产权比率(负债/资本)3﹕1,所得税率30% 要求:计算甲企业资产收益率与资本报酬率。
解: 该企业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11%×5=55%
该企业资本报酬率 =〔资产收益率+负债/股权资本 ×(资产收益率 -负债利息率 )〕×(1-所得税率) =[55%+ ×(55%-25%)]×(1-30%)=101.5% 4.已知某企业集团2004年、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4000万元、5000万元;利润总额分别为600万元和80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利润分别为480万元和500万元,非主营业务利润分别为100万元、120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等分别为20万元、180万元;营业现金流入量分别为3500万元、4000万元,营业现金流出量(含所得税)分别为3000万元、3600万元,所得税率30%。要求: 分别计算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主导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主导业务利润占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销售营业现金流量比率、净营业利润现金比率,并据此对企业收益的质量作出简要评价,同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解: 2004年: 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580/600=96.67% 主导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480/600=80%
主导业务利润占营业利润总额比重=480/580=82.76% 销售营业现金流量比率=3500/4000=87.5%
净营业利润现金比率=(3500-3000)/[580(1-30%)]=123%
2005年: 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620/800=77.5%,较2004年下降19.17% 主导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500/800=62.5%,较2004年下降17.5%
主导业务利润占营业利润总额比重=500/620=80.64%,较2004年下降2.12% 销售营业现金流量比率=4000/5000=80%,较2004年下降7.5%
净营业利润现金比率=(4000-3600)/[620(1-30%)]=92.17%,较2004年下降30.83% 由以上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
该企业集团2005年收益质量,无论是来源的稳定可靠性还是现金的支持能力,较之2004年都有所下降,表明该集团存在着过度经营的倾向。
该企业集团在未来经营理财过程中,不能只是单纯地追求销售额的增加,还必须对收益质量加以关注,提高营业利润,特别是主导业务利润的比重,并强化收现管理工作,提高收益的现金流入水平。
5.某企业集团所属子公司于2004年6月份购入生产设备A,总计价款2000万元。会计直线折旧期10年,残值率5%;税法直线折旧年限8年,残值率8%;集团部折旧政策仿照资本减免方式,规定A设备部首期折旧率60%,每年折旧率20%。依据政府会计折旧口径,该子公司2004年、2005年分别实现账面利润1800万元、2000万元。所得税率33%。 要求:(1)计算2004年、2005年实际应纳所得税、部应纳所得税。 (2)总部与子公司如何进行相关资金的结转?
解: 2004年: 子公司会计折旧额= (万元) 子公司税法折旧额= (万元) 子公司实际应税所得额=1800+95-115=1780(万元) 子公司实际应纳所得税=1780×33%=587.4(万元) 子公司部首期折旧额=2000×60%=1200(万元) 子公司部每年折旧额=(2000-1200)×20%=160(万元) 子公司部折旧额合计=1200+160=1360(万元) 子公司部应税所得额=1800+95-1360=535(万元) 子公司部应纳所得税=535×33%=176.55(万元)
部应纳所得税与实际应纳所得税的差额=176.55-587.4=-410.85(万元) 该差额(410.85万元)由总部划账给子公司甲予以弥补。
2005年: 子公司会计折旧额= 190(万元) 子公司税法折旧额= (万元) 子公司实际应税所得额=2000+190-230=1960(万元) 子公司实际应纳所得税=
1960×33%=646.8(万元)
子公司部每年折旧额=(2000-1360)×20%=128(万元) 子公司部应税所得额要求:计算该目标公司的运用资本现金流量。
解:运用资本现金流量=息税前经营利润 ×(1- 所得税率)+折旧等非付现成=2000+190-128=2062(万元) 子公司部应纳所得税=2062×33%=680.46(万元)
部应纳所得税与实际应纳所得税的差额=680.46-646.8=33.66(万元) 该差额(33.66万元)由子公司结转给总部。
6.某企业集团下属的生产经营型子公司,2005年8月末购入A设备,价值1000万元。政府会计直线折旧期为5年,残值率10%;税法直线折旧率为12.5%,无残值;集团部首期折旧率为50%(可与购置当年享受),每年部折旧率为30%(按设备净值计算)。2004年甲子公司实现会计利润800万元,所得税率30%。要求: (1)计算该子公司2005年的实际应税所得额与部应税所得额。
(2)计算2005年会计应纳所得税、税法应纳所得税、部应纳所得税。 (3)说明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应如何进行相关的资金结转。
解: (1) 2005年: 子公司会计折旧额= =60(万元)
子公司税法折旧额=1000×12.5%× =41.67(万元) 子公司部首期折旧额=1000×50%=500(万元)
子公司部每年折旧额=(1000-500)×30%=150(万元) 子公司部折旧额合计=500+150=650(万元)
子公司实际应税所得额=800+60-41.67=818.33(万元) 子公司部应税所得额=800+60-650=210(万元)
(2) 2005年: 子公司会计应纳所得税=800×30%=240(万元)
子公司税法(实际)应纳所得税=818.33×30%=245.5(万元) 子公司部应纳所得税=210×30%=63(万元)
(3) 部与实际(税法)应纳所得税差额=63-245.5=-182.5(万元), 应由母公司划拨182.5万元资金给子公司。
7.已知目标公司息税前经营利润为3000万元,折旧等非付现成本500万元,资本支出1000万元,增量营运资本300万元,所得税率30%。
本-资本支出-增量营运资本=3000×(1-30%)+500-1000-300 =1300(万元)
8.某集团公司意欲收购在业务及市场方面与其具有一定协同性的甲企业60%的股权,相关财务资料如下: 甲企业拥有5000万股普通股,2003年、2004年、2005年税前利润分别为2200万元、2300万元、2400万元,所得税率30%;该集团公司决定选用市盈率法,以A企业自身的市盈率18为参数,按甲企业三年平均盈利水平对其作出价值评估。 要求:计算甲企业预计每股价值、企业价值总额及该集团公司预计需要支付的收购价款。
解: B企业近三年平均税前利润=(2200+2300+2400)/3=2300(万元) B企业近三年平均税后利润=2300×(1-30%)=1610(万元) B企业近三年平均每股收益= 1610/5000=0.322(元/股) B企业每股价值=每股收益×市盈率 =0.322×18=5.80(元/股) B企业价值总额=5.80×5000=29000(万元)
A公司收购B企业54%的股权,预计需要支付价款为: 29000×60%=17400(万元)
9. 2005年底,K公司拟对L企业实施吸收合并式收购。根据分析预测,购并整合后的K公司未来5年中的股权资本现金流量分别为-3500万元、2500万元、6500万元、8500万元、9500万元,5年后的股权资本现金流量将稳定在6500万元左右;又根据推测,如果不对L企业实施购并的话,未来5年中K公司的股权资本现金流量将分别为2500万元、3000万元、4500万元、5500万元、5700万元,5年的股权现金流量将稳定在4100万元左右。购并整合后的预期资本成本率为6%。 要求:采用现金流量贴现模式对L企业的股权现金价值进行估算。
解: 2006-2010年L企业的贡献股权现金流量分别为: -6000(-3500-2500)万元、 -500(2500-3000)万元、 2000(6500-4500)万元、 3000(8500-5500)万元、 3800(9500-5700)万元;